2020届二轮复习解析几何综合问题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解析几何综合问题学案(全国通用)

高考冲刺:解析几何综合问题 ‎ ‎ ‎【高考展望】‎ ‎1.坐标法、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是解析几何的学科基础,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应用;‎ ‎2.点、直线、圆、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重点研究的基本图形,其方程、几何性质是高中解析几何重点研究的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3.几何性质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关键,也是正确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关键;‎ ‎4.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解析几何的根本方法,是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问题的基本思路.‎ ‎【知识升华】‎ 知识点一: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那么,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知识点二:求曲线的方程 ‎1.坐标法的定义:‎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是坐标法.‎ ‎2.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建系→设点→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坐标化→整理化简成最简形式→证明(可省略,但必须删去增加的或者补上丢失的解)‎ ‎3.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等。‎ 解析几何综合问题369357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三:有关圆锥曲线综合题类型 ‎(1)求圆锥曲线方程 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 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如果位置不确定时,考虑是否多解。此时注意数形结合,在图形上标出已知条件,检查轴上的点、垂直于轴的直线的位置是否准确等。‎ 定式——根据“形”设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时,可设方程为mx2+ny2=1(m>0,n>0) ‎ 定量——由题设中的条件找到“式”中特定系数的等量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到量的大小。此处注意n个未知数,列够n个独立的方程,并注意“点在线上”条件及韦达定理的使用。‎ 要点诠释:‎ 求指定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画图、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分类讨论、逻辑推理、合理运算及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好这类问题,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好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外,命题人还常常将它与对称问题、弦长问题、最值问题等综合在一起命制难度较大的题,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 ‎(2)求取值范围或最值 ‎ ①函数方法----将待求范围参数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注意求函数的定义域。‎ ‎ ②方程与不等式组----n个未知数,列够n个独立方程或不等式,注意归纳总结列不等式的方法:‎ ‎ ③利用几何性质求参数范围;‎ ‎ ④利用不等式性质(结合几何性质)求参数范同.‎ 知识点四:解析几何问题中,解决运算问题的几点措施:‎ 解析几何图形结构、问题结构多,且易于发散,一旦形成为图形或知识点的综合,往往最具运算量、最为繁难复杂.因此,有时即便是明确了解法甚至较细的步骤,解题过程当中也常常被卡住,算不到底、算不出正确结果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如何解决运算量问题,对于解题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解决运算问题,可以有以下措施:‎ ‎ (1)不断提高运算和恒等变形能力。注意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灵活性;具体审题中多收集些信息,综观全局,权衡利弊,再决定解题策略;加强训练运算基本功,不断提高恒等变形的能力.‎ ‎ (2)善于运用平面几何性质来解题问题。解题处理方式不同,可能繁简大相径庭,若考虑问题的几何特征,充分利用图形几何性质,对于解决运算量会大有裨益,这一点对于圆锥曲线综合题的处理很重要.‎ ‎ (3)注意解析法与各种数学方法结合。当所求点的坐标直接解决有困难时,往往引进参数或参数方程起到解决问题的桥梁作用,引进合适的参数,进行设而不求的计算方式,在解析几何中是普遍的,但应注意不断积累消参经验;相应元替换法也是常用的策略.‎ ‎【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 例1.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已知点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为,求这个椭圆方程. 并求椭圆上到点P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 为椭圆上的点,‎ 由得 ‎ 若,则当时最大,即, ‎ ‎,故矛盾.‎ 若时,时, ‎ 所求方程为 ‎ 把代入,求得M的坐标是(─,─)或(,─).‎ 举一反三:‎ ‎【变式1】定长为3的线段,其两端点在抛物线上移动,设中点为,求点到轴的最短距离,并求此时点的坐标.‎ ‎【解析一】作准线:,‎ 过、、分别作,、,垂足、、,‎ 且交轴于,‎ 连结、.‎ ‎ ‎ ‎∴当线段过焦点时,,此时.‎ 此时设过焦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则由消去得 即 解得 ‎∴‎ 故当时,点到轴最短距离为.‎ ‎【解析二】设、、,则 ‎(1)+(2)得, ‎ 由(3)有 …………(5)‎ ‎(3)2-(5)得 …………(6)‎ ‎∵,∴‎ 即 ‎ ‎∴‎ ‎∴ ‎ ‎(当且仅当即时,且).‎ 例2.(2018 山东高考)(本小题满分1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以F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F2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且交点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椭圆E:,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过点P的直线y=kx+m交椭圆E于A,B两点,射线PO交椭圆E于点Q.‎ ‎(ⅰ)求的值;‎ ‎(ⅱ)求△ABQ面积的最大值.‎ ‎【思路点拨】(1)由离心率e和2a=r1+r2可求a,b,c.‎ ‎(2)将直线y=kx+m与椭圆E和椭圆C联立消y,再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因为两圆的公共点在椭圆C上,所以2a=3+1=4,a=2.‎ 又因为椭圆C的离心率为,所以 即椭圆C的方程为..‎ ‎(2)(ⅰ) 椭圆E:.‎ 设是椭圆C上任意一点,则.直线:与椭圆E:联立消得,所以.即.‎ ‎ (ⅱ) 因为点在直线上,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将与联立消得,由可得. ①‎ 设,则,所以.‎ 直线y=kx+m与y轴交点为(0,m),所以△OAB面积 ‎,令,则.‎ 将与联立消得,由可得. ②‎ 由①②可知,因此(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大值),注意到,‎ 所以.即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举一反三:‎ ‎【变式1】(2018 天津高考)(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 (a>b>0)的左焦点为F(-c,0),离心率为,点M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FM被圆x2+y2=截得的线段的长为c,|FM|=.‎ ‎(1)求直线FM的斜率.‎ ‎(2)求椭圆的方程.‎ ‎(3)设动点P在椭圆上,若直线FP的斜率大于,求直线OP(O为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有=,又由a2=b2+c2,可得a2=3c2,b2=2c2.‎ 设直线FM的斜率为k(k>0),则直线FM的方程为y=k(x+c).‎ 由已知,有+,解得k=.‎ ‎(2)由(1)得椭圆方程为,直线FM的方程为两个方程联立,消去y,整理得3x2+2cx-5c2=0,解得x=-c,或x=c.‎ 因为点M在第一象限,可得M的坐标为(c,c).‎ 有 解得c=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3)设点P的坐标为(x,y),直线FP的斜率为t,得t=,即y=t(x+1)(x≠-1),‎ 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整理得.又由已知,得,‎ 解得-0,于是m=,得m∈(,).‎ ‎②当x∈(-1,0)时,有y=t(x+1)>0,因此m<0,于是m=-,得m∈(-∞,- ).‎ 综上,直线OP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二:有关对称的问题 ‎ 例3.已知直线过坐标原点,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的正半轴上,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都在上.求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 ‎【解析】设: (且),:()‎ 又设关于的对称点,‎ 则由 得 ‎ ∴,即 ……… (1)‎ 又设关于的对称点 ,‎ 则由 得 ‎∴,即 ……… (2)‎ 由(1),(2)知:,‎ 故直线:,抛物线:.‎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抛物线上永远有关于直线对称的相异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一】令相异两点为、,(),令线段的中点为,‎ 则,,,‎ 由 ,相减得 ‎,.‎ ‎∵ 点在抛物线开口内,‎ ‎∴即 故.‎ ‎【解析二】设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为、,‎ 直线, ‎ 由 ,消去有:‎ ‎.‎ ‎∴, ‎ 令线段的中点为,‎ 则,,‎ ‎∵点在直线上 ‎ ‎∴‎ 又∵, ∴ ,‎ ‎∴, 故.‎ ‎【变式2】试确定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上有不同两点关于直线对称 ‎【解析】设椭圆上以为端点的弦关于直线对称,‎ 且中点为椭圆内的点 ‎ 从而有 ‎ 由 ‎ (1)-(2)得 ‎ ‎∴‎ 由 由在直线上 从而有 ‎ 类型三:求轨迹(轨迹方程)‎ 解析几何综合问题369357 例4】‎ 例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 ‎(Ⅰ)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Ⅱ)设直线AP和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I)因为点B与A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得坐标为.‎ ‎ 设点的坐标为 ‎ 由题意得 化简得 .‎ ‎ 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II)若存在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设点的坐标为 ‎ 则.‎ ‎ 因为,所以 ‎ 所以即 ,解得 ‎ 因为,所以 ‎ 故存在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 此时点的坐标为.‎ 举一反三:‎ ‎【变式1】 已知定点A(2,0)和圆x2+y2=1上的动点Q,∠AOQ的平分线交AQ于P点(O为坐标原点),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如图)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义:‎ 设P(x,y),Q(x1,y1)‎ 则 ‎∵点Q在圆上,‎ 化简得:即为P点的轨迹方程.‎ 例5. 已知定点A(0,1),B(0,-1),C(1,0).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 ‎(2)当时,求的最大、最小值.‎ ‎【解析】(1)设动点坐标为,‎ 则,,.‎ 因为,‎ 所以..‎ 若,则方程为,表示过点(1,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若,则方程化为.‎ 表示以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2)当时,方程化为,‎ 因为,所以.‎ 又,所以.‎ 因为,所以令,‎ 则.‎ 所以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总结升华】求动点的轨迹,首先要分析形成轨迹的点和已知条件的内在联系,选择最便于反映这种联系的坐标形式,建立等式,利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得到轨迹方程.‎ 举一反三:‎ ‎【变式1】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上的一点,AF2⊥F1F2,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 ‎(Ⅰ)证明 ‎(Ⅱ)设Q1,Q2为 椭圆上的两个动点,OQ1⊥OQ2,过原点O作直线Q1Q2的垂线OD,垂足为D,求点D的轨迹方程.‎ ‎【解析】‎ ‎(Ⅰ)证法一:‎ 由题设AF2⊥F1F2及F1(-c,0),F2(c,0),不妨设点A(c,y),其中y>0,‎ 由于点A在椭圆上,有 解得,从而得到 直线AF1的方程为,整理得b2x-2acy+b2c=0‎ 由题设,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 将c2=a2-b2代入上式并化简得a2=2b2,即 证法二:同证法一,得到点A的坐标为 过点O作OB⊥AF1,垂足为B,易知△F1BO∽△F1F2A,‎ 故 由椭圆定义得 所以 解得 ‎(Ⅱ)设点D的坐标为(x0,y0)‎ 当y0≠0时,由OD⊥Q1Q2知,直线Q1Q2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Q1Q2的方程为 点Q1(x1,y1),Q2(x2,y2)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将(1)式代入(2)式,得x2+2(kx+m)2=2b2‎ 整理得(1+2k2)x2+4kmx+2m2-2b2=0‎ 于是 (3)‎ 由(1)式得y1y2=(kx1+m)(kx2+m)=k2x1x2+km(x1+x2)+k2‎ ‎ (4)‎ 由OQ1⊥OQ2知x1x2+y1y2=0,将(3)式和(4)式代入得 ‎3m2=2b2(1+k2)‎ 将代入上式,整理得 当y0=0时,直线Q1Q2的程为x=x0,Q1(x1,y1),Q2(x2,y2)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所以 由OQ1⊥OQ2知x1x2+y1y2=0,即 解得,这时,点D的坐标仍满足 综上,点D的轨迹方程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