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理)专题1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理)专题1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学案

椭圆典型例题 一、已知椭圆焦点的位置,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0,-1)、F2(0,1),P是椭圆上一点,并且PF1+PF2=2F1F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由PF1+PF2=2F1F2=2×2=4,得2a=4.又c=1,所以b2=3.‎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 ‎ ‎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1,0),F2(1,0),且2a=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由椭圆定义知c=1,∴b==.∴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二、未知椭圆焦点的位置,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 椭圆的一个顶点为,其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题目没有指出焦点的位置,要考虑两种位置.‎ 解:(1)当为长轴端点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当为短轴端点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三、椭圆的焦点位置由其它方程间接给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3.求过点(-3,2)且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因为c2=9-4=5,所以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由点(-3,2)在椭圆上知+=1,所以a2=15.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四、与直线相结合的问题,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4: 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直线交于、两点,为中点,的斜率为0.25,椭圆的短轴长为2,求椭圆的方程.‎ 解:由题意,设椭圆方程为,‎ 由,得,∴,,‎ ‎,∴,∴为所求.‎ 五、求椭圆的离心率问题。‎ 例 5一个椭圆的焦点将其准线间的距离三等分,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 ∴,∴.‎ 例6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求的值.‎ ‎ 解:当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时,,,得.由,得.‎ 当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时,,,得.‎ 由,得,即.∴满足条件的或.‎ ‎ 六、由椭圆内的三角形周长、面积有关的问题 ‎ 例:7.若△ABC的两个顶点坐标A(-4,0),B(4,0),△ABC的周长为18,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解:顶点C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和为定值10,且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因此顶点C的轨迹为椭圆,并且2a=10,所以a=5,2c=8,所以c=4,所以b2=a2-c2=9,故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1.又A、B、C三点构成三角形,所以y≠0.所以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1(y≠0)答案:+=1(y≠0)‎ ‎2.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a>5),它的两焦点分别是F1,F2,且F1F2=8,弦AB过点F1,求△ABF2的周长.‎ 因为F1F2=8,即即所以2c=8,即c=4,所以a2=25+16=41,即a=,所以△ABF2的周长为4a=4.‎ ‎3.设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的点,且PF1∶PF2=2∶1,求△PF1F2的面积.‎ 解析:由椭圆方程,得a=3,b=2,c=,∴PF1+PF2=2a=6.又PF1∶PF2=2∶1,∴PF1=4,PF2=2,由22+42=(2)2可知△PF1F2是直角三角形,故△PF1F2的面积为PF1·PF2=×2×4=4‎ 七、直线与椭圆的位置问题 例 8已知椭圆,求过点且被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分析一:已知一点求直线,关键是求斜率,故设斜率为,利用条件求.‎ 解法一: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 ‎.由韦达定理得.‎ ‎∵是弦中点,∴.故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法二:设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则由题意得 ‎①-②得. ⑤‎ 将③、④代入⑤得,即直线的斜率为所求直线方程为.‎ 八、椭圆中的最值问题 例9 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点,点在椭圆上,当为最小值时,求点的坐标.‎ 解:由已知:,.所以,右准线.‎ 过作,垂足为,交椭圆于,故.显然的最小值为,即为所求点,因此,且在椭圆上.故.所以.‎ 双曲线典型例题 一、根据方程的特点判断圆锥曲线的类型。‎ 例1 讨论表示何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分析:由于,,则的取值范围为,,,分别进行讨论.‎ 解:(1)当时,,,所给方程表示椭圆,此时,,,这些椭圆有共同的焦点(-4,0),(4,0).‎ ‎(2)当时,,,所给方程表示双曲线,此时,,,,这些双曲线也有共同的焦点(-4,0),)(4,0).‎ ‎(3),,时,所给方程没有轨迹.‎ 说明:将具有共同焦点的一系列圆锥曲线,称为同焦点圆锥曲线系,不妨取一些值,画出其图形,体会一下几何图形所带给人们的美感.‎ 二、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2),经过点(-5,2),焦点在轴上.‎ ‎(3)与双曲线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 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 ‎∵ 、两点在双曲线上,‎ ‎∴解得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采取以上“巧设”可以避免分两种情况讨论,得“巧求”的目的.‎ ‎(2)∵焦点在轴上,,∴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其中)‎ ‎∵双曲线经过点(-5,2),∴∴或(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 ‎(3)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双曲线过点,∴∴或(舍)‎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注意到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为后,便有了以上巧妙的设法.‎ ‎(2)寻找一种简捷的方法,须有牢固的基础和一定的变通能力,这也是在我们教学中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求与双曲线有关的角度问题。‎ 例3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的左支上且,求的大小.‎ 分析:一般地,求一个角的大小,通常要解这个角所在的三角形.‎ 解:∵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 说明:(1)巧妙地将双曲线的定义应用于解题当中,使问题得以简单化.‎ ‎(2)题目的“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这个条件非常关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若将这一条件改为“点在双曲线上”结论如何改变呢?请读者试探索.‎ 四、求与双曲线有关的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例4 已知、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在双曲线上且满足,求的面积.‎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及中的勾股定理可求的面积.‎ 解:∵为双曲线上的一个点且、为焦点.‎ ‎∴,∵‎ ‎∴在中,∵‎ ‎∴∴∴‎ 说明:双曲线定义的应用在解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其标准方程。‎ 例5 已知两点、,求与它们的距离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 分析:问题的条件符合双曲线的定义,可利用双曲线定义直接求出动点轨迹.‎ 解: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所求方程为动点的轨迹方程,且轨迹是双曲线.‎ 例 是双曲线上一点,、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求的值.‎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解:在双曲线中,,,故.‎ 由是双曲线上一点,得.∴或.‎ 又,得.‎ 说明:本题容易忽视这一条件,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 说明:(1)若清楚了轨迹类型,则用定义直接求出其轨迹方程可避免用坐标法所带来的繁琐运算.‎ ‎(2)如遇到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差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定义去解.‎ 六、求与圆有关的双曲线方程。‎ 例6 求下列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1)与⊙内切,且过点 ‎(2)与⊙和⊙都外切.‎ ‎(3)与⊙外切,且与⊙内切.‎ 分析:这是圆与圆相切的问题,解题时要抓住关键点,即圆心与切点和关键线段,即半径与圆心距离.如果相切的⊙、⊙的半径为、且,则当它们外切时,;当它们内切时,.解题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 ‎(1)∵⊙与⊙内切,点在⊙外∴,,‎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有:‎ ‎,,∴双曲线方程为 ‎(2)∵⊙与⊙、⊙都外切∴,,‎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上支,且有:,,‎ ‎∴所求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3)∵⊙与⊙外切,且与⊙内切 ‎∴,,‎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有:,,‎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是解析几何中解决点轨迹问题常用而重要的方法.‎ ‎(2)巧妙地应用“定义法”可使运算量大大减小,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与质量.‎ ‎(3)通过以上题目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灵活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我们无休止的追求目标.‎ 抛物线典型例题 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例1 指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1) (2)‎ 分析:(1)先根据抛物线方程确定抛物线是四种中哪一种,求出p,再写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先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形式,再对a进行讨论,确定是哪一种后,求p及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解:(1),∴焦点坐标是(0,1),准线方程是:‎ ‎(2)原抛物线方程为:,‎ ‎①当时,,抛物线开口向右,∴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 ‎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左,∴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 综合上述,当时,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是:.‎ 二、求直线与抛物线相结合的问题 例2 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AB中点的横坐标为2,求此直线方程.‎ 分析:由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利用韦达定理列出k的方程求解.另由于已知与直线斜率及弦中点坐标有关,故也可利用“作差法”求k.‎ 解法一:设、,则由:可得:.‎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且,则.∵AB中点横坐标为:,‎ 解得:或(舍去).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法二:设、,则有.‎ 两式作差解:,即.‎ ‎,‎ 故或(舍去).则所求直线方程为:.‎ 三、求直线中的参数问题 例3(1)设抛物线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求k值.‎ ‎(2)以(1)中的弦为底边,以x轴上的点P为顶点作三角形,当三角形的面积为9时,求P点坐标.‎ 分析:(1)题可利用弦长公式求k,(2)题可利用面积求高,再用点到直线距离求P点坐标.‎ 解:(1)由得:‎ 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与两点.则有:‎ ‎ ,即 ‎(2),底边长为,∴三角形高∵点P在x轴上,∴设P点坐标是 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就等于h,即 或,即所求P点坐标是(-1,0)或(5,0).‎ 四、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4 定长为3的线段的端点、在抛物线上移动,求的中点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中点的坐标.‎ 分析:线段中点到轴距离的最小值,就是其横坐标的最小值.这是中点坐标问题,因此只要研究、两点的横坐标之和取什么最小值即可.‎ 解:如图,设是的焦点,、两点到准线的垂线分别是、,又到准线的垂线为,、和是垂足,则 ‎.‎ 设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则.‎ 等式成立的条件是过点.‎ 当时,,故,‎ ‎,.所以,此时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说明:本题从分析图形性质出发,把三角形的性质应用到解析几何中,解法较简.‎ 例5 已知点,为抛物线的焦点,点在该抛物线上移动,当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分析:本题若建立目标函数来求的最小值是困难的,若巧妙地利用抛物线定义,结合图形则问题不难解决.‎ 解:如图,‎ 由定义知,故.‎ 取等号时,、、三点共线,∴点纵坐标为2,代入方程,求出其横坐标为2,‎ 所以点坐标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