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86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运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86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运算

微专题 86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运算 一、基础知识 1、事件的分类与概率: (1)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用 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2)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用 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3)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用字母 进行表示,随机事件的概率 2、事件的交并运算: (1)交事件:若事件 发生当且仅当事件 与事件 同时发生,则称事件 为事件 与事 件 的交事件,记为 ,简记为 多个事件的交事件: :事件 同时发生 (2)并事件:若事件 发生当且仅当事件 与事件 中至少一个发生(即 发生或 发 生),则称事件 为事件 与事件 的并事件,记为 多个事件的并事件: :事件 中至少一个发生 3、互斥事件与概率的加法公式: (1)互斥事件:若事件 与事件 的交事件 为不可能事件,则称 互斥,即事件 与事件 不可能同时发生。例如: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设事件“出现 1 点”为事件 ,“出现 3 点”为事件 ,则两者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 与 互斥 (2)若一项试验有 个基本事件: ,则每做一次实验只能产生其中一个基本事 件,所以 之间均不可能同时发生,从而 两两互斥 (3)概率的加法公式(用于计算并事件):若 互斥,则有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事件 为“出现 1 点或出现 3 点”由均匀的骰子可得 ,所以根据加法公式可得: (4)对立事件:若事件 与事件 的交事件 为不可能事件,并事件 为必然事件, 则称事件 为事件 的对立事件,记为 ,也是我们常说的事件的“对立面”,对立事件  100%  0% , ,A B C  0,1P  C A B C A B A B AB 1 2 nA A A  1 2, , , nA A A C A B A B C A B A B 1 2 nA A A  1 2, , , nA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n 1 2, , , nA A A 1 2, , , nA A A 1 2, , , nA A A ,A B      P A B P A P B  A B     1 6P A P B        1 3P A B P A P B   A B A B A B B A B A 概率公式: ,关于对立事件有几点说明: ① 公式的证明:因为 对立,所以 ,即 互斥,而 ,所以 ,因为 ,从而 ② 此公式也提供了求概率的一种思路:即如果直接求事件 的概率所讨论的情况较多时,可 以考虑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公式求解 ③ 对立事件的相互性:事件 为事件 的对立事件,同时事件 也为事件 的对立事件 ④ 对立与互斥的关系:对立关系要比互斥关系的“标准”更高一层。由对立事件的定义可知: 对立,则 一定互斥;反过来,如果 互斥,则不一定 对立(因为可能 不是必然事件) 4、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1)独立事件:如果事件 (或 )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 (或 )发生的概率,则称事 件 与事件 相互独立。例如投掷两枚骰子,设“第一个骰子的点数是 1”为事件 ,“第二个 骰子的点数是 2”为事件 ,因为两个骰子的点数不会相互影响,所以 独立 (2)若 独立,则 与 , 与 , 与 也相互独立 (3)概率的乘法公式:若事件 独立,则 同时发生的概率 , 比如在上面那个例子中, ,设“第一个骰子点数为 1,且第二个骰子点数 为 2”为事件 ,则 。 (4)独立重复试验:一项试验,只有两个结果。设其中一个结果为事件 (则另一个结果为 ),已知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将该试验重复进行 次(每次试验结果互不影响),则在 次中事件 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为 ① 公式的说明:以“连续投掷 次硬币,每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为例,设 为“第 次正面 向上”,由均匀的硬币可知 ,设 为“恰好 2 次正面向上”,则有: 而    1P A P A  ,A A A A   ,A A A A          P P A A P A P A      1P      1P A P A  A B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B      P AB P A P B     1 1,6 6P A P B  C         1 36P C P AB P A P B    A A A p n n A k  1 n kk k nP C p p   3 1 3 iA i   1 2iP A  B        1 2 3 1 2 3 1 2 3P B P A A A P A A A P A A A         2 1 2 3 1 2 3 1 2 3 1 1 2 2P A A A P A A A P A A A              ② 的意义:是指在 次试验中事件 在哪 次发生的情况总数,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3 次投掷硬币,两次正面向上”,其中 代表了符合条件的不同情况总数共 3 种 5、条件概率及其乘法公式: (1)条件概率: (2)乘法公式:设事件 ,则 同时发生的概率 (3)计算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以计算 为例) ① 计算出事件 发生的概率 和 同时发生的概率 ,再利用 即可计算 ② 按照条件概率的意义:即 在 条件下的概率为事件 发生后,事件 发生的概率。所 以以事件 发生后的事实为基础,直接计算事件 发生的概率 例:已知 6 张彩票中只有一张有奖,甲,乙先后抽取彩票且不放回,求在已知甲未中奖的情 况下,乙中奖的概率。 解:方法一:按照公式计算。设事件 为“甲未中奖”,事件 为“乙中奖”,所以可得: ,事件 为“甲未中奖且乙中奖”,则 。所以 方法二:按照条件概率实际意义:考虑甲在抽取彩票后没有中奖,则留给乙的情况是剩下的 五张彩票中有一张是有奖的,所以乙中奖的概率为 6、两种乘法公式的联系: 独立事件的交事件概率: 含条件概率的交事件概率: 通过公式不难看出,交事件的概率计算与乘法相关,且事件 通常存在顺承的关系, 即一个事件发生在另一事件之后。所以通过公式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交事件概率可通过乘法   2 2 3 2 2 3 1 1 1 13 2 2 2 2P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nC n A k 2 3C ,A B ,A B      |P AB P A P B A   |P B A A  P A ,A B  P AB      | P ABP B A P A B A A B A B A B   5 6P A  AB   1 1 5 1 2 6 1 6 C CP AB A         1| 5 P ABP B A P A  1 5P       P AB P A P B       |P AB P A P B A  ,A B 进行计算,如果两个事件相互独立,则直接作概率的乘法,如果两个事件相互影响,则根据 题意分出事件发生的先后,用先发生事件的概率乘以事件发生后第二个事件的概率(即条件 概率) 二、典型例题: 例 1:从 这 5 个数中任取两数,其中: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②至 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是奇 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 思路:任取两数的所有可能为 两个奇数;一个奇数一个偶数;两个偶数 ,若是对立事件, 则首先应该是互斥事件,分别判断每种情况:①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② “至少有一个奇数” 包含“两个都是奇数”的情况,所以不互斥,③ “至少一个奇数”包含“两个奇数”和“一奇一偶” 所以与“两个偶数”恰好对立,④ “至少有一个奇数”和“至少有一个偶数”均包含“一奇一偶”的 情况,所以不互斥。综上所述,只有③正确 答案:C 例 2:5 个射击选手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 ,若这 5 个选手同时射同一个目标,射击三次则至 少有一次五人全部集中目标的概率是( ) A. B. C. D. 思路:所求中有“至少一次”,且若正面考虑问题所涉及的情况较多。所以考虑从问题的对立面 入手,设所求事件为事件 ,则 为“射击三次没有一次五人均命中目标”,考虑射击一次五 人没有全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所以 ,从而可得 答案:C 例 3:甲,乙,丙三人独立的去译一个密码,分别译出的概率为 ,则此密码能译出概 率是( ) A. B. C. D. 1,2,3,4,5   2 3 3511 3         5311 3         3521 1 3          5321 1 3          A A 521 3        3521 3P A              3521 1 1 3P A P A             1 1 1, ,5 3 4 1 60 1 5 3 5 59 60 思路:若要译出密码,则至少一个人译出即可。设事件 为“密码译出”,正面分析问题情况 较多,所以考虑利用对立面, 为“没有人译出密码”,则 ,从而 答案:C 例 4: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 5 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 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 0.8,且每个问题的 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 4 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是_________ 思路:因为选手回答 4 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所以说明后两个回答结果正确,且第二次回答 错误(否则第二次与第三次连续正确,就直接晋级了),第一次回答正确错误均可。所以 答案: 例 5:掷 3 颗骰子,已知所得三个数都不一样,求含有 1 点的概率 思路:首先判断出所求的为条件概率,即在 3 个数都不一样的前提下,含有 1 点的概率,设 事件 表示“含有 1 点的概率”,事件 为“掷出三个点数都不一样”,事件 为“三个点数都 不一样且有一个点数为 1”,则有 , ,所以由条件概率 公式可得: 答案: 例 6:甲乙两人进行跳绳比赛,规定:若甲赢一局,比赛结束,甲胜出;若乙赢两局,比赛结 束,乙胜出。已知每一局甲,乙两人获胜的概率分别为 ,则甲胜出的概率为( ) A. B. C. D. 思路:考虑甲胜出的情况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甲第一局获胜,一种是甲第一局输了,第二 局获胜,设事件 为“甲在第 局获胜”,事件 为“甲胜出”,则 , 依题意可得: ,两场比赛相互独立,所以 A A   1 1 1 21 1 15 4 3 5P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P A P A   21 4 16 5 5 125P       16 125 A B AB   1 2 3 5 3 5 6 18 C AP AB     3 6 3 5 6 9 AP B         1| 2 P ABP A B P B  1 2 2 3,5 5 16 25 18 25 19 25 21 25 iA i B      1 1 2P B P A P A A   1 2 5P A       1 2 1 2 3 2 6 5 5 25P A A P A P A     从而 答案:A 例 7:如图,元件 通过电流的概率均为 ,且各元件是否通过电流相互独立, 则电流能在 之间通过的概率是( ) A. B. C. D. 思路:先分析各元件的作用,若要在 之间通过电流,则 必须通过,且 这一组 与 两条路至少通过一条。设 为“ 通过”,则 ,设 为“ 通 过”, ,那么“至少通过一条”的概率 , 从而 之间通过电流的概率为 答案:B 例 8:假设每一架飞机的引擎在飞行中出现的故障率为 ,且各引擎是否有故障是独立的, 已知 4 引擎飞机中至少有 3 个引擎正常运行,飞机就可成功飞行;2 引擎飞机要 2 个引擎全部 正常运行,飞机也可成功飞行;要使得 4 引擎飞机比 2 引擎飞机更安全,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思路:所谓“更安全”是指成功飞行的概率更高,所以只需计算两种引擎成功的概率即可,引擎 正常运行的概率为 ,设事件 为“4 引擎飞机成功飞行”,事件 为“ 个引擎正常运行”,可 知引擎运行符合独立重复试验模型,所以 ,所以 。设事件 为“2 引擎飞机成功 飞行”,则 ,依题意: ,即 ,进而解出   16 25P B   1,2,3,4iA i  0.9 ,M N 0.729 0.8829 0.864 0.9891 ,M N 4A 1 2,A A 3A A 1 2,A A   20.9 0.81P A   B 3A   0.9P B       1 1 0.019P P AB P A P B     ,M N 0.019 0.9 0.8829  1 p p 2 ,13      1,13      20, 3      10, 3      p A iA i    4 4 1 ii i iP A C p p            3 3 4 4 3 4 3 4 4 41P A P A A P A P A C p p C p      B   2P B p    P A P B  3 3 4 4 2 4 41C p p C p p   答案:B 例 9:从 中,甲,乙两人各任取一数(不重复),已知甲取到的是 5 的倍数,则甲 数大于乙数的概率是_______ 思路一:本题涉及条件概率的问题,设事件 为“甲取到的数比乙大”,事件 为“甲取到的数是 5 的倍数”,则所求概率为 。若用公式求解,则需求出 ,事件 即 为“甲取到了 5 的倍数且甲数大于乙数”,由古典概型可计算出概率。甲能够取得数为 ,当甲取 5 时,乙有 种取法,当甲取 10 时,乙有 种取法,当甲取 15 时,乙有 种取法,所以 ,因为 ,所以 思路二:本题处理条件概率时也可从实际意义出发,甲取 5,10,15 对乙的影响不同,所以分情 况讨论。当甲取的是 5 时,甲能从 5 的倍数中取出 5 的概率是 ,此时乙从剩下 14 个数中可 取的只有 1,2,3,4,所以甲取出 5 且大于乙数的概率 ,同理,甲取的是 10 时,乙可 取的由 9 个数,所以甲取出 10 且大于乙数概率为 ,甲取的是 15 时,乙可取 14 个 数,所以甲取出 15 且大于乙数的概率为 ,所以甲取到的数是 5 的倍数后,甲数大于乙 数的概率为 答案: 小炼有话说:本题两种处理条件概率的思路均可解决问题,但第二种方法要注意,所发生过 的只是甲取到 5 的倍数,但不知是哪个数,所以在分类讨论时还要乘上某个 5 的倍数能抽中 的概率。即所求问题转变为“已知抽到 5 的倍数后,抽到哪个 5 的倍数(具体分类讨论)且甲 数大于乙数的概率”。 例 10:甲袋中有 5 只白球,7 只红球;乙袋中由 4 只白球,2 只红球,从两个袋子中任取一袋, 然后从所取到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 思路:本题取到白球需要两步:第一步先确定是甲袋还是乙袋,第二步再取球。所以本问题 实质上为“取到某袋且取出白球的概率”,因为取袋在前,取球在后,所以取球阶段白球的概率 1 13 p  1,2,3, ,15 A B  |P A B    ,P AB P B AB 5,10,15 1 4C 1 9C 1 14C   1 1 1 4 9 14 2 15 9 70 C C CP AB A      1 3 1 15 1 5 CP B C        9| 14 P ABP A B P B  1 3 1 1 4 3 14P   2 1 9 3 14P   3 1 3P  1 2 3 9 14P P P P    9 14 受取袋的影响,为条件概率。设事件 为“取出甲袋”,事件 为“取出白球”,分两种情况进 行讨论。若取出的是甲袋,则 ,依题意可得: ,所以 ;若取出的是乙袋,则 , 依题意可得: ,所以 ,综上所述,取到白球的概 率 答案: A B    1 |P P A P B A     1 5, |2 12P A P B A  1 1 5 5=2 12 24P      2 |P P A P B A     1 4 2, |2 6 3P A P B A   2 1 2 1 2 3 3P    1 2 13 24P P P   13 2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