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卷·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联考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x﹣2y﹣7=0 B.2x+y+1=0 C.x﹣2y+7=0 D.2x+y﹣1=0 2.高二某班共有学生56人,座号分别为1,2,3,…,56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4号、18号、46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 ) A.30 B.31 C.32 D.33 3.如果a<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ab<b2 C.﹣ab<﹣a2 D. 4.在等比数列{an}中,若公比q=2,S3=7,则S6的值为( ) A.56 B.58 C.63 D.64 5.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 ①α∥β=l⊥m; ②α⊥β⇒l∥m; ③l∥m⇒α⊥β; ④l⊥m⇒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 A.[,] B.(0,] C.(1,] D.(,]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p的值是( ) A.5 B.1 C. D. 9.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 ) A. B. C.﹣ D.﹣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60 B.72 C.81 D.114 11.若向量、满足||=|2+|=2,则在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2.圆锥的轴截面SAB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S为顶点),O为底面中心,M为SO中点,动点P在圆锥底面内(包括圆周),若AM⊥MP,则点P形成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14.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3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则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 15.在[0,10]上随机的取一个数m,则事件“圆x2+y2=4与圆(x﹣3)2+(y﹣4)2=m2相交”发生的概率 . 16.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则球O的表面积为 .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它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18.某重点高中拟把学校打造成新型示范高中,为此制定了学生“七不准”,“一日三省十问”等新的规章制度.新规章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就新规章制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卷共有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调查结束后,按分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并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 (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座谈会,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5 6 7 8 9 3 4 1 2 3 4 5 6 7 8 19.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C﹣3cos(A+B)=1 (1)求角C的大小; (2)若c=,求△ABC周长的最大值. 20.已知点P(1,1),过点P动直线l与圆C:x2+y2﹣2y﹣4=0交与点A,B两点. (1)若|AB|=,求直线l的倾斜角; (2求线段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21.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是圆锥的高,AB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E是线段AC的中点,D是线段PB的中点,且PO=2,OB=1. (1)试在PB上确定一点F,使得EF∥面COD,并说明理由; (2)求点A到面COD的距离. 22.已知n∈N*,设Sn是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1=且S2+a2,S4+a4,S3+a3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n,.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联考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x﹣2y﹣7=0 B.2x+y+1=0 C.x﹣2y+7=0 D.2x+y﹣1=0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分析】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点(1,﹣3)代入求得c的值,即可求得所求的直线的方程. 【解答】解: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点(1,﹣3)代入可得 1+2×3+c=0,c=7, 故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x﹣2y﹣7=0, 故选A. 2.高二某班共有学生56人,座号分别为1,2,3,…,56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4号、18号、46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 ) A.30 B.31 C.32 D.33 【考点】系统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系统抽样原理求出抽样间隔,由第一组抽出的学号得出每组抽出的学号是什么. 【解答】解:根据系统抽样原理得,抽样间隔是=14, 且第一组抽出的学号为4, 那么每组抽出的学号为4+14(n﹣1),其中n=1、2、3、4; 所以第二组抽取的学号为4+14×2=32. 故选C. 3.如果a<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ab<b2 C.﹣ab<﹣a2 D. 【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分析】由于a<b<0,不妨令a=﹣2,b=﹣1,代入各个选项检验,只有D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于a<b<0,不妨令a=﹣2,b=﹣1,可得=﹣1,∴,故A不正确. 可得ab=2,b2=1,∴ab>b2,故B不正确. 可得﹣ab=﹣2,﹣a2=﹣4,∴﹣ab>﹣a2,故C不正确. 故选D. 4.在等比数列{an}中,若公比q=2,S3=7,则S6的值为( ) A.56 B.58 C.63 D.64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先求出a1,由此能求出S6的值. 【解答】解:∵等比数列{an}中,公比q=2,S3=7, ∴==7a1=7, 解得a1=1, ∴S6==63. 故选:C. 5.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 ①α∥β=l⊥m; ②α⊥β⇒l∥m; ③l∥m⇒α⊥β; ④l⊥m⇒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由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和直线垂直,另一个也和平面垂直得直线l⊥平面β,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①为真命题; 当直线与平面都和同一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故②为假命题; 由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和平面垂直,另一条也和平面垂直得直线m⊥平面α,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③为真命题; 当直线与平面都和同一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如果直线m在平面α内,则有α和β相交于m,故④为假命题. 【解答】解:l⊥平面α且α∥β可以得到直线l⊥平面β,又由直线m⊂平面β,所以有l⊥m;即①为真命题; 因为直线l⊥平面α且α⊥β可得直线l平行与平面β或在平面β内,又由直线m⊂平面β,所以l与m,可以平行,相交,异面;故②为假命题; 因为直线l⊥平面α且l∥m可得直线m⊥平面α,又由直线m⊂平面β可得α⊥β;即③为真命题; 由直线l⊥平面α以及l⊥m可得直线m平行与平面α或在平面α内,又由直线m⊂平面β得α与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即④为假命题. 所以真命题为①③. 故选 C. 6.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解三角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即 c2>a2+b2,故△ABC是钝角三角形. 【解答】解:∵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即 c2>a2+b2, 故△ABC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7.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 A.[,] B.(0,] C.(1,] D.(,] 【考点】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分析】由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可得0<x≤而y=sinx+cosx=,结合已知所求的x的范围可求y的范围. 【解答】解:因为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 所以0<x≤ y=sinx+cosx= ∴ 故选C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p的值是( ) A.5 B.1 C. D.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入S的值,条件框内的语句是决定是否结束循环,模拟执行程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值变化如下表: i T P 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 1 0 15, 第一圈 2 1 =5 是 第二圈 3 2 =1 是 第三圈 4 3 = 否 故退出循环.输出P= 故选C. 9.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 ) A. B. C.﹣ D.﹣ 【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分析】作出图形,令∠DAC=θ,依题意,可求得cosθ===,sinθ=,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设△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AD⊥BC于D,令∠DAC=θ, ∵在△ABC中,B=,BC边上的高AD=h=BC=a, ∴BD=AD=a,CD=a, 在Rt△ADC中,cosθ===,故sinθ=, ∴cosA=cos(+θ)=coscosθ﹣sinsinθ=×﹣×=﹣. 故选:C.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60 B.72 C.81 D.114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四棱柱,代入柱体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四棱柱, 底面面积为:12,底面周长为:16, 棱柱的高为3, 故柱体的表面积S=2×12+16×3=72, 故选:B. 11.若向量、满足||=|2+|=2,则在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对条件式子两边平方,用||表示出的夹角θ的余弦值,代入投影公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出投影的最大值. 【解答】解:∵|2|=2,||=2, ∴||2+4+16=4, 设的夹角为θ, 则||2+8||cosθ+12=0. ∴cosθ=﹣. ∴在方向上投影为||cosθ=﹣=﹣(+). ∵+≥2=. ∴||cosθ≤﹣. 故选:B. 12.圆锥的轴截面SAB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S为顶点),O为底面中心,M为SO中点,动点P在圆锥底面内(包括圆周),若AM⊥MP,则点P形成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分析】过M作MP3⊥AM交AB于P3,过P3作P1P2⊥AB交圆锥底面圆周为P1,P2,则P点轨迹为线段P1P2.根据射影定理求出OP3,再利用垂径定理解出P1P2的长. 【解答】解:过M作MP3⊥AM交AB于P3,过P3作P1P2⊥AB交圆锥底面圆周为P1,P2, 则P1P2⊥平面AMP3,∴AM⊥P2P1,即P点轨迹为线段P1P2. ∵△SAB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2,SO=2,∴OM==. ∵∠AMP3=90°,∴OM2=AO•OP3,解得OP3=. ∴P1P2=2=. 故选: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2 .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先画出线性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赋予几何意义,最后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目标函数的最值. 【解答】解: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得A(1,0) 目标函数z=2x+y可看做斜率为﹣2的动直线,其纵截距越大z越大, 由图数形结合可得当动直线过点A(1,0)时,z最大=2×1+0=2. 故答案为:2. 14.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3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则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 【考点】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茎叶图. 【分析】由茎叶图数据分别求出甲乙两组的方差,比较大小. 【解答】解:由已知可得甲的平均成绩为=92,方差为 [(92﹣88)2+(92﹣92)2+(96﹣92)2]=; 乙的平均成绩为=92,方差为 [(92﹣90)2+(92﹣91)2+(95﹣92)2]=, 所以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 15.在[0,10]上随机的取一个数m,则事件“圆x2+y2=4与圆(x﹣3)2+(y﹣4)2=m2相交”发生的概率 . 【考点】几何概型. 【分析】计算两圆的圆心距d,利用两圆相交R﹣r<d<R+r,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几何概型计算对应的概率值. 【解答】解:圆x2+y2=4与圆(x﹣3)2+(y﹣4)2=m2的圆心距为 d==5, 若两圆相交,则, 解得3<m<7; 所以,两圆相交时发生的概率为: P==. 故答案为:. 16.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则球O的表面积为 16π .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由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知BC=,∠ABC=90°.故△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由此能求出球O的半径,从而能求出球O的表面积 【解答】解:如图,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 ∵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 ∴BC==, ∴∠ABC=90°. ∴△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 ∴球O的半径R==2, ∴球O的表面积S=4πR2=16π. 故答案为:16π.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它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通过证明DE∥AC,进而DE∥A1C1,据此可得直线DE∥平面A1C1F1; (2)通过证明A1F⊥DE结合题目已知条件A1F⊥B1D,进而可得平面B1DE⊥平面A1C1F. 【解答】解:(1)∵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AC, ∵ABC﹣A1B1C1为棱柱, ∴AC∥A1C1, ∴DE∥A1C1, ∵A1C1⊂平面A1C1F,且DE⊄平面A1C1F, ∴DE∥A1C1F; (2)∵ABC﹣A1B1C1为直棱柱, ∴AA1⊥平面A1B1C1, ∴AA1⊥A1C1, 又∵A1C1⊥A1B1,且AA1∩A1B1=A1,AA1、A1B1⊂平面AA1B1B, ∴A1C1⊥平面AA1B1B, ∵DE∥A1C1, ∴DE⊥平面AA1B1B, 又∵A1F⊂平面AA1B1B, ∴DE⊥A1F, 又∵A1F⊥B1D,DE∩B1D=D,且DE、B1D⊂平面B1DE, ∴A1F⊥平面B1DE, 又∵A1F⊂平面A1C1F, ∴平面B1DE⊥平面A1C1F. 18.某重点高中拟把学校打造成新型示范高中,为此制定了学生“七不准”,“一日三省十问”等新的规章制度.新规章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就新规章制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卷共有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调查结束后,按分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并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 (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座谈会,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5 6 7 8 9 3 4 1 2 3 4 5 6 7 8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Ⅰ)由样本容量和频数频率的关系易得答案; (Ⅱ)由题意可知,分数在[60,70)内的学生有5人,分数在[50,60)内的学生有2人,利用组合知识可得基本事件 的个数,即可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样本容量n==50,… y==0.004,… x=0.100﹣0.004﹣0.010﹣0.016﹣0.040=0.030.… (2)由题意可知,分数在[60,70)内的学生有5人,分数在[50,60)内的学生有2人,抽取的2名学生的所有情况有=21种,其中2名同学的分数恰有一人在[50,60)内的情况有10种,… ∴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P=.… 19.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C﹣3cos(A+B)=1 (1)求角C的大小; (2)若c=,求△ABC周长的最大值.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分析】(1)由内角和定理、诱导公式、二倍角余弦公式的变形化简已知的等式,求出cosC的值,由内角的范围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C的值; (2)方法1:由(1)和内角和定理表示出A、B的关系,由正弦定理求出a、b,代入a+b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化简,由A的范围和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出a+b的范围,即可求出△ABC周长的最大值; 方法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代入数据结合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a+b的最大值,即可求出△ABC周长的最大值. 【解答】解:(1)由cos2C﹣3cos(A+B)=1和A+B=π﹣C得, 2cos2C+3cosC﹣2=0,则(2cosC﹣1)(cosC+2)=0… 解得cosC=或cosC=﹣2(舍去),… 因为0<C<π,所以C=; … (2)方法1:由(1)得,A+B=,则B=﹣A, 由得,, 则a=,b=,… 则a+b=+=+ =+2()= = … ∵,∴, 则,即a+b=≤, 综上:a+b+c≤,即△ABC周长的最大值是. … 法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 则6=a2+b2﹣ab=(a+b)2﹣3ab… 即6≥= … 解得(a+b)2≤24,则a+b≤(当且仅当a=b=时取到等号) 综上:a+b+c≤,即△ABC周长的最大值是. … 20.已知点P(1,1),过点P动直线l与圆C:x2+y2﹣2y﹣4=0交与点A,B两点. (1)若|AB|=,求直线l的倾斜角; (2求线段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 【分析】(1)利用点斜式,设出过P点的直线l,利用与圆的弦长为,求出k的值,可得直线l的倾斜角; (2)设M的坐标(x,y),由垂径定理可知∠PMC=90°,故点M的轨迹是以CP为直径的圆.可得方程. 【解答】解:(1)由题意:圆C:x2+y2﹣2y﹣4=0, 化为圆的标准方程x2+(y﹣1)2=5,圆心C(0,1),r=. ∵又|AB|= 当动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1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当动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动直线l的方程为:y﹣1=k(x﹣1)即kx﹣y+1﹣k=0 故弦心距d==. 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解得:k=. 即直线l的斜率等于±, 根据tanθ=k, 故得直线l的倾斜角等于或. (2)由题意:线段AB中点为M,设M的坐标(x,y), 由垂径定理可知∠PMC=90°,故点M的轨迹是以CP为直径的圆, 又∵点C(0,1),P(1,1) 故M的轨迹方程为. 21.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是圆锥的高,AB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E是线段AC的中点,D是线段PB的中点,且PO=2,OB=1. (1)试在PB上确定一点F,使得EF∥面COD,并说明理由; (2)求点A到面COD的距离. 【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分析】(1)连接BE,设BE∩OC=G,由题意G为△ABC的重心,可得=2,连接DG,利用EF∥平面COD,可得EF∥DG,进而得出F点的位置. (2)由PO⊥平面ABC,可得OC⊥PO,利用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OC⊥平面POB.OC⊥OD.利用VA﹣OCD=VD﹣AOC,即可得出. 【解答】解:(1)连接BE,设BE∩OC=G,由题意G为△ABC的重心,∴=2, 连接DG, ∵EF∥平面COD,EF⊂平面BEF,平面BEF∩平面COD=DG, ∴EF∥DG, ∴==2, 又BD=DP,∴DF=PF=PB. ∴点F是PB上靠近点P的四等分点. (2)由PO⊥平面ABC,OC⊂平面ABC, ∴OC⊥PO,又点C是弧AB的中点,OC⊥AB,∴OC⊥平面POB. OD⊂平面POB,∴OC⊥OD. S△COD=OC•OD==. ∵VA﹣OCD=VD﹣AOC,∴•S△COD•d=•PO, ∴d=, ∴点A到面COD的距离. 22.已知n∈N*,设Sn是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1=且S2+a2,S4+a4,S3+a3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n,.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分析】(Ⅰ)依题意可求得q=,而a1=1,从而可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得出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再利用放缩法即可证明. 【解答】解:( I)设数列 {an}的公比为q,由2(S4+a4)=S2+a2+S3+a3, 得(S4﹣S2)+(S4﹣S3)+2a4=a2+a3,即4a4=a2, ∴q2=, ∵{an}是单调递减数列, ∴q=, ∴an=()n. (2)由(1)知, ∴, ①,② ②﹣①得:,, 由,得T1<T2<T3<…<Tn, 故, 又,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 2016年12月9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