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6-(2)1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6-(2)1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总题数:20,score:40 分) 1.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 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 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 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 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在流行病的研究或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结 果系统地偏离其真实值,称为偏倚。偏倚有两个特 点:一是,具有单方向性,有正、负;二是,可高于 真值,也可低于真值。偏倚分为三类:选择偏倚、信 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2.关于哨点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哨点监测需要定点、定时、定量地进行 B.哨点监测的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 C.根据监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监测哨点 D.相对于常规报告,哨点监测耗费低、效率高 E.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哨点监测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常规报 告。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 A.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 B.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流行过程的 3 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 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4.分子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 (或分子事件)在人群和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 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 学。根据定义,分子流行病学的组成学科为 A.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 B.分子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 C.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 D.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 E.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原生物学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分子流行病学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测量生物 学标志的分布情况,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从 分子或基因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病过 程,并研究疾病的防治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 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传统流行病学和分 子生物学。 5.遗传流行病学中,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 是 A.分离分析 B.通经分析 C.养子和半同胞分析 D.连锁分析 E.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包括:①分离分 析;②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和 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分别是遗传流行病学的两种分析 方法。 6.提出健康新概念的认识基础是 A.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 B.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与社会适 应良好 C.健康是基本人权 D.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 要的社会目标 E.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把个体与社会结合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与 社会适应良好。 7.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 A.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 因素 B.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 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C.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 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D.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 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E.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 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8.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 A.宣传、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技能 C.传播、行政、技能 D.传播、教育、干预 E.法规、传播、干预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传播、教育、干 预。 9.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 A.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 B.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 C.帮助人们自愿采纳健康行为 D.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E.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10.关于人类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行动 B.机体在心理反应下的生理反应 C.本能的生理反应 D.机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 理变化的反应 E.机体在先天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 变化的反应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生 理和心理反应。人类行为由其生物性和社会性所决 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人类行为有 五个基本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 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11.不属于人类行为发展阶段的是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完善巩固阶段 E.固定阶段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固定阶段不属于人类行为发展阶段。 12.在卫生费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卫生部门在费用分 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指标是 A.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B.人均卫生费用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卫生部门在费用分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是费 用在各类部门间的配比。 13.食品生产车间与食品库房如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要求换气量应达到 A.3 次/h B.5 次/h C.7 次/h D.8 次/h E.10 次/h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每小时应不低于 3 次。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 处,离地 2m 以上。 14.下列定义不正确的是 A.化学物质引起试验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死亡的最低 剂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 B.化学毒物不引起试验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称 为最大耐受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剂量 D.外源性化学毒物能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 的最低剂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 E.化学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 量称为半数致死剂量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最小致死剂量是指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 实验中,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以毫克/千克(体 重)表示。 15.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A.LD100 B.LD50 C.LD0 D.LD01 E.LD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为半数致死量。 16.下列代谢反应为Ⅱ相代谢反应的是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脱氢反应 D.还原反应 E.乙酰化结合反应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Ⅱ相代谢反应又称结合反应,包括糖苷结 合、硫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反应。 17.生物转运是指 A.化学物质由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 B.化学物质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的过程 C.化学毒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D.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E.化学毒物由酶催化的代谢过程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8.急性毒性观察实验期一般为 A.28d B.10d C.14d D.7d E.21d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19.对吸烟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一级、二级预防均可 E.二级、三级预防均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二级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防患于开端。常用的二级预防方法有筛检普 查。 20.在卫生经济评价分析中,如利用医疗工作中某种 疾病的治愈率指标,该指标属于 A.效果指标 B.效益指标 C.效用指标 D.成本指标 E.效应指标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效果(effectiveness):指卫生服务产出 的一切结果,包括可以用各种指标表示的结果。通常 指有用的效果,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效果,如疫苗 接种工作中的保护率,抗体阳转率;干预研究中降低 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危险因素暴露率,提高的知晓 率;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或体征消失 率,降低的致残率、不良反应率等。 二、(总题数:8,score:40 分) A.对公民处以 50 元以下的罚款 B.对公民处以 100 元以上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 50 元以上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 元以上的罚款 E.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score:4 分】 (1).对公民法律规定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定的情况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对于案情简单;后果轻微;有明确法定依 据的案件采取简单程序处理,给予警告和一定数额罚 款(公民 50 元以下,法人或组织 1000 元以下)。 (2).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做出罚款决 定的情况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对于案情简单;后果轻微;有明确法定依 据的案件采取简单程序处理,给予警告和一定数额罚 款(公民 50 元以下,法人或组织 1000 元以下)。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宪法 E.地方政府规章 【score:4 分】 (1).具有最高层次法律效力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任何与只相抵触 的法律法规都无效。 (2).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力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政府规章效力上低于法律、国家行政法 规、地方行政法规,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P=0 B.P=1 C.P≤0.05 D.α E.1-β 【score:6 分】 (1).表示小概率事件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在假设检验中,α 代表第一类错误发生 的概率,β 代表第二类错误发生的概率,1-β 代表 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P 代表检验得到的概率值,若 P≤α(α=0.05)即可判定发生小概率事件。 (2).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误发生的概率的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表示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A.T 检验 B.方差分析 C.正态性检验 D.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score:6 分】 (1).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二个样本均数比较是采用 T 检验;多个样 本均数比较是采用方差分析;2×2 列联表资料的分 析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未知分布的采用秩和 检验。 (2).2×2 列联表资料的分析采用【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检验连续性资料的分布采用【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保护率 D.接种后反应率 E.发病密度 【score:6 分】 (1).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的病例所占 的比例称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 旧病例所占比例。 (2).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 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的发病 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发病密度最常用 的人时单位是人年,以此求出人年发病(死亡)率。 (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保护率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之 一。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似然比 E.患病率 【score:6 分】 (1).一项筛检试验中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 者的比例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 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2).通过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的【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串联是指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 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使灵敏度降低。 (3).反映一个筛检项目收益的指标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A.天然形成、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B.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C.环绕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 D.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 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E.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 重大变化 【score:4 分】 (1).次生环境是指【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次生环境是指因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 造成的环境,又称二环境。如耕地、人工湖、牧场、 工业区、城市、集镇等。 (2).社会环境是指【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 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 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 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 A.控制研究 B.内容研究 C.媒介研究 D.受众研究 E.效果研究 【score:4 分】 (1).针对信息的研究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针对信息的研究是内容研究;针对传播者 的研究是媒介研究。 (2).针对传播者的研究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三、(总题数:10,score:20 分) 21.根据《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属于新资源食品的 是 【score:2 分】 【A】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 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从动物、植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有食用习惯的 食品原料 【C】从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 原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 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 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新 资源食品包括:①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②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 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 生物新品种;④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 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22.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 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 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临时参加工作的不需要健康证明 【C】患有伤寒、痢疾的病人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 口食品的工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每年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在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 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 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 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 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 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 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3.关于总体和样本,不正确的说法是 【score:2 分】 【A】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B】总体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 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总体是所有观察单位的所有变量值的集 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E】可以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本题思路: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 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24.实验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是 【score:2 分】 【A】实验因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非实验因素 【C】实验效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实验操作人员 【E】受试对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5.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严禁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是预防计算机病毒侵 入的唯一措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计算机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C】计算机病毒只破坏磁盘上的程序和数 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计算机病毒只破坏内存中的程序和数 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计算机病毒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本题思路: 26.E-Mail 用户名必须遵循的规则是 【score:2 分】 【A】用户名中一般不允许出现中文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用户名可以是任意字符 【C】用户名一般由大小写英文字母和数字组 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用户名不能有空格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用户名必须是英文字母 本题思路: 27.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包括 【score:2 分】 【A】根据病因模型构想可能病因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通过描述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 【C】通过描述性研究提出病因假设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利用分析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根据病因判定标准综合判定病因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应利用分析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而不是 描述性研究。 2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包括 【score:2 分】 【A】需随机化分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必须有干预措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实验对象数量不受限制 【D】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E】是前瞻性研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流行病学研究常用方法有观察法(描述性 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实验法、数理流行病研究等。 实验分组的基本原则是观察样本要随机分组,而描述 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则具有干预性和前瞻性。 29.卫生服务的需求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score:2 分】 【A】不考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B】考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 【C】不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D】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医务人员的判断 本题思路: 30.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基本含义是 【score:2 分】 【A】共享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垄断性 【C】非排他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信息不对称性 【E】供方主导性 本题思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 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 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 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 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 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 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