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基础知识-生理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生理学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生理学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总题数:54,score:94 分) 1.下面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其间镶嵌不同结构 和功能的蛋白质 • 【B】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 • 【C】水溶性高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 【D】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 • 【E】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 转运功能。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认为,膜是以液态 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 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大部分物质的跨膜转运都与镶嵌 在膜上的这些特殊蛋白质有关。膜的两侧面均为水环 境,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由于 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所以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 过,而脂溶性物质则可自由通过。 2.体内 O2、CO2、N2、尿素、乙醇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A】单纯扩散 • 【B】易化扩散 • 【C】主动运转 • 【D】渗透 • 【E】受体介导式入胞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 转运功能。脂溶性物质 O2、CO2、N2、尿素、乙醇等进 出细胞膜是经单纯扩散方式。 3.单纯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的共同特点是 • 【A】要消耗能量 • 【B】顺浓度梯度 • 【C】需要膜蛋白介导 • 【D】只转运脂溶性物质 • 【E】顺电位梯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 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单纯扩散。②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又分为通道 介导的跨膜转运、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后者包括经 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③出胞和入胞作用。单纯扩散和经载体介导的跨膜转 运不需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流动, 单纯扩散转运的主要是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如 O2、 CO2、尿素、乙醇等;而易化扩散转运的主要是一些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4.经载体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 【A】要消耗能量 • 【B】顺浓度梯度 • 【C】顺电位梯度 • 【D】只转运气体分子 • 【E】需要膜蛋白介导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 能。经载体易化和主动转运均需要膜蛋白的介导,而 二者的区别是经载体易化不消耗能量,主动转运要消 耗能量。 5.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 • 【A】单纯扩散 • 【B】主动运转 • 【C】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 【D】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 【E】胞吞作用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包括两种形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离子通道介导 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 现象。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的跨膜转运属于此种 类型。主动运转指由离子泵和转运体蛋白介导的消耗 能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分原发性 主动运转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6.通过 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信号物质是 • 【A】甲状腺激素、气味分子、光量子 • 【B】肾上腺素、组胺、醛固酮 • 【C】性激素、催产素、光量子 • 【D】降钙素、组胺、醛固酮 • 【E】性激素、醛固酮、甲状腺激素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 的信号分子。现已知的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 分子有 100 多种,包括生物胺类激素、肽类激素和气 味分子、光量子等。甲状腺激素、组胺等均为此类激 素。性激素和醛固酮不属此类。 7.酪氨酸激酶受体作用过程是 • 【A】通过受体分子本身的酶活性起作用 • 【B】通过蛋白激酶改变第二信使的量起作用 • 【C】通过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起作用 • 【D】通过 G-蛋白受体起作用 • 【E】通过激活 PLC 途径起作用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酶耦联受体作用过 程。酪氨酸激酶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位于膜内区段上的酪氨酸 蛋白激酶激活,使自身肽链和膜内蛋白底物中的酪氨 酸残基磷酸化最终导致基因转录过程改变以及细胞内 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大部分生长因子类激素、胰岛素 和部分肽类激素都是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进行信号转 导。 8.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不包括 • 【A】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B】离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C】膜受体-G 蛋白-Ac 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D】膜受体-G 蛋白-PLC-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E】膜糖链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的跨膜信号转 导。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包括:①G 蛋白耦联受体的 信号转导,其中又分为膜受体-G 蛋白-Ac 介导的信号 转导途径和膜受体-G 蛋白-PLC-介导的信号转导途 径;②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③酶耦联受体 介导的信号转导。 9.安静时细胞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称为 • 【A】静息电位 • 【B】去极化电位 • 【C】超极化电位 • 【D】复极化电位 • 【E】反极化电位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静息电位和极化。细 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状态称 为静息电位。 10.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 【A】K+平衡电位 • 【B】Na+平衡电位 • 【C】Ca2+平衡电位 • 【D】Na+平衡电位与 K+平衡电位之差 • 【E】Na+平衡电位与 K+平衡电位之和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 制。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是 K+离子通道开放,K+受 浓度梯度驱动向膜外扩散,当达到平衡时,电位差形 成的驱动力与浓度差驱动力相等,方向相反。此时膜 电位称为 K+平衡电位。安静状态下的膜只对 K+有通透 性,因此静息电位相当于 K+的平衡电位。 11.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 为 • 【A】极化 • 【B】去极化 • 【C】超极化 • 【D】复极化 • 【E】反极化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 制。钠通道激活后很快失活,随后 K+通道开放,K+顺 梯度快速外流,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刺激前 的静息水平,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称为复极化。 12.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现“全或无”特性 • 【B】具有局部兴奋特征 • 【C】有不应期 • 【D】是由 Ca2+内流产生的 • 【E】幅度与乙酰胆碱释放量无关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终板电位。终板电位 是局部电位,可通过电紧张活动使邻近肌膜去极化, 达阈电位而暴发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 13.红细胞不具有 • 【A】可塑变形性 • 【B】悬浮稳定性 • 【C】渗透脆性 • 【D】运输 CO2 和 O2 • 【E】清除异物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红细胞的功能和特 性。可塑变形性是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 形的能力;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 于血浆中的特性;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 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CO2 和 O2。 14.与红细胞沉降率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渗透脆性 • 【B】叠连现象 • 【C】氧合作用 • 【D】黏滞性 • 【E】温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红细胞的功能和特 性。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的 特性。评价悬浮稳定性的指标是红细胞沉降率 (ESR)。正常成年男性 ESR:0~15mm/h;成年女性 ESR:0~20mm/h。ESR 愈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 性愈小。在某些疾病,红细胞彼此能较快地以凹面相 贴,称为红细胞叠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团块的总 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减小,摩擦力相对减小而红细胞 沉降率加快。决定红细胞叠连的快慢因素不在于红细 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通常血浆中纤维蛋 白原、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 叠连和 ESR;血浆中清蛋白和卵磷脂的含量增加时则 可抑制叠连,使 ESR 减慢。 15.血小板释放的物质不包括 • 【A】ADP 和 ATP • 【B】凝血酶原 • 【C】5-羟色胺 • 【D】内皮素 • 【E】血栓素 A2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血小板生理特性。血 小板的生理性止血作用取决于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它 包括:①黏附;②释放;③聚集;④收缩;⑤吸附。 其中释放的物质主要包括 ADP 和 ATP、5-羟色胺、内 皮素、血栓素 A2。 16.在 0.4%NaCl 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是 • 【A】红细胞叠连 • 【B】红细胞皱缩 • 【C】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 • 【D】溶血现象 • 【E】无明显变化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渗透脆性指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 细胞在等渗的 0.85%NaCl 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 大小。 17.人体主要的造血原料是 • 【A】维生素 B12 • 【B】叶酸 • 【C】蛋白质和铁 • 【D】维生素 B12 和铁 • 【E】叶酸和铁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红细胞的生成。蛋白 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 B12 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在维生素 B12 存在 下,叶酸经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参 与红细胞内 DNA 合成。 18.能产生组织胺的白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嗜碱性粒细胞 • 【E】嗜酸性粒细胞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嗜碱性粒细胞的功 能。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和过敏性慢反 应物质,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充血水 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 敏反应。另外嗜碱性粒细胞还可释放出肝素,有利于 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吞噬细胞到达抗原入侵处将其破 坏。 19.生理性止血过程,错误的是 • 【A】损伤性刺激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 • 【B】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肌源性收缩 • 【C】红细胞凝集 • 【D】损伤处血小板释放 5-羟色胺、TXA2 等缩血 管物质 • 【E】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 程。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包括:①血管收缩;②血 小板血栓形成;③血液凝固三个步骤。 20.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错误的是 • 【A】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叫做动作电位的 0 期 • 【B】心室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 1、2 和 3 期 • 【C】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顶峰时,K+通道关 闭,开始复极化 • 【D】复极 4 期,也叫静息期 • 【E】心室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缓慢,历时 200~300ms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 位。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包括五个期:0 期指心室 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1、2 和 3 期指心室肌细胞的 复极化过程,开始复极化时,Na+通道关闭 K+通道开 放;以及静息期或叫做复极 4 期。 21.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相 比,最大不同之处是 • 【A】0 期形态和离子基础 • 【B】1 期形态和离子基础 • 【C】2 期形态和离子基础 • 【D】3 期形态和离子基础 • 【E】4 期形态和离子基础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浦肯野细胞动作电 位。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 4 期存在缓慢自动去极化过 程,这是其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最大不同,其余各 期二者相似。 2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的速度慢 • 【B】阈电位水平较高 • 【C】动作电位 2 期较长 • 【D】动作电位复极 4 期较长 • 【E】钠-钾-ATP 酶功能活动能力弱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肌细胞生物电活 动。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 0、1、2、3 和 4 期五个过程。①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 0 期, 在适宜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静息电位 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 左右,形成动 作电位的上升支。该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 似。②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 1、2 和 3 期。复 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 200~300ms。1 期又称快速 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 迅速下降到 0mV 左右。 2 期又称平台期,复极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动作电位 比较平坦。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 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动作电 位的主要特征。3 期又称快速复极期,膜内电位快速 下降到-90mV,完成整个复极过程。③静息期又称复 极 4 期。 23.窦房结动作电位特征是 • 【A】最大复极电位是-90mV • 【B】4 期去极化速度快于浦肯野细胞 • 【C】有明显的复极 1、2、3 期 • 【D】其细胞存在 T 型 K+通道 • 【E】去极化速度较快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 位形成机制和特点。作为心肌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 的跨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70mV, 阈电位-40mV;②0 期去极化幅度较小,时程较长, 去极化速率慢;③无明显的复极 1、2 期,只有 3 期;④4 期去极化速度快于浦肯野细胞,这也是窦房 结细胞能够成为心脏起搏点的主要原因。 24.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 【B】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作用 •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液回心 • 【D】骨骼肌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心 • 【E】心室舒张时房内压下降的增压作用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当 心室舒张时,首先经过等容舒张期,而后进入心室充 盈期。在心室充盈期中,由于心室肌进一步舒张,室 内压低于房内压时,血液冲开房室瓣,快速进入心 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此时称为快速充盈期。 25.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两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 【B】指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同时射出的血量 • 【C】常用作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D】剧烈运动时比平时稍有增加 • 【E】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少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输出量。用来评定 心脏泵血功能的心输出量有每搏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 量,前者指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正 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约为 70ml,后者指一侧心室每分 钟射出的血量,其值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积。每 分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26.引起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的情况是 • 【A】动脉血压降低时 • 【B】肌肉运动时 • 【C】血容量减少时 • 【D】情绪激动时 • 【E】由直立变为平卧时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由直立变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对压力感受器的 刺激减弱,会导致心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27.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适宜刺激是 • 【A】高于 180mmHg 的动脉血压 • 【B】低于 60mmHg 的动脉血压 • 【C】生理范围内搏动的动脉血压 • 【D】血液中 O2 分压的变化 • 【E】血液中 CO2 分压的变化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的压力感受性反射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 感受性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感受血压 变化的范围为 60~180mmHg,对 100mmHg 动脉血压的 快速变化最敏感,本反射的生理意义是对动脉血压快 速变化进行精细调节,维持人体正常动脉血压的相对 稳定。 28.在下列器官中,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密度最大的 是 • 【A】皮肤 • 【B】骨骼肌 • 【C】心脏 • 【D】脑 • 【E】肝脏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血管的神经支配。支 配血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称为血管运动神经纤维,可 分为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两类。缩血管 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又称为交感缩血管神 经,其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与 α-受体结合,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 缩;与 β-受体结合,则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 肾上腺素与 α-受体结合能力较与 β-受体结合能力 强,故缩血管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皮肤血管 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内脏次之,冠状血管 和脑血管分布较少。在同一器官中,动脉的缩血管纤 维的密度高于静脉,微动脉中密度最高。 29.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的生理意义是 • 【A】使搏动性压力变化改变为非搏动性 • 【B】使心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 • 【C】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 【D】动脉血压的自身调节 • 【E】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 射。该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 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当动脉血压升高时, 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增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 力感受器受刺激加强,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 髓孤束核、腹外侧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 活动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 弱,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 少,外周阻力下降,故动脉血压回降至正常水平。反 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 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 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回升。 30.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是 • 【A】潮气量 • 【B】功能余气量 • 【C】肺活量 • 【D】补吸气量 • 【E】用力呼气量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用力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 的最大气体量。用力呼气量过去称为时间肺活量,是 指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呼气初第 1 秒、 第 2 秒、第 3 秒末所呼出的气体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 分比。正常人第 1 秒、第 2 秒、第 3 秒的用力肺活量 分别约为 83%、96%和 99%。其中第 1 秒用力肺活量最 有意义。由于时间肺活量既能反映肺活量的大小,又 能反映通气速度和通气阻力的大小,且测定方法简 单,因此,临床上常用作评价慢性阻塞性肺通气功能 障碍程度和鉴别限制性与阻塞性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 标。 31.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气体的分压差 • 【B】气体的分子量 • 【C】气体的溶解度 • 【D】呼吸膜的厚度 • 【E】血液与肺组织的温度差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换气的概念。肺换 气指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单 纯扩散的方式进行,气体交换的方向由两个区域间每 种气体分子的分压差决定。混合静脉血 PO2 低于肺 泡,PCO2 高于肺泡,因而可进行交换。 32.肺通气是指 • 【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B】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 【C】外界环境与气道之间的气体交换 • 【D】外界氧进入肺的过程 • 【E】肺内二氧化碳出肺的过程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通气的概念。肺通 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肌收 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这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33.关于肺通气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每分钟进肺的气体总量 • 【B】每分钟出肺的气体总量 • 【C】每分钟进肺和出肺的气体总量 • 【D】数值上相当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之乘积 • 【E】正常成年人为 6000~9000ml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通气量的概念。肺 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频率 12~18 次,潮气量平均 500ml,二者之积为 6000~ 9000ml。 34.潮气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哪项将会增 加 • 【A】无效腔气量 • 【B】功能余气量 • 【C】补吸气量 • 【D】肺泡通气量 • 【E】肺泡 CO2 分压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泡通气量的概念。 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的量,肺泡 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35.胃内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蛋白酶原在 pH<5 的环境中被激活为胃 蛋白酶,后者最适 pH 为 2~3 • 【B】胃的蠕动始于胃的中部,有节律地向幽门 方向推进 • 【C】活化的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淀 粉,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 【D】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 结合吸收 • 【E】胃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胃内消化。胃蛋白酶 原在 pH<5 的环境中被激活为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最 适 pH 为 2~3;活化的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 质,不能分解淀粉;胃的蠕动始于胃的中部,以一波 未平,一波又起的形式,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 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而被主 动吸收;胃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 36.胃主细胞分泌 A.胃蛋白酶原 B.盐酸 C.内因 子 D.黏液 E.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胃液的分泌和组成。 胃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 子;黏液细胞分泌黏液和[*]。 37.胃酸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是 • 【A】激活胃蛋白酶 • 【B】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 • 【C】与钙和铁结合,促进吸收 • 【D】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 【E】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胃酸的主要生理作 用。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为:①激活胃蛋白;②杀死 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③与钙和铁结合,促进其吸 收;④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蛋白 质变性,易于消化;⑤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 泌。胃酸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 38.消化作用最强大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 【B】胃液 • 【C】胰液 • 【D】小肠液 • 【E】胆汁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各消化液的组成及作 用。体内消化作用最强大的消化液是胰液,因为含有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基肽酶、胰脂 酶、辅脂酶、胆固醇酯水解酶、胰淀粉酶等。由于胰 液中含有三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酶,所以是消化道 中最重要的消化液。 39.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是 • 【A】胆固醇 • 【B】胆色素 • 【C】胆盐 • 【D】胆绿素 • 【E】脂肪酸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胆汁除含大量水外,还含胆盐、胆固醇、磷脂和胆色 素等有机物及钠、氯、钾、碳酸氢根等无机物,但不 含消化酶。胆汁的作用是中和进入肠道的胃酸;乳化 脂类,以利消化和吸收;胆盐经肝肠循环,刺激胆汁 分泌,发挥利胆作用。 40.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 • 【A】机体表层的平均温度 • 【B】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 【C】口腔温度 • 【D】腋下温度 • 【E】直肠温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体温的定义。生理学 所说的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常用腋 窝、口腔和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 41.安静时主要的产热组织或器官是 • 【A】肝脏 • 【B】皮肤 • 【C】脑 • 【D】心脏 • 【E】骨骼肌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产热过程。安静时, 肝脏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大,是主要 的产热器官。 42.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量主要依靠 • 【A】肌紧张 • 【B】肝脏代谢亢进 • 【C】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 【D】战栗性产热 • 【E】非战栗性产热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产热过程及其调节。 在寒冷环境中人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增加产热以维持体 温:战栗性产热和非战栗性产热。战栗性产热指骨骼 肌发生的不随意节律性收缩。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 时收缩,不做外功,产热量高,代谢率可增加 4~5 倍。非战栗性产热也称代谢性产热,指通过物质代谢 产生的热量。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最大,约非战栗产 热总量的 70%。甲状腺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体 液因素。 43.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 【A】入球动脉压 • 【B】出球动脉压 • 【C】有效滤过压 • 【D】血浆胶体渗透压 •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 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的 过程。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其值=肾小管毛细 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44.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是 • 【A】血浆 NaCl 浓度降低 • 【B】血浆尿素浓度降低 • 【C】血浆蛋白质减少 • 【D】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 • 【E】血浆 KCl 浓度降低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血 浆蛋白质减少可使血浆胶渗压降低,使有效滤过压增 大,滤过率增加。 45.滤过分数是指 • 【A】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 【B】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 【C】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 【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 【E】单位时间超滤液生成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一 般情况下,肾小球滤过分数约为 20%。 46.肾脏可对葡萄糖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 【B】远端小管 • 【C】髓袢升支 • 【D】髓袢降支 • 【E】集合管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 质转运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物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 重吸收和分泌。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 超滤液中大部分的 Na+、水,而葡萄糖与氨基酸则全 部重吸收。 47.腰骶脊髓损伤时,排尿反射主要障碍是 • 【A】少尿 • 【B】尿失禁 • 【C】尿潴留 • 【D】多尿 • 【E】尿频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排尿反射。排尿反射 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的脊髓反射。反射过程是膀胱内 尿量达 400~500ml 时,膀胱壁感受器受牵拉而兴 奋,冲动经盆神经传入脊髓骶段反射初级中枢,同时 上传到脑干和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产生尿意。此 时,脊髓骶段排尿中枢发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 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入后尿道,再 反射性地兴奋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尿液 排出体外。腰骶脊髓损伤时,上述反射不能完成,造 成尿潴留。 48.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量有关的离子是 • 【A】Na+ • 【B】K+ • 【C】Ca2+ • 【D】Cl- • 【E】Mg2+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 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一定水平时,前膜 上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细胞外 Ca2+进入突触前末 梢内。进入前末梢的 Ca2+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 胞裂,引起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 4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时,突触后膜局部的变化 为 • 【A】极化 • 【B】超极化 • 【C】反极化 • 【D】复极化 • 【E】去极化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 电位。 5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Na+和 Cl-内流 • 【B】Ca2+内流和 K+外流 • 【C】Na+和(或)Ca2+内流 • 【D】K+外流和 Cl-内流 • 【E】Ca2+内流和 Cl-内流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 生机制和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 Ca2+通道 开放,细胞外 Ca2+内流进入突触前末梢内,再引起突 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突触小胞内递质以量子式 释放。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相应受 体,Na+通透性增大,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局部去 极化电位,电位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 段暴发动作电位。 51.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类激素的是 • 【A】睾酮 • 【B】醛固酮 • 【C】胃泌素 • 【D】生长素 • 【E】前列腺素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激素的分类。人的激 素按化学性质分为四类:①蛋白质类和肽类激素;② 胺类激素;③类固醇激素;④脂肪酸类激素。胃泌素 为肽类激素,生长素为蛋白质类激素,睾酮和醛固酮 为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为脂肪酸类激素。 52.“旁分泌”是指 • 【A】通过血液作用于远距离靶细胞的激素 • 【B】在突触间隙释放的激素 • 【C】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的激素 • 【D】通过紧密连接扩散而作用于相邻细胞的激 素 • 【E】经缝隙连接扩散到相邻细胞的激素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激素旁分泌的概念。 指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组织液直接弥散到邻 近细胞而发挥作用。 53.激素的自分泌指 • 【A】激素经血液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 发挥作用 • 【B】激素经特定管道运输到靶细胞或组织发挥 作用 • 【C】激素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 • 【D】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又返回作用 于该内分泌细胞发挥作用 • 【E】激素沿神经细胞轴突运送至末梢发挥作用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自分泌的概念。自分 泌指激素分泌后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产生该激素 的内分泌细胞本身而发挥作用。 54.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 • 【A】生长激素 • 【B】糖皮质激素 • 【C】T3 和 T4 的负反馈调节 • 【D】雌激素 • 【E】甲状旁腺激素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腺体功能及其调节。 一方面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泡细胞 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促甲状腺激素的合 成释放又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另 一方面,当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它使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减少,同时使腺垂体细胞膜对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降低,最终使血中 T3 和 T4 的浓度恢复正常,反之亦然。这种负反馈调节对保持 血中甲状腺激素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二、{{B}}{{/B}}(总题数:3,score:6 分)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 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 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 【A】单纯扩散 • 【B】易化扩散 • 【C】出胞作用 • 【D】原发性主动转运 • 【E】继发性主动转运 【score:2 分】 (1).水分子的跨膜转运【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氨基酸的跨膜转运【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物质的跨膜转运。Na- -H+交换属于主动转运形式中的继发性主动转运。继 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 运时,所需能量不直接来自 ATP 分解,而是利用 Na+ 泵分解 ATP 释放的能量在膜两侧建立的 Na+浓度势能 差。这种间接利用 ATP 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 性主动转运。水分子、乙醇、O2 等小分子的跨膜转运 属于单纯扩散,而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的跨膜 转运属于易化扩散。 • 【A】每搏输出量 • 【B】心输出量 • 【C】心指数 • 【D】射血分数 • 【E】心力储备 【score:2 分】 (1).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也叫心排出量,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所 以又称每分输出量,其值等于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 积。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称为心 力储备。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心 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有关,而单位体表 面积(m2)下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 【A】促激素 • 【B】调节肽 • 【C】降钙素 • 【D】生长抑素 • 【E】甲状腺激素 【score:2 分】 (1).呆小症【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腺垂体分泌物质【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 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下丘脑主要生成调节 肽类,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和催乳素释放因子等。腺垂体主要分泌促激素类, 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催 乳素和生长素等。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和骨骼的生长影响最大,因而对儿童期脑和骨骼的生 长发育有重大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元分裂,促 进轴突和树突形成,以及髓鞘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生 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的患儿,大脑发育和骨骼 成熟受损,导致呆小症(克汀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