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5年真题-(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5年真题-(1)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5 年真题-(1)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9,score:22.50) 1.关于药品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50】 【A】药品不能申请商品名 【B】药品通用名可以申请专利和行政保护 【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 【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 【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通用名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命名、剂型和制 剂的相关概念。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 名和商品名。药品的商品名通常是针对药物的最终产 品,即剂量和剂型已确定的含有一种或多种药物活性 成分的药物;药品的商品名是由制药企业自己进行选 择的,它和商标一样可以进行注册和申请与保护。这 样药品的商品名只能由该药品的拥有者和制造者使 用。药物化学名是根据其化学结构式来进行命名的, 药品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是世 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名称。INN 通常是指有活性的 药物物质,而且是最终的药品,因此是药学研究人员 和医务人员使用的共同名称,因此一个药物只有一个 药品通用名,比商品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药品通用 名也是药典中使用的名称。制剂名=药品通用名+剂型 名。 2.不属于新药临床前研究内容的是 【score:2.50】 【A】药效学研究 【B】一般药理学研究 【C】动物药动学研究 【D】毒理学研究 【E】人体安全性评价研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理学专业知识中的药 理学与新药的研究开发内容。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 包括:主要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动学研 究与毒理学研究。 3.属于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制剂是 【score:2.50】 【A】维生素 C 片 【B】西地碘含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D】布洛芬混悬滴剂 【E】氯雷他定糖浆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中按给 药途径分类的方法。非胃肠道给药剂型包括:①注射 给药;②皮肤给药;③口腔给药:如漱口剂、含片、 舌下片剂、膜剂等;④鼻腔给药;⑤肺部给药;⑥眼 部给药;⑦直肠、阴道给药。 4.下列苯并咪唑的化学结构和编号正确的是 A. B. C. D. E.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结构与命名中常 见化学结构及名称的判断。A 的结构为茚,B 为苯并 唑,C 为苯并嘧啶,D 为苯并咪唑,E 为苯并噻 唑。 5.酸类药物成酯后,其理化性质变化是 【score:2.50】 【A】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 【B】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 【C】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加 【D】脂溶性增大,易吸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脂溶性增大,与碱性药物作用强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对 吸收的影响。酸类成酯后极性降低,脂溶性增大,根 据 P=C org /C w ,一般情况下,当药物的脂溶性较低 时随着脂溶性增大,P 值增大,药物的吸收性提高。 6.利多卡因在体内代谢如下,其发生的第Ⅰ相生物转 化反应是 【score:2.50】 【A】O-脱烷基化 【B】N-脱烷基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N-氧化 【D】C-环氧化 【E】S-氧化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结构与第Ⅰ相生 物转化规律中的胺类药物的氧化。胺类的氧化主要是 N-脱烷基化和脱氨基化,由图对比可知 N 上依次脱掉 两个乙基,是属于 N-脱烷基化。 7.不属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类型是 【score:2.50】 【A】O-葡萄糖醛苷化 【B】C-葡萄糖醛苷化 【C】N-葡萄糖醛苷化 【D】S-葡萄糖醛苷化 【E】P-葡萄糖醛苷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 转化的规律中的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类型。葡萄 糖醛酸结合反应共有 4 种类型:O-、N-、S-和 C-的 葡萄糖醛苷化。 8.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能部分解 离,已解离的形式与非解离的形式同时存在于体液 中,当 pH=pK a 时,分子型和离子型药物所占的比例 分别为 【score:2.50】 【A】90%和 10% 【B】10%和 90% 【C】50%和 5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33 【E】66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酸碱性和 pK a 对 药效的影响。酸性药物的 pK a 值大于消化道体液 pH 时(pK a >pH),分子型药物所占比例高;当 pK a =pH 时,非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当 pH 变 动一个单位时,[非解离型药物/离子型药物]的比例 也随即变动 10 倍。通常酸性药物在 pH 低的胃中、碱 性药物在 pH 高的小肠中的非解离型药物量增加,吸 收也增加,反之都减少。 9.关于散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粒径小、比表面积大 【B】易分散、起效快 【C】尤其适宜湿敏感药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包装贮存、运输、携带较方便 【E】便于婴幼儿、老人服用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固体剂型中散剂的特 点。散剂的特点: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 起效快;②外用时其覆盖面积大,且兼具保护、收敛 等作用;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特殊 人群如婴幼儿与老人服用;④包装、贮存、运输及携 带比较方便。但是,由于分散度较大,往往对制剂的 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与刺激性等性质影响较大, 故对光、湿热敏感的药物一般不宜制备成散剂。 二、配伍选择题 (总题数:8,score:50 分) • 【A】甾体 • 【B】吩噻嗪环 • 【C】二氢吡啶环 • 【D】鸟嘌呤环 • 【E】喹啉酮环 【score:5 分】 (1).阿昔洛韦 的母核结构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醋酸氢化可的松 的母核结构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与药物命名中药物 的结构与命名的相关考点。阿昔洛韦是开环的鸟苷类 似物;糖皮质激素属于孕甾烷类,详见下表。 • 【A】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 【B】给药途径的变化 • 【C】适应证的变化 • 【D】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 【E】化学的配伍变化 【score:7.50】 (1).将氯霉素注射液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氯霉 素从溶液中析出【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多巴胺注射液加入 5%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渐变成 粉红色【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异烟肼合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血作用增强属于什 么变化【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和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①溶解度改变为物理学的配伍 变化,如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或丙二醇等)加 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时往往析出氯霉素。但当输液 中氯霉素的浓度低于 0.25%则不致析出沉淀。②变色 为化学的配伍变化,维生素 C 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 末混合也会变色;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 伍后会逐渐变成粉红至紫色;氨茶碱或异烟肼与乳糖 混合变成黄色。③异烟肼属于肝药酶抑制剂,能够减 少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在体内的代谢,起协同增效作 用,协同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 作用增加,是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 【A】渗透效率 • 【B】溶解速率 • 【C】胃排空速度 • 【D】解离度 • 【E】酸碱度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 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score:5 分】 (1).阿替洛尔属于第Ⅲ类,是高水溶性、低渗透性的 水溶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卡马西平属于第Ⅱ类,是低水溶性,高渗透性的 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理化性质对药效的 影响中脂水分配系数对吸收的影响。药物溶解性和渗 透性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生物药剂 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 将药物分为四类:第Ⅰ类是高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 两亲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胃排空速率,如 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地尔硫 等;第Ⅱ类是低水 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 决于溶解速率,如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匹罗昔康 等;第Ⅲ类是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 物,其体内吸收受渗透效率影响,如雷尼替丁、纳多 洛尔、阿替洛尔等;第Ⅳ类是低水溶解性、低渗透性 的疏水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比较困难,如特非那 定、酮洛芬、呋塞米等。 • 【A】共价键 • 【B】氢键 • 【C】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 【D】范德华引力 • 【E】疏水性相互作用 【score:7.50】 (1).乙酰胆碱与受体的作用,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烷化剂环磷酰胺与 DNA 碱基之间,形成的主要键 合类型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碳酸与碳酸酐酶的结合,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与作用靶点结合的 共价键与非共价键的键合类型。①药物分子的偶极受 到来自于生物大分子的离子或其他电偶极基团的相互 吸引,而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对稳定药物受 体复合物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离子一偶极和偶极 -偶极的作用比离子产生的静电作用要弱得多。离子- 偶极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通常见于羰基类化合物, 如乙酰胆碱和受体的作用。②共价键键合是一种不可 逆的结合形式,与发生的有机合成反应相类似。共价 键键合类型多发生在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上,例 如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与 DNA 中乌嘌呤碱基形成共价 结合键,产生细胞毒活性。③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通过 氢键相结合的例子在药物的作用中比比皆是,如磺酰 胺类利尿药通过氢键和碳酸酐酶结合,其结合位点与 碳酸和碳酸酐酶的结合位点相同。 • 【A】气雾剂 • 【B】醑剂 • 【C】泡腾片 • 【D】口腔贴片 • 【E】栓剂 【score:5 分】 (1).主要辅料中含有氢氟烷烃等抛射剂的剂型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主要辅料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的剂型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气雾剂和泡腾片的主要 辅料。气雾剂的抛射剂包括氯氟烷烃与氢氟烷烃等。 泡腾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 而呈泡腾状的片剂。 • 【A】丙二醇 • 【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 【C】醋酸纤维素 • 【D】蔗糖 • 【E】乙基纤维素 片剂的薄膜包衣材料通常由高分子成膜材料组 成,并可添加增塑剂、致孔剂(释放调节剂)、着 色剂与遮光剂等 【score:5 分】 (1).常用的致孔剂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常用的增塑剂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薄膜包衣的辅料。 ①释放调节剂也称致孔剂,致孔剂一般为水溶性物 质,用于改善水不溶性薄膜衣的释药速度。常见的致 孔剂有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和 PEG 等。②增塑 剂系指用来改变高分子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质,使其更 柔顺,增加可塑性的物质。主要有水溶性增塑剂(如 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等)和非水溶性增塑剂(如甘 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等)。 • 【A】潜溶剂 • 【B】增溶剂 • 【C】絮凝剂 • 【D】消泡剂 • 【E】助溶剂 【score:7.50】 (1).制备甾体激素类药物溶液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 是作为【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咖啡因溶解度显著增加, 加入苯甲酸钠是作为【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苯巴比妥在 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 的乙醇溶液是作为【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中 增溶剂、助溶剂和潜溶剂相关概念。①增溶是指难溶 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 并形成溶液的过程。具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 溶剂,被增溶的药物称为增溶质。增溶量为每 1g 增 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增 溶剂的最适 HLB 值为 15~18,常用增溶剂为聚山梨 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②难溶性药物与加入 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 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加 入的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③助溶剂多为某些有机 酸及其盐类如苯甲酸和碘化钾等,酰胺或胺类化合物 如乙二胺等,一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吡咯 烷酮等。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 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④潜溶剂系指能形成氢键以增 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能与水形成潜溶剂 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等。如甲硝唑在 水中的溶解度为 10%(W/V),使用水-乙醇混合溶剂, 则溶解度提高 5 倍。 • 【A】载药量 • 【B】渗漏率 • 【C】磷脂氧化指数 • 【D】释放度 • 【E】包封率 【score:7.50】 (1).在脂质体的质量要求中表示微粒(靶向)制剂中所 含药物量的项目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在脂质体的质量要求中,表示脂质体化学稳定性 的项目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在脂质体的质量要求中,表示脂质体物理稳定性 的项目是【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靶向制剂中脂质体的质 量要求。(1)载药量=[脂质体中药物量/(脂质体中药 量+载体总量)]×100%。载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 物的临床应用剂量,故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 要。载药量与药物的性质有关,通常亲脂性药物或亲 水性药物较易制成脂质体。(2)脂质体的化学稳定性 包括:①磷脂氧化系数;②磷脂量的测定。(3)脂质 体物理稳定性主要用渗漏率表示,即在贮存期间脂质 体的包封率变化情况。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总题数:2,score:15 分) 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规格 1.25g(美洛西林 1.0g,舒巴坦 0.25g)。成人静脉注射给药符合单室 模型。美洛西林表观分布容积 V=0.5L/kg。 【score:7.50】 (1).体重 60kg 患者用此药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希 望美洛西林/舒巴坦可达到 0.1g/L,需给美洛西林/ 舒巴坦的负荷剂量为【score:2.50】 【A】1 【B】2 【C】3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5 【E】6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负荷量的计算。在静脉 滴注之初,血药浓度距稳态浓度的差距很大,药物的 半衰期如大于 0.5 小时,则达稳态的 95%,就需要 2.16 小时以上。为此,在滴注开始时,需要静注一 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 C ss 继之 以静脉滴注来维持该浓度。负荷剂量亦称为首剂量, 可由式 X 0 =C ss V 求得。要达到的血药浓度 C=0.1g/L,表观分布容积 V=0.5L/kg·60kg=30L,根 据表观分布容积公式 V=X 0 /C,得出 X 0 =V×C=30L·0.1g/L=3g,即需要美洛西林 3g,需要 美洛西林/舒巴坦 3.75g(3 瓶)。 (2).关于复方制剂美洛西林与舒巴坦的说法,正确的 是【score:2.50】 【A】美洛西林为“自杀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 【B】舒巴坦是氨苄西林经改造而来,抗菌作用强 【C】舒巴坦可增强美洛西林对 β-内酰胺酶稳定 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美洛西林具有甲氨肟基,对 β-内酰胺酶具 有高稳定作用 【E】舒巴坦属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美洛西林与舒巴坦的性 质。克拉维酸为“自杀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 巴坦为青霉烷砜类药物,为不可逆 β-内酰胺酶抑制 剂,能增强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对 β-内酰胺酶的 稳定性;美洛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药物,氨苄西林侧 链引入极性较大的咪唑啉酮酸基团得到美洛西林。 (3).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score:2.50】 【A】无异物 【B】无菌 【C】无热原、细菌内毒素 【D】粉末细度与结晶度适宜 【E】等渗或略偏高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 要求。美洛西林易水解,应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制 剂,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剂的质量要求包括:①粉末无 异物;②粉末细度或者结晶度需适宜;③无菌、无热 原或者细菌内毒素;④冻干制品是完整块状物或者海 绵状物;⑤外形饱满,色泽均一,多孔性好。不包括 等渗或略偏高渗。 洛美沙星结构如下: 对该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采用静脉注射与口 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均为 400mg,静脉给药和口服 给药的 AUC 分别为 40(μg·h)/ml 和 36(μg·h)/ml。【score:7.50】 (1).基于上述信息分析,洛美沙星生物利用度计算正 确的是【score:2.50】 【A】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55% 【B】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5% 【C】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0% 【D】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90%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0%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的计算方 法。试验制剂与参比试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比率 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当参比试剂是静脉注射剂时, 则得到的比率称绝对生物利用度。故能算出该药的绝 对生物利用度: (2).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洛美沙星关键药 效基团是【score:2.50】 【A】1-乙基,3-羧基 【B】3-羧基,4-羰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3-羧基,6-氟 【D】6-氟,7-甲基哌嗪 【E】6,8-二氟代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喹诺酮的结构特点。喹 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的关键药效基团是 3 位羧基和 4 位羰基,该药效团与 DNA 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结 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洛美沙星是喹诺酮母核 8 位引入氟,构效分析, 8 位引入氟后,使洛美沙星【score:2.50】 【A】与靶 DNA 聚合酶作用强,抗菌活性减弱 【B】药物光毒性减少 【C】口服利用度增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消除半衰期 3~4 小时,需一日多次给药 【E】水溶性增加,更易制成注射液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喹诺酮的构效关系。在 喹诺酮类药物的 6 位和 8 位同时引入两个氟原子并在 7 位引入 3-甲基哌嗪得到洛美沙星,8 位氟原子取代 基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达到 95%~98%,口服 吸收迅速、完全且稳定性强,口服后仅有 5%的药物 经生物转化后代谢,60%~80%的药物以原形从尿液中 排出,但 8 位氟原子取代可增加其光毒性。盐酸洛美 沙星 7 位的取代基为体积较大的 3-甲基哌嗪,可以 使其消除半衰期增至 7~8 小时,可一天给药一次。 四、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score:12.50) 10.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方法有 【score:2.50】 【A】对水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固体制 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为防止药物因受环境中的氧气、光线等影 响,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对遇湿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包衣制剂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对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制成前体药物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对生物制品,制成冻干粉制剂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制剂稳定化的方 法。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中的其他方法有:(1)改进 制剂和工艺:①制成固体制剂:凡在水中不稳定的药 物,制成固体制剂可显著改善其稳定性。②制成微囊 或包合物:采用微囊化和包合技术,可防止药物因受 环境中的氧气、湿度、水分和光线的影响而降解,或 因挥发性药物挥发而造成损失,从而加强药物稳定 性。③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对一些遇湿热不稳 定的药物压片时,可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结晶药物压 片或干法制粒压片等工艺。(2)制备稳定的衍生物: 对不稳定的成分进行结构改造,如制成盐类、酯类、 酰胺类或高熔点衍生物,可以提高制剂稳定性。将有 效成分制成前药,也是提高稳定性的一种方法。(3) 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易水解的药物可与某些吸水 性较强的物质混合压片,这些物质起到干燥剂的作 用,吸收药物所吸附的水分,从而提高了药物稳定 性。那些对热特别敏感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生物 制品,则采用无菌操作及冷冻干燥。 11.属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反应有 【score:2.50】 【A】对乙酰氨基酚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 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沙丁胺醇和硫酸的结合反应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白消安和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对氨基水杨酸的乙酰化结合反应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肾上腺素的甲基化结合反应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 转化的类型。第Ⅱ相生物转化反应有:与葡萄糖醛酸 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 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和甲基 化结合反应。 12.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非均相制剂的有 【score:2.50】 【A】低分子溶液 【B】混悬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乳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高分子溶液 【E】溶胶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的 分类。均相分散系统中药物以分子或者离子状态分散 如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非均相分散系统中 药物以粒子、小液滴、胶粒分散,如溶胶剂、乳剂和 混悬剂。 13.某药物首过效应大,适应的制剂有 【score:2.50】 【A】肠溶片 【B】舌下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泡腾片 【D】经皮制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非胃肠道给药的特点。 非胃肠道给药可以避免或减少肝脏的首过效应,包括 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肺部给药及眼部给 药等。舌下片属于口腔给药,经皮制剂属于皮肤给 药,注射剂属于注射给药。 14.多数药物作用于受体发挥药效,受体的主要类型 有 【score:2.50】 【A】G 蛋白偶联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酶活性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 【E】细胞核激素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受体的类型。受体的类 型有:G 蛋白偶联受体、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 酶活性受体和细胞核激素受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