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血液学)-试卷2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血液学)-试卷2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血液学】-试卷 24 (总分:64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5,score:50 分) 1.共同凝血途径是指 【score:2 分】 【A】由 FXII 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B】由 TF 的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C】由 FX 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由 PK 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E】由 HMWK 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本题思路: 2.活化蛋白 C 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score:2 分】 【A】激活纤溶系统 【B】抑制 FXa 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C】灭活 FVa 和 FⅧa 【D】增强 AT 与凝血酶的结合 【E】灭活凝血酶和纤溶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3.新鲜血浆所包含的凝血因子是 【score:2 分】 【A】除 FⅢ、FⅣ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除因子 FI 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C】除 FⅡ、FⅦ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D】除 FIX、FⅪ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E】全部凝血因子 本题思路: 4.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称作 【score:2 分】 【A】D-D 二聚体 【B】FDP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γ-γ二聚体 【D】碎片 X(X') 【E】碎片 Y(Y') 本题思路: 5.关于出血性疾病病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有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因素 【B】由于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C】由于抗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由于纤溶活性的增强导致 【E】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的异常导致 本题思路: 6.由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是 【score:2 分】 【A】过敏性紫癜 【B】感染性紫癜 【C】维生素 K 缺乏症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血友病 本题思路: 7.由于血小板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是 【score:2 分】 【A】药物过敏性紫癜 【B】血小板增多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脏疾病 【D】单纯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本题思路: 8.下列不是出血性疾病病因的是 【score:2 分】 【A】血小板数量的异常 【B】血小板功能的异常 【C】凝血因子活性的降低 【D】纤溶活性减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液凝固活性减弱 本题思路: 9.血友病 A、B 分别缺乏哪些凝血因子 【score:2 分】 【A】Ⅺ、Ⅷ 【B】Ⅲ、V 【C】Ⅷ、Ⅺ 【D】Ⅷ、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Ⅺ、Ⅸ 本题思路: 10.下列与 ITP 的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score:2 分】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结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 【C】抗体与巨核细胞结合 【D】巨噬细胞吞噬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 【E】脾脏破坏血小板增多 本题思路: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score:2 分】 【A】广泛性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内血液滞留 【D】微循环内血流量减少 【E】微循环内血流量增加 本题思路: 12.肝素的抗凝作用不包括 【score:2 分】 【A】抑制血小板 【B】溶栓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抑制凝血因子 V 的活化 【D】抗凝血酶作用 【E】改变血液黏滞性 本题思路: 13.肝素抗凝治疗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score:2 分】 【A】过敏反应 【B】血小板减少 【C】出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白细胞减少 【E】引起贫血 本题思路: 14.普通肝素治疗中,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score:2 分】 【A】PT 【B】TT 【C】D-二聚体 【D】APTT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FDP 本题思路: 15.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中,选用的监测指 标是 【score:2 分】 【A】抗因子 Xa 活性检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血小板计数 【C】PT 【D】TT 【E】APTT 本题思路: 16.应用口服抗凝剂治疗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比率 (PTR)一般需维持在 【score:2 分】 【A】0.9~1.1 【B】1.0~1.5 【C】1.5~2.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0~2.0 【E】0.9~1.5 本题思路: 17.I~Ⅻ表示凝血因子,其中缺少的一个因子是 【score:2 分】 【A】因子Ⅵ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因子Ⅲ 【C】因子Ⅳ 【D】因子 V 【E】因子Ⅻ 本题思路: 18.以下关于“血液学与疾病”关系的描述 错误 的 是 【score:2 分】 【A】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可以反映在血液变化中 【B】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C】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其他组织的功能 【D】非血液系统疾病可同时存在血液病 【E】所有的非血液疾病都出现血液系统的并发 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9.胚胎期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 【score:2 分】 【A】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 【B】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单核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 粒细胞 【D】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 巴细胞 【E】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单 核细胞 本题思路: 20.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 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被称为 【score:2 分】 【A】造血细胞 【B】造血祖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间充质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原始细胞 本题思路: 21.血细胞在发育成熟中,其核膜的变化规律是 【score:2 分】 【A】明显→不明显 【B】不明显→明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没有变化 【D】蓝→红 【E】有→无 本题思路: 22.下列哪个细胞的增殖与其他系统的增殖 不同 , 属多倍体细胞 【score:2 分】 【A】红细胞 【B】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核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3.粒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核形状的变化特点 是 【score:2 分】 【A】圆→半圆形 【B】圆→类圆形 【C】圆→凹陷→分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圆→类圆形→消失 【E】始终是类圆形 本题思路: 24.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score:2 分】 【A】红系祖细胞 【B】粒系祖细胞 【C】造血干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T 淋巴系祖细胞 【E】巨核系祖细胞 本题思路: 25.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是 【score:2 分】 【A】血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骨髓 【C】胸腺 【D】淋巴结 【E】肝脏 本题思路: 二、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8 分) A.造血器官 B.造血 C.血岛 D.骨髓 E.造血微环 境【score:8 分】 (1).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唯一产生血细胞的场所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 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三、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6 分) A.AML-M7B.G6PD 缺陷症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AML-M4【score:6 分】 (1).出现 BCR/ABL 融合基因【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酯酶双重染色阳性【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CD41、CD42 呈阳性表达【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