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内分泌代谢疾病)-试卷1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内分泌代谢疾病】-试 卷 1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3,score:46 分) 1.患者,女性,28 岁。两周来感头晕、乏力、心 慌,活动后气喘,尿深黄色。住院体检发现面色苍 白,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 1.0cm,脾肋下 3.0cm,皮肤无出血。血象:Hb40g/L, WBC15.0×10 9 /L,中性分叶核细胞 0.70,带状 核细胞 0.10,晚幼粒细胞 0.05,中幼粒细胞 0.03,淋巴细胞 0.08,晚幼红细胞 0.04,血小板 120×10 9 /L,网织红细胞 0.09。骨髓象:有核细 胞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为明显。该例诊断应为 【score:2 分】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缺铁性贫血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提示贫血伴尿黄、巩膜黄染, 肝脾大、网织红细胞升高、骨髓红系明显活跃而且粒 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未提示异常,故该例诊断溶血性 贫血,其余项均未有相关资料提供。 2.患者,男,22 岁。有贫血、黄疸及明显脾大,如 溶血性贫血确定,最可能是 【score:2 分】 【A】急性血管内溶血 【B】慢性血管内溶血 【C】急性血管外溶血 【D】慢性血管外溶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原位溶血 本题思路:明显脾大为慢性血管外溶血的特点。 3.患者,女,26 岁。3 个月来面色苍白、巩膜黄染。 脾肋下 3.5cm。Hb75g/L,网织红细胞 0.09, Coombs 试验阳性,酸溶血试验阴性。治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输注红细胞 【B】脾切除 【C】肾上腺皮质激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丹那唑 【E】保肝治疗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反映应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故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 4.患者,男,22 岁。面色苍白、乏力 3 个月。体格 检查:皮肤可见散在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 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RBC2.0×10 12 / L,Hb60g/L;WBC3.6×10 9 /L,中性粒细胞 0.30,淋巴细胞 0.70,血小板 30×10 9 /L,网 织红细胞 0.00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 本题思路:该患者全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 胞>0.5×10 9 /L,血小板>20×10 9 /L,所以最 可能的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 5.患者,男,45 岁。5 年前被确诊为再障,经治疗基 本痊愈。一天前因受凉导致感冒发热,服用阿司匹林 一个小时后感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腰背酸痛,次 晨尿色加深,似浓茶色。血象:RBC2.3×10 12 / L,Hb70g/L,WBC4.1×10 9 /L,中性粒细胞 0.45,淋巴细胞 0.55,血小板 60×10 9 /L,网 织红细胞 0.035,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种试 验检查 【score:2 分】 【A】尿常规检查 【B】粪常规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酸溶血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抗入球蛋白试验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反映患者应注意再生障碍性贫 血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 综合征), 故应进一步做酸溶血试验。 6.患者,男,40 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 1 个月。 血象:Hb60g/L,WBC3.6×10 9 /L,分类可见少 量幼粒、幼红细胞,血小板 65×10 9 /L。此患者可 排除 【score:2 分】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骨髓纤维化 【C】骨髓转移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巨幼细胞贫血 本题思路:血象分类可见少量幼粒、幼红细胞不应该 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而其余均有可能出 现。 7.患者,男,19 岁。寒战、高热 3 天,伴鼻出血和 口腔黏膜溃疡。血象:RBC3.4×10 12 /L,Hb100g /L,WBC1.0×10 9 /L,中性粒细胞 0.15,淋巴 细胞 0.85,血小板 12×10 9 /L,网织红细胞 0.001,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低下,粒、红、巨 核三系减少,非造血细胞占 0.85。此患者治疗首选 【score:2 分】 【A】抗生素 【B】抗生素+激素 【C】抗生素+雄性激素+G-CSF 【D】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泼尼松) 【E】支持及对症治疗+环孢菌素(环孢素)+抗淋巴 /胸腺细胞球蛋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青年患者,从病例资料反映患者应诊断为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该病主要发病机制为免疫异常 因素引起,多数患者用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故该患者 治疗首选支持及对症治疗+环孢菌素(环孢素)+抗淋巴 /胸腺细胞球蛋白。 8.一重型再障患者,拟行骨髓移植,自觉心慌闷气, 皮肤紫癜,伴发热,需输血治疗,以输哪种血最佳 【score:2 分】 【A】全血输血 【B】浓缩粒细胞输血 【C】红细胞悬液输血 【D】压积红细胞输血 【E】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能减轻骨髓移植后的 排斥反应。 9.患者男性,23 岁。因乏力、牙龈出血来诊。血红 蛋白 60g/L,白细胞 2.4×10 9 /L,血小板 65×10 9 /L,网织红细胞 0,骨髓增生低下,巨核 细胞阙如。在其既往病史中,哪项可能与本病的发病 有关 【score:2 分】 【A】3 岁时患过“水痘” 【B】5 岁时患过“腮腺炎” 【C】2 年前因腹泻服过诺氟沙星 【D】半年前患过“感冒”服过银翘片 【E】2 个月前患过“急性传染性肝炎”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反映患者应诊断为再生障碍性 贫血,近期患过“急性传染性肝炎”引起免疫介导造 血干细胞损伤极有可能为再障的发病机制。 10.患者,女,20 岁。月经血多、皮肤紫癜 3 个月。 Hb100g/L,WBC5.5×10 9 /L,血小板 25×10 9 /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分 布正常,巨核细胞 75 个,其中颗粒型 0.70,裸核 0.30,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是 【score:2 分】 【A】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过敏性紫癜 本题思路: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 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 是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患者,女性,22 岁。近 3 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 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 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 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慢性再障 【B】急性再障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DIC 本题思路: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 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 断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患者,女性,23 岁。因 2 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 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白细胞 5×10 9 /L,血小板 20×10 9 /L,骨髓检查巨核 细胞全片找到 85 个,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 90%。 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score:2 分】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成熟障碍 【C】血小板释放减少 【D】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脾脏破坏血小板 本题思路:从病史资料反映该患者诊断考虑为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体 内存在血小板抗体,导致脾脏破坏血小板增加所致。 13.患者,女性,18 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瘀点、瘀斑 1 年,脾刚可触及。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 6×10 9 /L,血小板 40×10 9 /L,出血时间 5 分钟,凝 血时间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血管性假血友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C】过敏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 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 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患者,男性,18 岁。挫伤后左膝关节逐渐肿大, 关节腔抽出血性积液,下一步最重要的检查是 【score:2 分】 【A】血常规 【B】BT 【C】APTT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PT 【E】PAIg 本题思路:该男孩最可能的诊断为血友病,血友病包 括血友病 A(FⅧ:C 缺乏)、血友病 B(FⅨ缺乏症)及 遗传性 FⅪ缺乏症,因此 APTI、会延长,而其余各项 检查不会异常,所以最重要的检查是 APTT。 15.患者,男性,46 岁。贫血貌。血红蛋白 50g/L, 骨髓象:巨幼红细胞 16%。患者病史及体检中常伴 有下列哪一项 【score:2 分】 【A】毛发枯干 【B】脊髓急性联合变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指甲变薄 【D】嗜食泥土、冰块等 【E】脾大 本题思路:脊髓急性联合变性是因维生素 B12 缺乏导 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也是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之 一。 16.慢性骨髓炎患者,血红蛋白 80g/L,血清铁 12μmol/L,总铁结合力 70μmol/L,骨髓幼红细 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 0.15,其贫血为 【score:2 分】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慢性感染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该患者是慢性骨髓炎患者,从病例资料反 映其贫血应为慢性感染性贫血,而其余四项从病例资 料看均不支持或无相关资料提供。 17.溶血的直接证据是 【score:2 分】 【A】急剧发生的贫血 【B】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C】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 【D】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E】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多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 增高反应红细胞破坏加速的证据,故为溶血的直接证 据。 18.下列哪种病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阴 性 【score:2 分】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霍奇金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其余各病患者均可 出现 Coombs 试验阳性。 19.在我国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主要的因素为 【score:2 分】 【A】核事故 【B】职业性接触有害物质 【C】药物滥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环境污染 【E】遗传原因 本题思路:在我国因药物滥用导致免疫反应介导造血 干细胞损伤是诱发再障的最主要因素。 20.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为 【score:2 分】 【A】重度贫血 【B】感染与出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头痛头晕 【D】疲乏无力 【E】心悸、呼吸困难 本题思路:感染与出血是重型再障早期最突出的表 现。 21.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必备条件为 【score:2 分】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 9 /L 【C】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 【D】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缺乏是诊断 再障的必备条件。 22.男,21 岁。头晕、乏力 3 个月。面色蜡黄,巩膜 轻度黄染。血象:RBC1.5×10 12 /L,Hb70g/L, WBC3.6×10 9 /L,分类可见少量幼粒、幼红细 胞,血小板 80×10 9 /L,网织红细胞 0.02;肝 功:间接胆红素 38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score:2 分】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急性白血病 【E】黄疸性肝炎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反映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巨 幼细胞贫血。 23.一个 65 岁的妇女以舌炎、体重减轻、感觉异常和 腹泻来诊。实验室检查表明为巨细胞性贫血。最可能 的原因是 【score:2 分】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恶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多发性骨髓瘤 【E】结肠癌 本题思路:维生素 B 12 缺乏与几个不同的疾病相 关,包括恶性贫血(缺乏内因子所需的维生素 B 12 吸 收)、乳糜泻、克罗恩病和以往的胃切除术。维生素 B 12 缺乏的原因包括饮食不足、吸收和利用障碍、需 求和排出增加。症状包括舌炎、食欲不振、体重减 轻、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痴呆、神经精神改变和腹 泻。征象包括巨细胞贫血、心动过速、反射异常、 Romberg 征阳性和异常的振动觉与位置觉。实验结果 发现维生素 B 12 水平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轻度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见间 接胆红素水平由于红细胞生成无效而升高。Shilling 测试用于诊断的补充。治疗包括消除维生素 B 12 缺 乏的潜在原因,可以使用维生素替代疗法。铁缺乏症 伴随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应注意鉴别。严格素食者 的饮食不包括肉类、奶制品、水产品和家禽(包括鸡 蛋)。不幸的是,素食主义者往往缺乏足够的维生素 B 12 ,医生应该注意这类人。肉类替代品、丰富的酵 母和豆浆可作为维生素 B 12 的替代来源。 二、 A3/A4 型题(总题数:2,score:12 分) 患者,女性,26 岁。妊娠 7 个月,常有乏力、面色 苍白、口腔黏膜萎缩。检查可见对称性的远端肢体麻 木、深感觉障碍。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血清叶酸 1ng/ml(正常值 3~7ng/ml)。血清维生素 B 12 水平 正常。【score:6 分】 (1).该患者的诊断为【score:2 分】 【A】慢性病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海洋性贫血 【E】合并高黏滞血症的贫血 本题思路:从病例资料反映该患者大细胞性贫血伴叶 酸低于正常值最可能的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 (2).该患者贫血的原因应为【score:2 分】 【A】维生素 B 12 缺乏 【B】叶酸缺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铁缺乏 【D】锌缺乏 【E】维生素 C 缺乏 本题思路:该患者为巨幼细胞贫血,其原因应为叶酸 缺乏。 (3).下列哪项症状在本患者不该出现【score:2 分】 【A】四肢麻木,共济失调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舌面光,舌乳头萎缩 【C】口角炎,口腔粘膜可见小溃疡 【D】食欲不振,腹胀 【E】心悸、气急 本题思路:维生素 B 12 缺乏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本例患者为叶酸缺乏,因此不会引起四肢麻木,共济 失调。 患者,男,20 岁。因“反复发热 1 周,牙龈出血 2 天”入院。查体:体温 40℃,胸骨压痛(+),全身浅 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 70g/L, 白细胞 43.0×10 9 /L,血小板 38×10 9 /L;骨 髓象检查后考虑为急性白血病。【score:6 分】 (1).该病例发热原因最可能的诊断是【score:2 分】 【A】真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细菌感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白血病细胞高代谢引起 【E】药物热 本题思路:急性白血病患者半数以发热为早期表现, 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但高热往往提示有感染,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长期用抗生素者 可出现真菌感染。因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可发生病毒 感染。 (2).为寻找发热病因,除哪项外,其余检查必须立即 进行【score:2 分】 【A】血培养 【B】尿便培养 【C】咽拭子培养 【D】胸片 【E】腹部 CT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该患者怀疑细菌性感染,因此需立即行血 液、尿液、大便及咽拭子培养寻找病原菌,行胸片检 查明确有无肺部感染。 (3).该患者急需的治疗是【score:2 分】 【A】立即予甲硝唑等药行抗厌氧菌治疗 【B】立即予抗真菌治疗 【C】立即行病原学检查,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 生素 【D】立即经验性给予足量、广谱、联合抗生素治 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立即给予强烈联合化疗治疗 本题思路:本例患者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 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应立即 经验性给予足量、广谱、联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未控 制前,不予行化疗治疗。 三、 A3/A4 型题(总题数:1,score:4 分) 男性,63 岁,因“腰痛伴乏力 2 月余”就诊。查 体:全身发现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化验:血常规 Hb85g/L,WBC7.2×10 9 /L,P1t110×10 9 /L。 ESR120MM/H,骨髓浆细胞 50%,血清蛋白电流可见 M 带,X 线检查见 L3 及 L4 椎体压缩性骨折。 【score:4 分】 (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score:2 分】 【A】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B】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骨转移癌 【E】多发性骨髓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骨骼破坏+M 蛋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 表现。骨髓象浆细胞 50%,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 断。 (2).化验检查最不可能出现的是【score:2 分】 【A】氮质血症 【B】高钙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血 β 2 微球蛋白升高 【E】血粘稠度明显降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多发性骨髓瘤可引起氮质血症、高钙血 症、高尿酸血症、血 β 2 微球蛋白升高,由于 M 蛋 白增多,可引起高粘滞综合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