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医学考试-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总题数:50,score:100 分) 1.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score:2 分】 【A】凝血酶原由凝血酶水解激活 【B】凝血酶激活因子Ⅰ和因子Ⅻ 【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Ⅶ因子Ⅴ 【D】凝血酶激活血小板 【E】以上都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红细胞造血功能障碍引起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score:2 分】 【A】DNA 合成障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纯红细胞再障 【D】骨髓病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3.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是 【score:2 分】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ITP 【D】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本题思路: 4.贫血伴黄疸,网织红细胞 5%以上,最可能的诊断 是 【score:2 分】 【A】脾功能亢进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ITP 【D】溶血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急性白血病 本题思路: 5.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可出现下列哪种管型 【score:2 分】 【A】红细胞管型 【B】白细胞管型 【C】透明管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蜡样管型 【E】颗粒管型 本题思路: 6.下列疾病 CSF 氯化物浓度有显著变化的是 【score:2 分】 【A】病毒性脑炎 【B】脑出血 【C】脊髓灰质炎 【D】结核性脑膜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化脓性脑膜炎 本题思路: 7.测定尿糖定量,应加入哪种防腐剂 【score:2 分】 【A】甲醛 【B】甲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稀盐酸 【D】浓盐酸 【E】硫酸 本题思路: 8.碱性混浊尿加热加酸产生气泡可能是 【score:2 分】 【A】碳酸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无定型磷酸盐 【C】三联磷酸盐 【D】尿酸胺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9.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 【B】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 【C】结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是泌尿系感染 【D】标本放置过久可致假阳性 【E】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硝酸盐氧化酶有 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0.常规血栓止血试验包括 【score:2 分】 【A】PLT 计数 【B】PT 【C】APTT 【D】FDP 【E】以上都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1.APTT 缩短见于 【score:2 分】 【A】血友病 A 【B】血友病 B 【C】Ⅺ因子缺乏 【D】DIC 【E】血栓性疾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血栓性疾病时,体内存在大量促 凝物质,使 APTT 缩短。 12.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呈靶形,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score:2 分】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脾切除术后 【E】溶血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靶形红细胞可见于各种低色素性 贫血,尤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易见到。 13.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中,特别有助于对渗出液诊 断的是 【score:2 分】 【A】比密测定 【B】蛋白质定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葡萄糖定量 【D】氯化物定量 【E】胆固醇定量 本题思路:[解析] 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在细菌作 用下,血管通透眭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 蛋白甚至球蛋白等都能透过血管壁渗出,当渗出蛋白 含量大于 30g/L 时,可助于渗出液的诊断。 14.下列疾病中,血小板不减少的是 【score:2 分】 【A】ITP 【B】脾功能亢进 【C】再障 【D】DIC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15.患者男性 28 岁,因腿疼三个月,皮肤瘀斑一个月 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可在散在大小不等瘀 斑,以四肢为主,胸骨下端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胫 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46.2×10 9 /L,RBC 2.85×10 12 /L,PLT 55×10 9 /L;外周血中小粒细 胞>90%,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染色偏蓝。POX3%阳 性,PAS 阳性,呈均匀红色,NAP 积分为零。此患者 最可能是 【score:2 分】 【A】急性髓系白血病 M1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本题思路:[解析] M1 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未成熟 型,外周血和骨髓中均可见大量小原粒细胞。这类细 胞形态特点是胞体小,与淋巴细胞相似,胞核圆;核 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较正常原粒细胞密集,核仁 1~ 2 个,有伪足。细胞化学染色 POX 与 SBB 至少有 3%原 粒细胞阳性,α-NBE 阴性。 16.某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T 正常,APTT 延长, APTT 延长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而被硫酸钡吸附血浆 纠正,此结果提示患者是 【score:2 分】 【A】血友病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血友病乙 【C】因子Ⅺ缺乏症 【D】维生素 K 缺乏症 【E】血管性血友病 本题思路:[解析] 新鲜血清中含有因子Ⅸ、Ⅺ、 Ⅻ,硫酸钡吸附血浆中含因子Ⅷ、Ⅺ、Ⅻ延长的 APTT 能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说明可能缺乏因子 Ⅷ、Ⅺ、Ⅻ,但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说明缺乏的正是 因子Ⅷ,属于血友病甲。 17.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的试验是 【score:2 分】 【A】抗人球蛋白试验 【B】酸溶血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骨髓铁染色 【E】过氧化酶染色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 血红蛋白尿都可表现全血细胞减少,但是后者是溶血 性贫血,可以通过酸溶血试验加以鉴别,前者阴性后 者阳性。 18.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最易发生在人体的 【score:2 分】 【A】头部 【B】颈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造血器官 【D】.腋 【E】胸部 本题思路: 19.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瘤细胞的类型不包括 【score:2 分】 【A】淋巴细胞型 【B】组织细胞型 【C】混合细胞型 【D】未分化细胞型 【E】幼稚细胞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瘤细胞的 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型(其中包括分化良好型和分化 不良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未分化细胞 型,而不包括幼稚细胞型。 2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 【score:2 分】 【A】血常规检查 【B】骨髓活检 【C】骨髓细胞学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细胞遗传学检查 【E】以上均不正确 本题思路: 21.诊断骨髓纤维化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score:2 分】 【A】血常规 【B】骨髓病理学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骨髓细胞学检查 【D】细胞化学检查 【E】体格诊断 本题思路: 22.FAB 对 MDS 的分型不包括 【score:2 分】 【A】RA 【B】RAS 【C】RAEB 【D】RAEB-T 【E】AM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3.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应选用下述何组作筛选性检查 【score:2 分】 【A】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 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 量 【D】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 【E】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 本题思路:[解析] 束臂试验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 验。当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量 存在缺陷,或体内维生素 C 及 P 缺乏,或血管受到理 化、微生物因素损害时,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将受到 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新出血点增加,因而出 现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时间:这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 常用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 有无止血能力。 2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因素均可使凝血时间延长 【score:2 分】 【A】凝血酶生成障碍 【B】抗凝物质增加 【C】维生素 K 缺乏 【D】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纤维蛋白原减少 本题思路:[解析]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 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 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 K 缺乏等;纤溶蛋白溶解活 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等;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 抗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纤维蛋白原应该减少。 25.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因使用不当而不能起到抗 凝作用 【score:2 分】 【A】109mmol/L 枸橼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 比 例混匀 【B】0.01mol/L 草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 比例 混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50U 的肝素钠与 5ml 血液混匀 【D】7.5mgEDTA·K2 与 5ml 血液混匀 【E】ACD 溶液与血液按 1:9 比例混匀 本题思路:[解析] 草酸盐通常用 0.1mol/L 浓度,与 血液按 1:9 比例使用,0.01mol/L 的浓度太低了,达 不到抗凝的效果。 26.瀑布学说中凝血共同途径的终点是哪一项说的是 对的 【score:2 分】 【A】X 因子被激活 【B】凝血活酶形成 【C】凝血酶形成 【D】纤维蛋白生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Ⅻ因子被激活 本题思路:[解析] 瀑布学说,凝血过程实际上是一 系列的酶促反应过程,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前一因子所 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该过程分为三条途径或两 个系统,具体为三个阶段,即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 血途径和共同途径或内源凝血系统和外源凝血系统, 根据不同起因内源凝血途径及外源凝血途径参与了第 一阶段凝血活酶的生成,两个系统共同途径完成了第 二阶段凝血酶生成和第三阶段纤维蛋白生成。 27.男性,24 岁。头昏、乏力 2 个月,皮下散在出血 点,肝肋下 2cm,脾未及,血红蛋白 80g/L,白细胞 3.5×10 9 /L,中性粒细胞 45%,淋巴细胞 50%,血 小板 50×10 9 /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 巨核细胞未见,应诊断为 【score:2 分】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尿 本题思路:[解析] 血象符合三系均降低,骨髓象也 符合再障特点。 28.患者,女性,因尿路感染曾反复多次用抗生素治 疗,近几天来高热不退,齿龈及皮下出血,血红蛋白 50g/L,红细胞 1.8×10 12 /L,白细胞 1.9×10 9 /L,中性 20%,淋巴 78%,单核 2%,血小板 25×10 9 /L,网织红细胞 0.2%,骨髓增生明显减低,粒红两 系均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 65%,巨核细胞未见,血 小板难见,本病可能是 【score:2 分】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粒细胞缺乏症 【C】感染性贫血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题思路: 29.患儿,女,10 岁。齿龈出血,伴头晕、心悸 1 年。两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 65g/L,红细胞 2.13×10 12 /L,白细胞 3.1×10 9 /L,中性粒细胞 0.57,淋巴细胞 0.43,血小板 38× 10 9 /L,网织红细胞 0.05,红细胞平均体积 82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30g/L,骨髓检查发现呈 增生不良性贫血,有核细胞减少,粒系及红系减少,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铁染色 细胞外铁(+++)。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急性白血病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C】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本例外周血三系血细胞均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网织红 细胞绝对值减少。骨髓象呈增生不良性贫血特征。有 核细胞减少,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均减少,淋巴细 胞相对增高。故符合再障的诊断。急性白血病一般起 病较急骤,症状较严重,骨髓有核细胞大多显著增 生,白血病细胞比例增高,外周血也可出现幼稚细 胞,与本例不符。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根据 细胞形态学特征分别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细 胞性贫血。但本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 蛋白浓度属正细胞正色素性。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 性贫血均可伴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但一般均为轻 度减少,两者的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的特征,有核 细胞增多,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均增生,尤以红系 增生为活跃,并均可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D、E 均与本病不符,而且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 (+++),更可排除缺铁性贫血。ITP 骨髓象也呈增生 性,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均增生活跃,而本例有核细 胞和巨核细胞均减少,据此即可排除此病。 30.某患儿,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查血象, WBC 2.0×10 9 /L,PLT 40×10 9 /L,Hb 70g/L,并 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及血尿酸增高。最 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score:2 分】 【A】急性白血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ITP 【D】血友病 【E】过敏性紫癜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虽可增 多或减少,但均有质的改变,伴红细胞和血小板减 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外周血三系均减少。 临床上两者均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急性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致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还 有另一特有症状是胸骨压痛,主要由于白血病细胞的 过度增生,以及在骨膜下的浸润和炎症反应所致;再 障则因淋巴组织萎缩,通常肝、脾和淋巴结均不肿 大,且无胸骨压痛。急性白血病经常有大量白血病细 胞破坏,而且由于化学治疗杀灭大量白血病细胞,核 蛋白转化率增加,致嘌呤分解产物尿酸在血中浓度增 高,尿中尿酸排泄增加。而 ITP、血友病及过敏性紫 癜均无上述临床特征。 31.抗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 【score:2 分】 【A】扩张支气管 【B】抑制胆碱能神经 【C】抑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D】抑制呼吸中枢 【E】产生 IgG,阻止 IgE 与抗原结合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抗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 是产生 IgG,阻止 IgE 与抗原结合。 32.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检 测方法为 【score:2 分】 【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C】荧光酶免疫测定 【D】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E】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本题思路:[解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利用荧光 寿命较长的镧系元素,延长荧光测量时间,待寿命短 的自然本底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行测定,从而有效地消 除非特异性荧光。 33.患儿,5 岁。有结核病人接触史,欲作 OT 试验,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score:2 分】 【A】OT 试验阳性可肯定有结核病 【B】凡是 OT 试验阴性可除外结核病 【C】卡介苗接种成功 OT 试验呈强阳性 【D】粟粒性肺结核 OT 试验可呈阴性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初次感染结核菌 2 周,OT 试验呈阳性 本题思路:[解析] 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阳性 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一定患病。3 岁以下强阳 性反应提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必须治疗。 成人如用 1/100000.1ml(1 结素单位)皮试呈强阳性, 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阴性提示未受结核分枝 杆菌感染,或感染在 4~8 周内机体变态反应尚未充 分建立;如无反应,可一周后再用 5 结素单位皮试 (产生结素增强效应),若仍为阴性,则大多数可除外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瘤、白 血病、结节病、艾滋病等)、营养不良、麻疹、百日 咳、各种危重病人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者和 老年人,常为阴性;严重结核病亦可为阴性。 34.患儿,4 岁。因长期低热、咳嗽,疑结核病。 “OT”试验 1:2000 为“+++”,其临床意义恰当的 说法是 【score:2 分】 【A】曾接种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 【B】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C】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现已治愈 【D】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E】可能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但应结合 X 线检 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综合分析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患儿的症状及 OT 试验结果怀 疑可能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但应结合 X 线检查和结 核分枝杆菌培养等综合分析。 35.检测 B 细胞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 【score:2 分】 【A】B 细胞分化抗原检测 【B】抗 B 细胞抗体检测 【C】血清 Ig 量测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清 C3 含量测定 【E】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B 细胞的免疫功能之一是产生抗 体,所以检测 B 细胞的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血清免疫 球蛋白量的测定。 36.Ⅱ型超敏反应又称 【score:2 分】 【A】速发型超敏反应 【B】迟发型超敏反应 【C】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E】Arthus 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自身组织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 (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 NK 细胞参 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 答。又称为细胞毒性超敏反应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 应。 37.患儿,男,8 岁。因发热、咳嗽、气促 10 天来 诊,查体:两肺可闻及散在中细湿啰音,血培养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关于该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检 测,下列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会减弱 【B】中性粒细胞无趋化功能 【C】中性粒细胞酶代谢功能显著降低 【D】中性粒细胞 NBT 试验阳性率无变化 【E】中性粒细胞 NBT 试验阳性率显著升高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NBT 试验为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 验,本法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38.对过敏性鼻炎诊断价值最大的试验是 【score:2 分】 【A】皮肤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抗球蛋白检测 【C】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D】血清总 IgE 测定 【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本题思路:[解析] 过敏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常用过敏原皮肤试验来诊断。 39.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荧光图谱不包括 【score:2 分】 【A】周边型 【B】均质型 【C】斑点型 【D】核仁型 【E】核孔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常见 ANA 的荧光图形包括均质 型、斑点型、周边型、核膜型、核仁型和着丝点型, 无核孔型。 40.抗核抗体 【score:2 分】 【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抗体 【B】其类型主要是 IgA 【C】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D】ELISA 为抗核抗体检测的最佳方法 【E】抗核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 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抗核抗体的类型主要是 IgG,无 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常用间接免疫光法进行检 测,抗核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 41.患儿,15 岁,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异食癖, 生长迟缓,临床诊断为营养性侏儒症,原发性男性不 育症,其缺 【score:2 分】 【A】.铅 【B】.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镉 【D】.铝 【E】.砷 本题思路:[解析] 缺锌则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 异食癖,生长迟缓,性发育迟缓。 42.患者,女,20 岁,主诉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 降,餐后上腹部隐痛、呕吐。体格检查:腹软,肝 大,巩膜黄染,扁桃体轻度炎症。化验检查如下:总 胆红素 42μmol/L,直接胆红素 27μmol/L,ALP 196U/L,ALT 1790U/L,LDH286U/L,AST 1460U/L, GGT、80U/L。该患者可能为 【score:2 分】 【A】梗阻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溶血性黄疸 【D】急性胆囊炎 【E】吗啡中毒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胆红素检测中,主要为直接 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再结合血清中其他肝 酶的指标可推断为肝细胞性黄疸。 43.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pH 7.40,PaCO 2 67mmHg, 应诊断为 【score:2 分】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酸合并代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呼酸合并代酸 【E】以上均不正确 本题思路:[解析] 呼酸合并代碱血气分析改变: PaCO 2 升高, 与 CO 2 CP 明显增加。 超过预 计代偿增加的限度,BE 正常值明显增大,pH 值正 常、降低或升高均可。 44.患者,男,58 岁,10 天前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现最有可能异常的血清酶是 【score:2 分】 【A】ALT 【B】AST 【C】CK-MB 【D】CK 【E】LDH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时 LDH 增高持续时 间最长,可达 5~10 天。 45.患者,男,51 岁,胸痛发作 24 小时,伴心悸, 气短,面色苍白,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和 20 年吸 烟史,心电图显示 ST 段抬高,查血清 AST 256U/L, LDH 4640U/L,CK 1560U/L,CK-MB 18U/L,最有可能 的原因是 【score:2 分】 【A】急性肾衰竭 【B】急性心肌梗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硬化 【D】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竭 【E】骨骼肌疾病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 AST、CK 及 LD 水平结合临床 症状推测出患者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 46.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特点是 【score:2 分】 【A】AB↑ 【B】AB<S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BE 正值增大 【D】PaCO2↑ 【E】BB↑ 本题思路:[解析] 当代谢性酸中毒时:SB、AB、BB 均降低,AB<SB,BE 负值增大。 47.下列哪项不是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 表现 【score:2 分】 【A】血糖极高,≥33.6mmol/L 【B】代谢性酸中毒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脱水 【D】多发于年龄≥50 岁以上的老人 【E】渗透压升高 本题思路:[解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往往伴代谢 性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一般由血糖极度 升高,从而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引起的昏迷。 48.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 【score:2 分】 【A】痛风 【B】肾功能损害 【C】白血病 【D】恶性肿瘤 【E】肝硬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食物中嘌呤过高就会引起血尿酸 偏高。因为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如果 体内积聚过多尿酸,造成代谢失调,就是尿酸过高。 是引起尿酸高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点,通常,嘌呤在 肝氧化代谢后才变成尿酸,再由肾和肠道排出。肝硬 化,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 49.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 【score:2 分】 【A】UDH 【B】CK 【C】ALP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ACP 【E】ALT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中的 ALP 主要来自肝和骨 骼。生长期儿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 中的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所以在骨骼疾病的诊 断酶学中 ALP 最有价值。 50.可用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试验是 【score:2 分】 【A】FSH 【B】生长激素 【C】T3、T4 【D】VM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皮质醇 本题思路:[解析] VMA 和所有 CA 及其代谢产物进一 步在苯硫酸转移酶(m-PST)的作用下增加一个硫酸基 在分子上,形成硫酸基共轭物,这也是 CA 主要的代 谢终产物,并以较游离状态 CA 更高的浓度出现在血 及尿中,成为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生化指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