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练习试卷51
中药药剂学练习试卷 51 (总分:86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5,score:30 分) 1.明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 【score:2 分】 【A】使药物疏松 【B】便于粉碎 【C】失去部分结晶水 【D】颜色洁白 【E】增强燥湿收敛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明矾煅制成枯矾后,虽然变得疏松易于粉 碎了,但枯矾的燥湿收敛作用增强是主要作用。 2.能形成 W/O 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score:2 分】 【A】阿拉伯胶 【B】PturonicF68 【C】Tween-80 【D】胆固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题思路:除 D 外其他的都为水包油型乳剂的乳化 剂。 3.洁净级别为 10000 级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数量不得过 【score:2 分】 【A】5 【B】15 【C】50 【D】10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500 本题思路:根据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8 年修订),对洁净级别 10000 级浮游菌的要求 是每立方米的数量不得过 100 个。 4.川乌炮制去毒的原理是 【score:2 分】 【A】使乌头碱溶于水 【B】使乌头碱水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使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乌头碱被破坏 【E】使乌头碱含量降低 本题思路:川乌的毒性成分是乌头碱,为双酯型生物 碱类,经炮制后可使其水解,生成毒性弱的生物碱 类。 5.制首乌补益作用增强是因为 【score:2 分】 【A】结合型蒽醌含量增高 【B】游离蒽醌含量增高 【C】总蒽醌含量增高 【D】卵磷脂和糖含量增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二苯乙烯苷含量增高 本题思路:首乌黑豆汁蒸制后,卵磷脂和糖含量增高 可增强其补益作用。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版规定软胶囊剂的 崩解时限为 【score:2 分】 【A】15 分钟 【B】30 分钟 【C】45 分钟 【D】60 分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90 分钟 本题思路: 7.下列易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score:2 分】 【A】O/W 乳剂 【B】芒硝 【C】鱼肝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物稀醇溶液 【E】药物水溶液 本题思路:软胶囊内可填充各种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 作用的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固体粉末或颗 粒。A、B、D、E 都会和明胶作用,故不可制成软胶 囊。 8.炮附片的作用是 【score:2 分】 【A】回阳救逆 【B】散寒止痛 【C】温肾暖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祛风除湿 【E】温经止痛 本题思路:附片加入热砂中武火炒至鼓起为炮附片, 其功效是以温肾暖脾为主。 9.以下叙述中错误是 【score:2 分】 【A】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 艺、规格标准,历史改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B】中药必须经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 药的一个特点 【C】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 用药的需要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D】中药炮制是仅仅与火有关的各种制法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中药炮制是依照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 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本题思路:中药炮制属于传统制药技术,包括净制、 切制、火制、水烘制及其他制法;是中医用药的一个 特点,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 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 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的学科,不是仅仅与 火有关的各种制法。 10.净选时需要去心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人参、桔梗 【B】厚朴、防己 【C】黄柏、五味子 【D】薄荷、连翘 【E】巴戟天、地骨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巴戟天,地骨皮的木质心为非药用部分, 净选时应除去。 11.下列关于酒剂和酊剂异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酒剂可内服,酊剂只可外用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酒剂所用溶剂为蒸馏酒,酊剂为乙醇 【C】酒剂和酊剂都应分装于玻璃瓶中 【D】酒剂和酊剂都可以用渗漉法制备 【E】酒剂和酊剂都要求有一定的 pH 和含醇量 本题思路:酒剂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明液 体制剂,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 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两种剂型即可内服也可外 用。 12.一般情况下,当用蔗糖作为合剂的附加剂时,其 含蔗糖量应不高于(g/ml) 【score:2 分】 【A】85﹪. 【B】60﹪. 【C】50﹪. 【D】2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0﹪. 本题思路:A 为单糖浆的含蔗糖量;B 为糖浆剂对蔗 糖的含量要求;C、E 为混淆答案。D 为中国药典对合 剂含蔗糖量的要求。 13.关于滴丸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滴丸是指将药材原粉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 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固 体制剂 【B】滴丸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 【C】滴丸剂量准确,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 【D】滴丸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滴丸载药量小 本题思路:滴丸系指将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 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 的球状固体制剂,不是用药材原料。 14.一步制粒法是指 【score:2 分】 【A】挤出制粒法 【B】湿法混合制粒法 【C】快速搅拌制粒法 【D】流化喷雾制粒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喷雾干燥制粒法 本题思路:流化喷雾制剂法集制粒、干燥和整粒与一 体,故称为一步制粒。 15.关于注射用水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或稀释剂 【B】注射用水灭菌后才可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 溶剂 【C】注射用水应进行氨的检查 【D】注射用水应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同,并在 12 小 时内使用 【E】注射用水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 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 水,E 所述的方法是制备纯化水的。 二、 B1 型题(总题数:7,score:56 分) A.《雷公炮制论》B.《本草纲目》C.《黄帝内 经》D.《炮制大法》E.《修事指南》【score:8 分】 (1).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内有"治半夏"的记载【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内有"修治"专项记载【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宋代雷敷总结了前人炮制记述与经验,撰 写成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黄 帝内经》中记载的"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明代 缪希雍撰的《炮炙大法》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十 法,为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本草纲目》中 330 味 中药记有"修治"专项。 A.《黄帝内经》B.《备急千金药方》C.《普剂 方》D.《伤寒论》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score:8 分】 (1).战国时期的医药著作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秦汉时期的医药著作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宋元时期的医药著作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明清时期的医药著作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是考察中药药剂学历史发展中的 一些著作。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 内经》问世;东汉末,著名医药学家张仲景撰写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编著了《备 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朝时由官方编写了 《太平惠民济局方》;明清时期医著很多,如《普剂 方》、《本草纲目》等。 A.渗透压调节剂 B.抗氧剂 C.抑菌剂 D.pH 调节剂 E.增溶剂以下物质在注射剂中的作用是【score:8 分】 (1).氯化钠【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枸橼酸【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亚硫酸氢钠【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三氯叔丁醇【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在注射液和滴眼剂中常用氯化钠作为渗透 压调节剂:枸橼酸为无色结晶性分末,可用为矫味 剂、缓冲剂、酸性泡腾剂,在注射剂中可用来调节 pH;亚硫酸氢钠为白色单斜结晶性粉末,用作酸性药 物的抗氧剂,最常用于注射剂中;三氯叔丁醇为五色 或白色结晶,一般用于偏酸性的注射剂和滴眼中用抑 菌剂。 A.淋法 B.洗法 C.泡法 D.漂法 E.润法【score:8 分】 (1).质地疏松和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软化用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软化用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材,具异臭腥气味的 药材软化用【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质坚硬,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软化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淋法适应质地疏松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 的药材。泡法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难渗入的药材。 漂法多适用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及腥臭异常气 味的药材。润法多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短时不易渗 透,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软化。 A.20%.B.15.0%.C.12.0%.D.9.0%.E.5.0%. 【score:8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大蜜丸的含水限量 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水蜜丸的含水限量 为【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浓缩蜜丸的含水限 量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水丸的含水限量为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升散作用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A.升散作用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B.抑制升浮之 性,增强清肝退热 C.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 D.行气解郁,调经散结 E.增强疏肝止痛,并消积 化滞【score:8 分】 (1).醋柴胡【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四制香附【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鳖血柴胡【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醋香附【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柴胡醋制后升散之性缓和,增强了疏肝止 痛作用。香附用生姜、米醋、黄酒、食盐四制后以行 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柴胡用鳖。血炙后能抑制升 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香附醋炙后专入肝 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并;消积化滞。 A.极薄片 B.厚片 C.直片 D.斜片 E.段【score:8 分】 (1).鸡血藤【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羚羊角【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茯苓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附子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鸡血藤为纤维性强的药材,适于′切斜 片。羚羊角为贵重的动物角类药材,适于切极薄片。 茯苓质地松泡、切薄片易破碎,适于切厚片。附子形 状肥大组织致密需突出其鉴别特征,适于切直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