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点 全力做好医疗救治的【四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 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 要在 4~6 小时内报 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 上要在 12 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 般在 24 小时内报告结果。 【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 尽治”。 【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一是 二是 三是 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发热患者***** 要规范和细化【发热病 人接诊、 筛査、留观、转诊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 诊后再就诊,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 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要安排具有呼吸道传 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 份信息登记,加强流行病学问诊,强化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早期识别, 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三是加强病例排查——【发热门诊】——全部患者要进行新冠病 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抗体、CT 等检查),可疑患者 应全部留观,【按照 2 小时报告疑似 和确诊病例,4~6 小时回报核 酸检测结果,24 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可疑患者进行排查】 发热门诊要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不得无故自行停诊)。 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 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应佩载口罩、测量体温,减少人 员现场聚集防止院内交感染】。 【预检分诊】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进行手卫生。预检分诊点 要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触式)、手卫生设施、医疗 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等。工作流程 1.对进入门急诊的 人员测量体温、询问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闷、腹泻等症状,发现可 疑患者,登记患者信息,指引患者陪同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咳嗽 礼仪,由工作人员送至发热门诊就诊。 预检分诊点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晩间设在急诊,有醒目标识)。 【三区两通道】——【污染区】:污染区分为主要功能区和辅助 功能区。主要功能区包括候诊区、备用诊室、诊室(诊室应为单人诊 室;摆放一张工作台、一张诊查床、流动 水洗手设施,并安装独立 电话保持联系)、留观室、护士站、治疗室、输液观察室等。辅助功 能区包括预检分诊区(台)、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放射、辅助 功能检查室、标本采集室、卫生间、污物保洁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等。 ——【潜在污染区】:包括污染防护用品的脱卸区,消毒物资储 备库房或治疗准备室。 ——【清洁区】: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值班室、清洁库房、 防护服穿着区、医务人员专用更衣室、浴室、卫生间 等。清洁区要 设置独立出入口。 【发热门诊医师】应熟练掌握相关疾病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 断要点、治疗原则、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传染病报 告要求等。接诊医生发现可疑病例须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医院 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应立即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按相关 要求进行登 记、隔离、报告,不得擅自允许患者自行离院或 转院。隔离留观病 房若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时,需另外设置隔离留观病区。 【发热门诊护士】应掌握相关疾病护理要点、传染病分诊、各项 护理操作、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 【所有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需经过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诊疗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培训,经过穿脱防护用品、 手卫生、医用防护口罩适合试验等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 应指导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等,将患者合理、 有序分诊至不同的就诊区域(或诊室),并指导患者 陪同人员正确 佩戴口罩。要对所有就诊患者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为所有 患者进行血常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还要进行新冠病毒抗体 检测和胸部 CT 检查。 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挂号、 就诊、交费、 检验、辅助检查、取药、输液等诊疗活动全部在该区域完成。 诊疗区实时或定时对环境和空气进行清洁消毒,并建立终末清洁 消毒登记本或电子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 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持续时间、医疗废物 污染衣物处理等。 发热门诊区域的医疗设备、物体表面、布草、地面、 空气 空 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应符合《医 疗机构消毒技术 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等相关规定,并有相应的工作记录。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相关要求,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 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医疗操作可能感染的风险选用适当的个人防护 装备。日常接诊时戴工作帽、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医用防护 口罩。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在采 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 喷溅操作时,穿一次性隔离衣或医用防护服,戴医用手套、医用防护 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必要时可选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进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要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 在穿脱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时,应有专人监督或二 人一组互相监督,避免交 感染。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 若出现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时及时向单位主管部门报告 【采样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熟悉标本种 类和采集方法,熟练掌握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做好标本信 息的记录,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标本相关信息可追溯。要根据不 同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将发热患者(咱们医院在发热门诊) 与其他患者、住院及陪护患者(咱们医院在住院部一楼北边)、“愿检 尽检”人群(咱们医院在发热门诊北边)分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 【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 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 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单 向流动,落实“1 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 【采样人员防护要求】N95 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 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 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每采一个人应当进 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应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操作流程制度】;标本采集前, 采样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并在公共区域以信息公告 形式告知核酸检测报告发放时限和发放方式。每个标本应当至少记录 以下信息:受检者(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居住地址、联系方式; 采样单位名称、标本编号,标本采集的日期、时间、采集部位、类型、 数量等。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 4 小时,应在 2~4 小时内送到 实验室。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2009) 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的要求。接受医院组织的个人防护全 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识、方法与技 能。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应当标准 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根据诊疗护理操 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具体如下: 1.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 污染 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 穿防渗隔离衣。 3.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要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接诊患者疾病的传播途径, 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选择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 /或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严格落实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戴乳胶手套等隔离要求。在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产生气溶 胶的操作时,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的 差异,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选择防护用品,并根据风险评估适当调整, 做到以下防护:【三级防护】 【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 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 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的 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 转运等工作人员;【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 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二级防护】:发热门诊 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确 诊患者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对新冠病区物品回收、清点、 清洗时,疑似、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 者手术,新冠核酸检测时采用二级防护措施。【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 品】: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渗隔 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 生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可采用三级防护;为疑似 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采用三级防护。【三级防护主要防护用 品】 :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 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 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时更换。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 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每次接触患者后立即进行手 的清洗和消毒。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 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严格遵循《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2-2020)《医 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 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2)《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 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95 号)等文件要求。 【清洁与消毒防控要点】 (1)加强日常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污染的环境 物体表面的传播隐患。 (2)按照单元化操作的原则,强化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与 消毒。 (3)严格执行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 应先去污,再实施消毒;消毒选用 500mg/L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4)用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用品应做到分区使用,应保持清 洁物品的清洁与干燥;使用过的或污染的保洁工具未经有效清洁消毒 处理,不得用于下一个患者区域或诊疗环境,防止发生病原微生物交 污染。 (5)预防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医疗区域的预防消毒至少 1 次 /天,中高风险的区域至少 2 次/天;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高频接 触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频次。 【终末清洁与消毒】 (1)患者离开后应立即对留观室或患者区域进行环境终末清洁 与消毒工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 (2)应有序实施以“床单元”为单位的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 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先清洁、后消毒,从上到下,从相对清 洁物体表面到污染物体表面,清除所有污染与垃圾。可搬离的医疗设 备与家具,应在原地实施有效清洁与消毒后,方可搬离。 (3)消毒选用 500mg/L— 10000mg/L 含氯消毒剂;有明显污染 时先去污染再消毒。 (4)必要时可采取强化的终末消毒措施,即可以在上述清洁与 消毒措施基础上,采用过氧化氢汽(气)化/雾化消毒,或紫外线辐 照设备消毒,按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接触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1)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 立即对患者所处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消毒选 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 30 分钟,留观病房则每日消毒 不得少于 2 次。 (2)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 再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 (3)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五要”原则】:即:隔离病区要进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医 院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 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 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认真做 好个人手卫生。 【“六不”】:即: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 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 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合理使用消毒剂,科学 规范采取消毒措施,同时避免过度消毒。 *** 使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作用时间和注 意事项参考产品使用说明。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 体也有刺激,配制消毒液、实施环境清洁消毒措施时,应做好个人防 护。 【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所处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1)当发现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 后,应立即对患者所处室内环境进行通风与清洁消毒。 (2)疑似或留观患者应单间隔离,并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 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 消毒。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等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 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 1 小时以上。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 (4)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后,使用空气消毒机进 行空气消毒。 【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所处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注意事 项 】 (1)注意诊疗场所的气流组织,应从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 (2)选择的空气消毒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并按照 使用说明。 (3)注意人员保暖。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与消毒的感染防控要点】 (1)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做好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收集、 清洗、包装、灭菌或消毒、储存、运送的全流程工作,确保复用器械 的使用安全。 (2)应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所有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3)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使用部门应先就地预 处理,去除肉眼可见污染物,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无法及 时送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和物品可使用器械保湿剂或时进行初步清 洗。消毒供应中心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 坏疽 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 先消毒。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热力消毒或灭菌方法。 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4)新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物品,应先了解材质与性能,选择合 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5)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泵等医疗用品处理同物体表面。 3.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去除可见污染物后 立即采用双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 中心集中进行处理;消毒供应中心可实行先消毒,再处理。 (2)或使用后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的医用清洗剂或 1000mg/L 含 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采用双 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记,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集 中进行处理。 (3)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 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4)建议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如非一次性餐具,清除食物 残渣后,煮沸消毒 30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 500mg/L 含氯消毒液 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注意事项 (1)首选机械清洗、消毒,手工清洗注意个人防护。 (2)注意医疗器械处理间的环境通风、清洁与消毒。 (3)防止运送中再污染。 【医疗废物管理】 ——【感染防控要点】 (1)收集:医疗废物应放置在装有黄色垃圾袋的医疗废物桶中, 禁止混入生活垃圾袋(黑色垃圾袋)中,医疗废物桶应加盖并有明显 标识;锐器及时置于锐器盒中,避免扎伤。 (2)感染性隔离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废物需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 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3)治疗室外使用后产生的医疗废物严禁入治疗室存放。 (4)医疗废物袋装量达 3/4 时应扎紧袋口后放入医用废物暂存 容器(转运箱)中,锐器盒装量达 3/4 时封口,转运时放入转运箱 中,转运箱应加盖后扣紧环扣。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应防渗,医疗废 物袋外面粘贴医疗废物标志(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化 学性),根据废物类型进行选择。 (5)医疗废物存放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集中回收后移交有资 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6)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定线、使用密封容器进行收 集、运送,不污染环境。收集人员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工作衣、手 套等。每天运送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7)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登记各部门产生的废物量, 并请产 生部门人员确认。 【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医疗废物的管理】 (1)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均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2)医疗废物收集桶应为脚踏式并带盖。 (3)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利器盒的 3/4 时,应当有效封口, 确保封口严密。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结式封口, 分层封扎。 (4)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 染时,应当增加一层包装袋。 (5)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在离开污染区前应 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 1000mg/L 的 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 废物包装袋;清洁区产生的医疗 废物按照常规的医疗废物处置。 (6)含病原体的标本和相关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的医疗废物, 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照感染 性废物收集处理。 【锐器盒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严禁重复使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 预防新冠肺炎职业暴露的最佳处置 方式,目前主要是物理预防措施,包括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咳嗽礼仪、 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通风 负压病房、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呼吸道暴露处置】 ——【常见呼吸道暴露】: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时、呼吸道防护 措施破坏时(如口罩脱落)、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不符合规 范要求的口罩)时与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新冠病 毒环境污染的手接触口鼻或眼结膜等。 ——【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1)发生呼吸道暴露后应尽快脱离暴露现场或立即佩戴合格口 罩脱离暴露现场。 (2)脱离暴露现场后尽快报告院感科,仍未佩戴口罩者尽快佩 戴合格口罩。 (3)医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评估暴露风险。若暴露源患者被 确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则感染风险较高;暴露时所处环境为隔离病房、 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室,且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时感染风险较高, 否则风险较低。 (4)有关部门及时为高风险暴露者指定隔离地点实施单间隔离, 暴露者应佩戴口罩。 (5)高风险暴露者单间隔离 14 天,禁止离开隔离区。期间若 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则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 (6)暴露源患者诊断尚未明确的应尽快明确诊断。若暴露源患 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暴露者可解除隔离。 【血液体液暴露时的紧急处置】 1、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皮肤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用清水彻 底清洗干净,用 75%乙醇或碘伏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2、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或口罩被污染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及时 更换; 3、污染眼部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4、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被污染时,及时至缓冲间更换。 5、发生针刺伤时,先就近脱去手套,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 压受伤手指挤出受伤部位血液,流 6、动水冲洗,75%乙醇或碘伏消毒刺伤部位,戴清洁手套,然后 按血液体液暴露常规处理。 【门急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基本要求} ————门 急诊是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存在人群密集人员结构复杂、来 源众多,流程环节多,涉及科室、部门多等现实情况,且秋冬季时室 内通风较差,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聚集和传播。 【防控要点】 (1)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 各预约 平台、短信、海报、电子宣传屏等多种方式,在患者预约就诊、诊前 一日和进入医院就诊时,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有关要求告知患者 其陪同人员。应在门急诊入口处、诊疗区域内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健康 宣教,内容包括:呼吸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 (2)实行预检分诊,落实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问询和健康码 识别等措施。要合理规划门急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进出通道,并派专 人值守,确保人人都接受预检分诊。落实医生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 应认真询问并记录流行病学史、是否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3)加强病例筛查。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新冠肺炎症状 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及时安排专人 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 上给予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对于怀疑 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 秋冬季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对有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在进行 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 (4)多途径限制诊区内人流。全面落实非急诊预约就诊制度, 对门诊量大、诊区内人流密集的医疗机构应逐步推行分时段预约就诊 制度,避免患者聚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大力推行互联网门诊,要 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 减少现场就诊量;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化就诊流程,坚持“一人一诊 一室”,充分利用各类就诊、叫号、检查预约等系统,分流患者,避 免患者在就诊大厅、候诊室聚集排队;严格落实门诊不输液制度,急 诊应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减少输液的患者。 (5)规范设置门急诊核酸采样点和其他呼吸道标本采样点。医 疗机构应选定通风良好的区域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对其他采集痰液、 呼吸道分泌物的操作,也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或室外进行,避免在 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区域采集呼吸道标本。 (6)落实分级防护。要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分级分层防护知识、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接诊流程 等进行培训,完善分级防护措施;门急诊、候诊大厅、预检分诊 点以诊室等均应配备足量手卫生 和环境消毒用品,预检分诊台和诊室还应配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 品;加强针对门急诊工作人员 (含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的健康 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呼吸道症状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 工作人员应暂停工作,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