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 三个圈层。 A A.地壳、 地幔、 地核 B.地壳、 地核、 地幔 C.地幔、 地核、 地壳 D.地核、 地幔、 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 运动的结果。 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 对人员伤亡来说, 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 一年约有五百万次, 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 次左右。 C A、 10000 B、 5000 C、 1000 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各类建(构) 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 称为(), 如唐山地震、 阪神地震等。 B A. 城市下地震 B. 直下型 地震 C. 直上型 地震 D.破坏性地震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划分, 地震可分为()。 C A.浅源、 深源两类 B.远震、 近震两类 C.浅源、 中源、 深源三类 D.远震、 近震、 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 而震级只有() 个。 A A.1 B.2 C.6 D.很多 ‎9.震级相差一级, 释放能量相差约() 倍。 C A.10 B.20 C.32D.5‎ ‎10.从历次大震看, 在城市造成最严重、 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 断水 D.火灾 ‎11.地震灾害有() 特点。 D A.持续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 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按地震成因划分, 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3.强震指的是() C A. 8.0 级及其以上地震 B. 7.0 级及其以上地震 C. 6.0 级及其 6.0 级以上、 7.0 级以下地震 D. 5.0 级及其 5.0 级以上、 6.0 级以下地震 ‎14.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 C A.乡镇 B.森林 C.城市 D.偏僻的农村 ‎1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度。 D A.Ⅷ B. Ⅸ C.Ⅺ D.Ⅻ ‎16.地震三要素为()。 B A.地点、 震级、 烈度 B.时间、 地点、 震级 C.地点、 震级、 深度 D.时间、 烈度、 距离 ‎17.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 占全地震序列能量() 以上。 C A.80% B.70% C.90%D.60%‎ ‎18.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 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 B A.烈度 B.地震波 C.扩散波 D.震动波 ‎19.地震发生时, 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 A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纵波与横波同时感受到 ‎20.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 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60 千米以内、 震级为(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D A.5.5 B.6.0 C .6.5 D.7.0‎ ‎21.据统计( ) 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 A.90% B.80% C.70% D.60%‎ ‎2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 A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2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 )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 A A.60 千米 B.80 千米 C.100 千米 D.300 千米 ‎24.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有( )。 C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25.我国处于( )两大地震带之间, 地震活动频率高、 强度大、震源浅、 分布广。 A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26.青藏高原是由() 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 A.大西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27.震级大于( ), 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 称为破坏性地震。 C A.2 级 B.3 级 C.5 级 D.6 级 ‎2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 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称为( )。 B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 D.原生灾害 ‎29.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 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核地震 ‎30.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 它的厚度约( )。 A A.30―40 千米 B.100―1000 千米 C.10 千米D.5 千米 ‎31.一次地震发生, () 越大,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C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 D.烈度 ‎32.据 20 世纪资料的统计,‎ ‎ 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 D A.24% B.34% C.44% D.54%‎ ‎33.由于火山作用, 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B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34. “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明灯, 它点燃的时间虽短, 但可照亮地球的内部” 以下关于地震波的说法, 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D A. 现在仍需要通过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B.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 C.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反射、 折射, 得出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D.地震波像光波一样, 波长较短, 穿透深度有限 ‎35.( ) 是地下岩石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 A A.断层 B.错位层 C.破裂层 D.位错层 ‎36.震级大于 4.5 级、 小于 6 级, 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 被称作() C A 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37.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 叫做()。 A A.震级 B.震源 C.地震烈度 D.有感地震 ‎38.震级与() 释放出的能量有关。 地震越强, 震级越大。 B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地震烈度 ‎39.地球上的有感地震, 仅占地震总数的()。 A A. 1% B.20% C .13% D.14%‎ ‎40.() 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尺子”。 D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烈度 ‎41.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 C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42.我国约有() 多条地震带, 地震分布范围很广。 B A. 10 B.20 C.30 D.40‎ ‎43. 震源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的地震, 被称为( )。 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日本的阪神地震和我国的唐山地震 都属于此类。 A A. 城市直下型地震 B.远震 C.构造地震 D.天然地震 ‎44. 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 C A.震中距 B.震源深度 C.震中 D.震级 ‎45.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 ),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 A A 浅源地震 B 中源地震 C 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46.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 震源深度约为() 多千米。B A.600 B.700 C.800 D.900‎ ‎47.() 是指震源深度大于 300 千米的地震。 C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48.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 B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震中距 ‎49. 一般情况下, ()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 称为有感地震。 B A. 2.0 级 B.3.0 级 C.5.0 级 D.6.0 级 ‎50. 我国的自然灾害, 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C A.洪水 B.雪灾 C.地震 D.旱灾 ‎51. 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 震源深度越大,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C A.越大 B.一样大 C.越小 D.可大可小, 不一定 ‎52.一个地震发生, () 越大,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C A.震源深度 B.震中矩 C.震级 D.地震波 ‎(二) 多选题 ‎1.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ABCD A.核电站、 核反应堆、 核供热装置、 核废料处理工程 B.易燃、 易爆、 易腐蚀、 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 检验和仓储等工程 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 霍乱、 非典等) 建筑 D.大中型炼油、 化工及石油化工、 化纤等工程 ‎2.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地质构造 ‎3.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 ABC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台湾地震带 ‎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ABCD A. 放射性污染 B.海啸 C.毒气泄漏 D. 瘟疫 ‎5.地震是自然界最凶恶的敌人, 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AD A. 建筑物的倒塌 B. 火灾、 水灾、 海啸 C. 瘟疫 D. 地面破坏 ‎6.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有( )。 ABC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7.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 几种类型。 ABCD A 弱震 B 有感地震 C 中强震 D 强震 ‎8.以下关于砂土液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BCD A 砂土液化属于地震引起的水灾, 对建筑影响不大 B 砂土液化会导致地基失效 C 震后地面喷砂冒水属于砂土液化 D 地震不一定会导致砂土液化 ‎9.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 地震可划分为()。 ABC A 浅源地震 B 中源地震 C 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10.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 ABC A 地方震 B 近震 C 远震 D 特远震 ‎11.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 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 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 可将地震序列划分() ABC A 主震-余震型地震 B 震群型地震 C 孤立型地震 D 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12.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产生的原生现象, 包括()。 AB A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B 地面破坏, 如地裂缝、 地基沉陷、 喷水冒砂等 C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 如山崩、 滑坡、 泥石流等 D 水体的振荡, 如海啸、 湖震等 ‎13.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ABCDEF A 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及发震时间 B 震中距离 C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 D 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E 抢救速度 F 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三) 判断题, 请在括号里填“对” 或者“错”‎ ‎1.地球上的各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越来越弱, 趋于停止。 ( )错 ‎2.远震时, 由于地震波的作用, 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错 ‎3.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 错 ‎4.只要海里发生地震, 一定会产生海啸。( ) 错 ‎5.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 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 对 ‎6.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 错 ‎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 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 )错 ‎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 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错 ‎9.为了更直观、 更深入的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人类至今已经钻透地壳。() 错 ‎10.通常地震都发生在距地面 1000 千米以下的地方。() 错 ‎11.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 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 错 ‎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 可以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地震预测意见。() 错 ‎13.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已经非常准确。() 错 ‎14.在天然地震中, 约占地震总数的 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 ‎15.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对 ‎16.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 错 ‎17.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 对 ‎18.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 对 ‎19.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 错 ‎20.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 对 ‎21.震级相差一级, 能量相差约 32 倍。() 对 ‎22.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 60 千米以内的为浅源地震。() 对 ‎23.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对 ‎24.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出, 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对 ‎25.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 从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对 ‎26.如果发现动物行为异常: 鸡不进窝, 狗乱叫, 就说明一定要发生大地震了。() 错 ‎27.通常情况下, 震区各点由于震中距不同, 受到的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的感觉也不一样, 因此烈度也不相同。() 对 ‎28.一般而言,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发生地震时, 横波总是先到达地表, 而纵波总落后一步。( ) 错 ‎29.在同一地方, 震级越大, 对地面的破坏也越大, 因此, 地震烈度也越大。( ) 对 ‎30.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机构都不能根据自己的预测意见, 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 对 ‎31.地震预报包括 4 种类型: 地震长期预报、 地震中期预报、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对 ‎32.火山地震是发生次数最多、 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类型。()错 ‎33.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对 ‎34.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 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叫做陷落地震。() 对 ‎35.全球有 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对 ‎36.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 对 ‎37.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 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 对 ‎38.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 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 对 ‎39.塌陷地震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 3%, 引起的破坏也相对较小。() 对 ‎40.在家中倒竖酒瓶可以提前发现地震。() 错 ‎41.弱震是震级小于 4 级的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错 ‎42.中强震是震级大于 4.5 级、 小于 6 级的地震, 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 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 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 ‎43.震级越大的地震, 发生的次数越少; 震级越小的地震, 发生的次数越多。() 对 ‎44.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对 ‎45.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 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 对 ‎46.地震烈度为Ⅳ~Ⅴ度的地震会使房屋受到破坏, 地面出现裂缝。() 错 ‎47.我国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与板块运动无关。( ) 错 ‎48.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对 ‎49.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 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对 ‎50.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 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 对 ‎51.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对 ‎52.如果平房屋外场地开阔, 发现预警现象早, 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对 ‎53.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 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对 ‎54.临震预报是指对 20 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 地点、 震级的预报。() 错 ‎55.同样大小的地震, 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 影响或破坏越轻。‎ ‎() 错 ‎56.同样大小的地震, 震源越深, 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错 ‎57.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 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 有时也会跟着改变。() 对 ‎58.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 几乎没有时间差。() 错 ‎59.纵波和横波都能传递能量。() 对 ‎60.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传播速度较快。() 对 ‎61.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但晃动程度比纵波大.() 对 ‎62.面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 所以在横波的前面。() 错 ‎63.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 能够了解地震前兆现象,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 错 ‎64.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 错 ‎65.地震只能是天然形成的, 人类不可能制造地震。( ) 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