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论述题29题附全答案
2020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论述题29题附全答案 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和可信度。 [2]、观察硬度: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3]、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提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能够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 [4]、人种学研究: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试述文化和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①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②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到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的学生对一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3、论述中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①增强课程的知识性;②体现基础性和探究性;③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④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①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②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和,构建了具有广泛参和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③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4、试述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课程设计取向上趋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三者的关系;课程内容选择上趋向于基础性和时代性,精选能反映学科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构成课程,使科技新进展、新成果在课程中得到反映;课程实施时注重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实践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评价上体现出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体现在评价功能、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方面)。 5、结合中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中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中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由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具体表现在:①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②体现基础性和探究性;③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④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6、试述五种课程设计取向的含义并简单评价。 (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凋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用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 优点是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文化传统的继承,教学及评价易于管理,缺点是学科的封闭性易造成知识统一体的割裂,脱离现实生活,而且较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等。 (2)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设计强调问题解决,强调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在知识量激增的情况下,该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但该取向课程的实施,对实施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3)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力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人本主义取向很关注教学内容,但同时也很注重过程。人本主义取向较注意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但人本主义课程较少关注社会需要,人本主义者重视其方法、技巧和经验,较忽略他们所设计的学程的长期效果。 (4)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憧憬。社会重建取向旨在发展、提高学习者的批评意识,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和到社会的结构和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有着吸引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教育是否及能否承担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重任颇令人怀疑。 (5)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科技取向重视目标的确定,科技取向的课程设计又称为行为矫正取向。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常常运用其他课程取向的观点。科技取向的优点是能够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次序提高教学效率,并易于监察学习者的进展等。但它较少注意教学环境(包含学校组织、教师态度等)的改善,而且对难以程序化的学习任务无能为力,且有学习较为个人化和社会化程度差之弊。 7、结合工作体验,谈谈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点。①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②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③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三]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形成体系。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②过程和方法;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8、谈谈您对不同类型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其设计的理解?行为取向课程和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生结果。这一结果包含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和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课程和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生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具有四种功能,即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行为取向课程目标的理论基础,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奠定了行为目标理论的基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使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了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行为取向课程目标的设计步骤包含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以及系统化、层次化等几个环节。 生成性目标。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倡导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9、试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他把”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倾向、价值组织、价值体系的形成五个亚领域;他把”动作领域”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七个亚类。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 于教师具体操作,教育工作者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但是它也有弊端,如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而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的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较难适用。 10、 试述课程设计的几种模式并简单评价。(1)目标模式:在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着统领和核心的作用。(2)过程模式: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教育的方法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法要从”理论”的模式转向”实践”的模式。依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择宜,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做了重新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含这样三个步骤: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此外,对各模式的优缺点评价,大家可详见教材,加以相应的补充。 11、试述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选择依据:(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的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让目标和内容取得一致。(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需要,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对于有效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了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内容选择过程中,就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3)社会发展需要。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就必须要考虑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在未来的公民生活中能有所作为。(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包含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12、试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连续性。连续性是指课程组织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是将课程内容、学习经验及学习材料,组织成某种连结的次序。顺序性和连续性有关,但又超越连续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使学习的机会建立在前一个学习经验或课程内容之上,但却是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 (3)整合性。整合性是把课程当中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以整合由于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是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含认知、技能、情意的整合和科目的整合。 13、课程内容的呈现方法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法的特点。 [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通常说来,强调学习内容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近年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序列组织的原则。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依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 [3]直线式和螺旋式。直线式就是指导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要领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和设计。就通常而直线式和螺旋式各有其利弊。 14、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即课程改革本身的、实施改革的地方特点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的外部因素。 [1]改革本身的因素。包含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2]学校内容的因素。包含校长和教师。[3]学校外部的因素。包含社区和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5、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中国课程管理现状。 目前,中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始实验,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能够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制订地区课程开发指南,学校能够依据本校的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只是为课程管理实践勾勒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实时,还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支持,而中国目前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因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比如中国的课程管理手段包含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考试和督导等多种形式,但实质上,它们都属于指挥类限制性管理手段,缺乏服务性、咨询性、经济市场类、网络等手段,课程管理手段单一,陈旧。再如中国在运用各种课程管理手段,制定各项课程相关政策时,出现了课程相关政策及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甚至各种课程改革标准,文件、资料等没有为一线课程实践者以及社会大众真正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因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16、分析中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调整? (1)新课程类型的调整打破了原有课程类型单一性的分科课程的局面,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类型;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使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适应社会学力化趋势,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设置综合实践活动。(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是中国课程改革的首创。它注重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有如下特点: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统筹规划、集中管理,转变观念、注重体验,师一师合作、有效指导等原则。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本着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原则进行,努力使新课程结构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3)新课程结构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4)基于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中国构建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调整: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和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17、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软性环境包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为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含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的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8、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方法。 依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我们能够找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方法。①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②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③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④课程专家的支持方法;⑤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 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自身特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及成果,能够看出,学校的优良改革传统、雄厚的师资力量,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及时支持、资金的外部支持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本课程开发致词得一系列成果的有效因素和方法。因为该校有着几十年的改革传统,学校整体成员具有敏锐的发现问题和研究总是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才能抓住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从开发编制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的角度促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的实现;因为该校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一系列的课题论证,计划和实施的过程才有保障,因为该校的每一届校长都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并能在自己的任职期坚持牵头进行课程改革工作,非常重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才为”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学校政治氛围。因为专家的及时支持,才使一所实践中的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能够保持正确匠方向,及时得到理论上的帮助和指导,克服理论上的困难。同时能够看出,假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实验,能够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水平更高,那么该校所能取得的成果将会更大,因此,下一步即是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9、试论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 关于这条规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争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怎样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的问题。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纲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这里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20、试论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法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2]、和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学目的和任务具体体现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和任务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3]、和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实现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学科性质不同,教学方法也有不同,所以要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和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相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等也是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方面。[5]、和教师特点适应。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和个性特长等都是教师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应该考虑的因素。[6]、和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学环境及设备条件的差异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21、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当前,在国内外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以下几个重点:[1]、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和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2]、综合管理运用多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和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座位排列方法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法和交流的范围。[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现代个别化教学虽然使教师和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但并不是纯粹的个别教学,学生的学习仍然有集体活动的成分,并间接地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22、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教师多使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学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 [2]、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视自己和学生平等,则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 [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 [5]、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特别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3、试述课程管理的三种模式及其优缺点。 [1]、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指由中央统一规定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等,强调课程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强调全部地区、全部学校都设置相同的学科,运用相同的评价标准,甚至有的国家要求使用相同的教材,使用相同的课程表。优点:第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程实施的结果在一定基本水平上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最基本的教育质量。第二,中央集权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中央集权的统一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弊端:第一,它不能适应地区间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悬殊的差异性。第二,过分的集中性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的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2]、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能够有上百种备选教材、上百种选修课。优点:第一,它充分地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使课程能和地方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实现教育的服务功能。第二,有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实施上都会注入很大精力和气力,能促进整体课程体系的高效运行。第三,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下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都努力使本地本校的课程运行高速高效,达到局部最优化,这些优化的局部有机组合起来就能使整体课程系统高速高效地运行。第四,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第五,地方分权的管理模式能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 弊端:第一,一种全国范围内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整体教育质量受到影响。第二,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控制和管理。第三,长时期实行这种模式容易导致课程管理的失控,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3]、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就是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试图避开集权和分权管理模式的缺点,而集两种模式之长,对课程系统进行调控以达到最优化运行。其特点是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性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实践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采纳单一的集权型或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而是趋于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寻求其最佳平衡点和结合点。只有结合本国国情对各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找到符合本国的最佳管理模式,深入挖掘管理潜能,才能实现教育优化运 行,最大限度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4、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 教学规律: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②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③教和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④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教学原则:①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②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③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④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⑤系统性和循序渐相统一的原则;⑥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质效统一原则、审美愉悦原则、情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积极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反馈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综合创新原则、民主合作原则等。 例:语言第八册第十四课【夏夜荷花】一课的教学说一说在工作中运用教学规律和原则的重要性。本课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①师生共同制定本课重、难点和训练目标。a抓住重点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荷花的感情。B归纳段意c有感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三、四、五自然段。②启发引导教和学方法,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您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雷雨后夏夜荷花的美丽?”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发言,这一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一步步完成,学生对理解和解决一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这时教师总结学法。③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和小组学习,并对小组过程做必要指导,调整。④全班交流。本节课体现了a增强师生交流和学生的合作意识;b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c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25、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科学性:教学语言艺术的科学性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教育性:教学语言当然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应该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它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启发性:教学语言应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化:通过口语化的教学,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术语表述出来,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该注意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应该注意语气和声调的运用。趣味性:教学语言艺术趣味性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充满情感色彩。教师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开启人的智慧,强化记忆。 教学语言艺术的类型: 我们依据教学语言表达方法,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一)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教师用比较客观的陈说性形式向学生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内容使用的语言。无论是纵式叙述、横式叙述、交叉叙述,教师在运用时都应该力求做到优美、生动、形象,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二)论证性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事实、论断、定义和定理等论据来证明论题、论点真实性所使用的语言。论证性语言有几种具体表现形式:引典论证、因果论证、反向论证、排它论证、事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在运用论证性语言时,教师要做到论题鲜明,论据充分,论证过程清晰、有层次性,语言要简明清晰,注意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三)说明性语言: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解说事物,剖明事理的语言。它可具体划分为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较说明、教学说明,举例说明等具体方法。 (四)描述性语言:教师教学时,直观形象、生动逼真描述有关内容的语言。它能够分为写意描述、工笔描述、正面描述和间接描述四种方法。 教师提高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艺术修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背后,展现的是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它综合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艺术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深在知识方面的修养,而且在内容上深入探究。 (二)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实验室。并且,教师语言训练通常经过”刻意雕琢”和”回归自然”期。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教学艺术的得失,以此为基础向两个阶段转变,成为教学语言艺术家。 26、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纳的方法、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目前,在中国的中小学中,正进行着教育的改革,探究式教学模式正在各个学校启动。探究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独立探究和启发式教学基础上,汲取杜威和布鲁纳倡导的”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程序变化而来的。程序如下:质疑→假设→论证→评估→交流→归纳总结。便:【浮力的应用】一课,说一说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 [1]、实验引课,教师在拿一个压实了的牙膏皮放在了水面,同学们看到牙膏皮沉入水底,教师再拿一个铁皮问:”①铁皮放在水中会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答:因为P铁 >P水,所以交将下沉]②为什么用钢铁做成的轮船却能够浮在水面上泥? [2]、新课:演示实验,将牙膏皮折成空的后放入水中,结果牙膏皮却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在授课前,创设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学生的旧知识引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欲望,造成一种使学生迫切要求下学习的课堂情景和物理情境,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7、导课作用和类型是什么?结合实际自己设计一种导课形式。 [1]、 导课艺术的作用: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2]、导课的方法:一、直接导课。上课伊始,教师就直奔主题,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导课方法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它主要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对新任课的教师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课方法。二、故事导课。在导课时适当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境引入新课。由于故事、寓言生动活泼,富有一定的趣味,所以故事导课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形式。这种导课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三、创设情境导课。创设情境导课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音乐、绘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获取知识。四、悬念导课。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悬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五、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导课时,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利用旧知识搭桥过度,引出新知识。这种导课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定的基础,既巩固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六、解释题目导课。教学中有些题目足经过作者精心构思,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或通过分析题目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够借助于题目,通过解释题目来导入新课。七、演练导课。在上课时,教师选择实物、标本、模型等进行演示,或利用做实验、练习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演练导课比较直观,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便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八、设疑导课。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时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 自己的设计(略),讲清楚属于那种导课形式,主要目的何在,起什么作用。 28、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单元、课题、项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3]、依据学生变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点。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双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能够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的抽象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能够广泛一些。 [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含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29、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怎样应用导课艺术? 导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课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导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明确学习目的。导课方法有直接导课、故事导课、创设情境导课、悬念导课、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解释题目导课、演练导课和设疑导课等8种。如解释题目导课:历史课中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采纳的就是解释题目导课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把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的战争,因此,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导入,简要解题,使学生了解每一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