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 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2.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4.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6.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  )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 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2.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4.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6.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  )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 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2.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4.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6.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  )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9. 教育史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文化教育 11.我国出现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 A.夏代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12.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13.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 A.荀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夸美纽斯观点的是(  ) A.美德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16.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17.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18.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19.“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普遍性     D.相对独立性 20.“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21.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康德 2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2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军事体操教育   D.读写算的教育 24.“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6.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27.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28.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29.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 ‎3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其《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A【解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3.D【解析】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4.A【解析】在奴隶社会初期,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 5.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6.D【解析】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 7.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9.C【解析】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而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0.A【解析】广义的教育是指任何培养人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11.A【解析】夏朝出现了文字,已经有了学校的设置。序和校。 12.A【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13.C【解析】对于获得知识,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14.A【解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作此解释。 15.D【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16.A【解析】赫尔巴特首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7.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18.B【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在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定的性质、目的和内容,这是教育历史性的表现。 19.B【解析】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行而不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共始终,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20.D【解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21.D【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22.B【解析】根据史料记载,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3.C【解析】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24.D【解析】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5.B【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26.B【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27.D【解析】《学记》出现在战国后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8.C【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 29.D【解析】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0.A【解析】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判断题 ‎1.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3.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4.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识发展阶段论。(  )‎ ‎5.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目标;二是情感技能目标;三是动作技能目标。(  )‎ ‎6.注意的种类有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 ‎7.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 ‎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参与民主管理权。(  )‎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4年晦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10.教师资格认定属于行政管理。(  )‎ ‎11.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学习先进,共同提高相违背。(  )‎ ‎1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灵魂。(  )‎ ‎1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14.编制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 ‎15.评课的重点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 ‎16.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 ‎17.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相比,缺乏正式规范的支配和组织原则的支配。(  )‎ ‎18.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 ‎19.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 ‎20.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21.“强化”在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 ‎22.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  )‎ ‎23.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材料。(  )‎ ‎24.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简要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论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6.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考试时间:2小时30分)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 1、选择题(12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字主要教育思想他(她)的教育名言 二、《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2分) 1、填空题(18分) 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 ‎⑵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 ”、“ ”、“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 、 ,以及 与 的能力 ⑶要初步培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⑷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多元, 多样的评价体系 2、简答题(4分)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 2 U㈠学科知识(22分)(其中⑴⑵小题各3分,⑶至⑹小题4分) ⑴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 )人 ⑵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手⑶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 ⑷把一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⑸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分钟 ⑹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吨 ‎ ㈡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 案例: 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 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 ㈢教学设计(25分) 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  】‎ A.评价法 B.榜样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2.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  】‎ A.主观能动性 B.学校教育 C.遗传素质 D.社会教育 ‎3.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理想国》‎ D.《教育漫话》‎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  】‎ A.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多少,表明发散思维的【  】‎ A.独创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新颖性 ‎6.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  】‎ A.逆向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顺应迁移 D.同化性迁移 ‎7.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  】‎ A.线性关系 B.倒U型关系 C.U型关系 D.反比关系 ‎8.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热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9.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 A.社会精神文化 B.社会经济关系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基础 ‎10.《教学成果奖威条例》属于【  】‎ A.教育规章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法规 ‎11.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  】‎ A.以国家办学为主 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 C.以学校办学为主 D.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 ‎12.提闯导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是【  】‎ A.设计好问题 B.选择好提问时机 C.选择好提问对象 D.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表述 ‎13.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小步骤、程序化训练 B.小步骤、模仿训练 C.小步骤、在实践中训练 D.小步骤、整体训练 ‎1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强调无私奉献和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是矛盾的 B.要开放德育的边界 C.德育应以知识为主,辅以少量德育实践 D.现代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1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 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设计 C.教学媒体 D.教学研究 ‎17.“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A.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B.便于检测 C.系统完整 D.难度适中 ‎18.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A.终结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鼓励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19.在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  】‎ A.活动的方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20.教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种类很多,教学实验一般采用【  】‎ A.创新性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本帖隐藏的内容 ‎1、C 2、B 3、C 4、B 5、C 6、D 7、B 8、B 9、A 10、D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D 18、C 19、B 20、D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xx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p;‎ C.怀特海p;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2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 ‎22、在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德育起着          (     )‎ A  主导作用            B 重要作用 C  基础作用           D 辅助作用 ‎23、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需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 A 教学目的            B 教学计划 C 教学原则            D 教学大纲 ‎24、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                      (     )‎ A 扩大教育规模,赶上发达国家B 提高民族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C 普及基础教育          D 延缓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5、我国在哪一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 义务教育                                         (     )‎ A 1982年            B  1986年 C 1988年            D  1990年 ‎26、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      (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制度          D 培养目标 ‎27、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 与生产力的相互制约;二是                         (     )‎ A 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 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 教育与人口发展相互制约 ‎28、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     )‎ A 全面发展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统一要求 ‎2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 备课     B 上课    C 辅导    D 成绩评定 ‎30、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它的本质是               (     )‎ A 就是实际意义的上课       B 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C 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  D 向别人呈现自己的教学形象 答案:21、B 22、B 23、C  24、C  25、B 26、D 27、B  28、C  29、B  30、C ‎31、普及教育始于(    )                              ‎ A、原始社会性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学              B、教育经济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3、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34、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教学                B.团、队工作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35、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C、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D、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36、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 A.教学计划            B.教科书 C.教学大纲            D.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3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    C.文化                D.意识形态 ‎3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下列哪个社会教育的特点。(    )‎ ‎    A.原始                B.古代 ‎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3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D.知识的运用 ‎4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答案:31、D 32、C 33、B 34、D 35、D 36、D 37、B 38、C 39、B 40、D ‎41、教育是(     )‎ A、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社会现象 C、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       D、人类与其它高等动物特有的现象 ‎42、在(   )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分离 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 ‎43、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原始教育    D、现代教育 ‎4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4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4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4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8、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4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50、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  B.、幼儿教育    .中等教育    .学历教育   成人教育 C、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D.、普通教育 .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答案:41、A 42、C 43、C 44、B 45、A 46、A 47、B 48、B 49、C 50、A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选择题题库 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 )理论和( )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 ‎3、新课程改革贯彻( )的工作方针,坚持( )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 )。‎ ‎5、初中阶段设置( )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 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 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 )‎ 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 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 )‎ 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 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3、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 ‎(1) 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 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 ‎ 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 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 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 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 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 ‎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 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分)‎ ‎1、 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 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4分)‎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6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3分)‎ ‎(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 (3分)‎ ‎(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 (4分)‎ 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一、 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 )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 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⑴‎ 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 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 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新教育大纲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 17. ① 18. ② 19. ① 20. ① 21. ① 22. ① 23.③ 24. ① 25④ 26.① 27③ 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 ③‎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 (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 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 (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 (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 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③‎ 只有在********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4)发扬教学民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