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11)
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11)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 1.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2.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3.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4. 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 5.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6.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7. 蒙特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是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这四个方面 组 成。 8.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论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9.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直线组织和螺旋式组 织。 10.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11. 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儿童行为的训练者、儿童行为的强化者。 12.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和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 个词就是发展一互动。 13. 我国 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4.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 15. 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儿童行为的训练者和强化者。 16.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小环境、中间环境、外环境和大环境。 17.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 组织。 18.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主要是由计划一做一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 19.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 的 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20. 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观察者、儿童的榜样。 21.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22.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23.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主题综合。 24. 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课程即科目、课程叩经验、课程即目标和课程即计划。 25. 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这 4 个方而组 成。 26.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7.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是: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和 教师和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28. 我国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 年颁布的 和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9. 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会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 要 性。 30. 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学。 31. 依据泰勒的直线型目标模式而展开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分别是: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实施 和 课程评价。 33. 我国 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4.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35.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旌主要是由“计划一做一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 二、名词解释题 1.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白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 动 课程打破了学科木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 程 度和推广价值。 3. 光谱方案:建立于 1984 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 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 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 8 个知 识 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 所 作为。 4.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白然、大社 会 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语 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 此 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5.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 身 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 DI 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 5 到 8 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 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白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① 行为主义理论;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 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7.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 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8.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 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9.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 支 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 间。 10.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 和 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11.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 而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12.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外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 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13.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展和结果。该模 式 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主张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 程 的课程设计模式。 14. 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 为 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白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 习, 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 15.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 多 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