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3) 一、填空题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有多种形式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2. 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一生收入。 3. 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农”问题,实际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4.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5.经济学家在论述农业的基础作用时,认为农业有五种功能,即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6.财产所有权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7.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 8.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东可以货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出资。 9.农村生产社会化服务包括生产前服务、生产中服务生产后服务。 10.当劳动力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它便成为纯粹的社会财富的消费者。 11.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本。 12.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占有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及其意志行为。 13. 获得佣金是农村经纪人从事经纪服务的基本动力,必须承认其获取的合法性和积极性。 14. 各个国家规定的符合劳动年龄的标准不同。我国劳动年龄的标准是:男16到60岁,女16到50岁。 15. 根据林木用途的不同,我国现有森林主要可以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类型。 16.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17.迄今为止,我国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18.随着农村居民整体收入的增加,其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历了生存型消费、温饱型消费和富裕型消费三个主要阶段。 19.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 20.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固有的自然属性,主要有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功能的永续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21.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多少无关。 22. 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社会心理方法等。 23.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4.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农业市场化,二是持续农业。 25.森林资源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26.农产品价格要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应反映供求关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27.固定资产常用的三种计价形式是原值或原始价值、净值或折余价值和重值或重置价值 28.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9.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分配资金。 30.“两个根本转变”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一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市场容量大、价格波动频繁和市场竞争激烈。 32.固定资产常用的三种计价形式是:原值或原始价值、净值或折余价值和重值或重置价值。 33.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是:在有效使用期间内平均摊销。 34.农村经济管理采用的经济方法包括价格、税收和信贷。 35.土地的经济特征包括土地的供应的稀缺性 、土地利用方式的 分散性、农用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和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36.我国草地资源现状可以概括为:地总面积不算少草、人均草地很少和草原退化严重。 3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8.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9.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40.固定资产常用的三种计价眼式是原值或填原始价值、净值或填折余价侦和重值或填重置价值。 41.影响市场的五个因素是卖主的数量、产品的性质、头主的数量、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和卖主的市场行为。 42.减轻农民负担的,项根本措施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43.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配套服务原则、有偿服务原则和自愿原则。 44.决定企业项目能否成功的四大要素是市场前景、政策环境、自身条件和项目的效益。 45.土地的自然特征包括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和土地功能的永续性。 46.商品流通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途径、过程或渠道。 47.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二、名词解释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一般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2.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2.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由6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构成。这套小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自然资源六大方面,既有反映经济方面的指标,也有反映社会方面的指标,更有反映精神方面的指标,可以说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 3.生产时间 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4.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5.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也叫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土地制度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要点: (1)土地制度的法制性。 (2)土地制度的内容有广义、狭义之分。 6.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计算。 7.社区合作 社区合作经济是指以农村社区为范围,以集体所有的土地为基础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以原来的生产大队、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但与过去的生产队有根本上的区别,它不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而更多地负责处理有关的经济行政事务和提供服务。 8.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的两重性。这两重性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它反映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表现为指挥生产、组织和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活动的职能,处理再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即生产力的组织。 (2)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的管理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性质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和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发生联系。其中生产关系问题包括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各企业之间以及他们同国家之间和他们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适时采取某些措施调整上层建筑。 9.产权 财产权力的简称,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权力,即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9.激励 激励是调整和开发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只有充分调动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使财和物的因素得到有效的发挥,保证经济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现。 10.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即商品销售途径,就是把制成的产品从生产商送到最终消费者手里的完整过程;它不仅是指商品实物形态的运动路线;还包括完成商品运动交换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四层含义: (1)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生活消费)和用户(生产消费),流通渠道作为产品流通的途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接消费。 (2)流通渠道的积极参与者,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中间商。 (3)生产商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产品和劳务,应以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为前提。 (4)流通渠道是指某种特定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或用户所经历的过程,不仅反映商品价值形态变化的经济过程,而且也反映商品实体运动的空间路线。 11.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独立的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12.合作组织 合作组织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经过归纳,能反映其特征的原则主要是民主管理;社员拥有产权中的剩余索取权。 13.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14.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数量既多质量又好的农产品。 15.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亦称为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 16.需求弹性 产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可用需求弹性表示,其经济含义是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百分数,即: 17.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以及购入在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股票或债券。进行长期投资,可能是为了对重要的供应者或顾客提供财力帮助,或者是为了取得影响或控制对方经营决策的权力,或者为农村带来较高的收益。 18.伏季休渔 伏季休渔,就是国家在鱼类繁育较集中的时期(通常是6-9月份),划定一定的海域,禁止在该海域内从事某一种或几种捕捞作业,使鱼类具备生长繁育的时间与空间。 19.农村股份合作 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双重优点,通过股份明确产权关系,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方式 和按劳分配与按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把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 20.市场经济 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1.劳动力资源 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劳动力的数量是指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以及参加劳动但超过或不到劳动年龄的人数。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 22.集约经营 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 23.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协调好人口、环境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4.关税 是进出口商品经过海关时由政府征收的税种,这是贸易保护的典型措施。 25.农产品比价 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26.农村经济 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建筑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 27.经济信息 是对经济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是经济运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 28.需求弹性 是指价格变动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间的关系,用需求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系数等于需求变动量除以价格变动量。 29.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形及无形磨损而使其原值造成的减少和损失。 30.违约责任 是指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后果要承担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经济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1.农村产业结构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组合形式和比例关系。 32.农村市场体系 是指各种市场要素和各个相对独立的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33.商品流通 是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并以货币为媒介的一系列运动过程。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一个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范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