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 的辩证关系? 材料一: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SARS病毒、埃博拉 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等重大疫情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 而滥食野生动物是人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人说, 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 动物。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 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 是确凿无疑的。 1.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包 括原始自然界、人化自然界、人身自然界和生态自然界; 社会系统是由现实的生产组成的,即物质生产系统、人的 生产系统和精神生产系统。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 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同样,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 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 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 类的持续劳动使得人类能够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 程度上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们的环境。 2.辩证关系(有机统一) 相互区别和互不可分,艮U: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 致” 从历史主体与客体角度看。两者是同一个活动、同一个过 程。人是历史主体,环境是历史客体。“人创造环境”和 “环境创造人”,是人与环境、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方向 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两种运动,即人向环境、历史主体向 历史客体的运动,以及环境向人、历史客体向历史主体的 运动。 一是环境对人的生成,即所谓客体的主体化、非对象化。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 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 和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 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 涅,与之俱黑。”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董 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 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二是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即所谓主体的客体化、对象 化。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 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环境 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 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 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 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比如,在良 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 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 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人和环境之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对象化与非对 象化的辩证统一运动,构成了人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内部运 行机制。因此,人改造环境和环境改造人的过程是同一个 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即阶段性)相统一的观 点分析。历史上,每一代人都在前辈创造的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基础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 己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们创造的环境,在已有的 基础上进行新创造。诚然,这些新创造受到已有的环境即 前辈们活动的结果(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他们也能动地 改变这些条件,并在改变这些条件的同时改变人类自身。 这样,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新贡献加入到生生不息的大自 然和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且锻造出自己的新的品 格、新的力量和新的面貌。这就是“人创造环境”和“环 境创造人”的有机统一。 总之,人与环境总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创造的。 “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这是人类以实践活动 为基础的两种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活动。人的活动受 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环境又 不是游离于人的活动之外孤立存在、精致不变的。 三、意义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环 境氛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题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人生态度是由人生目的决 定的,但在实现人生目的过程中,如正确面对现实,战胜 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为实现人生目的开辟道路,则是由人 生态度决定的。 (2) 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都必须选择和确立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一旦 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确立,就需要发扬自强不息、百折不 挠的精神,这就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 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人生道 路是多种多样的,走哪条道路,是由每个人主动选择的。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保证人们将远大理想寓于具体行动 中,脚踏实地实现人生目标。 【考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7. [题干】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答案】 (1)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 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 和方向,不仅可能一事无成,而且可能使人生陷入迷途, 进而导致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疑问。 (2)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生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人们需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外部阻碍,而 且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弱点,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 (3)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人的精神世界犹如 一座大厦,缺少蜘蛛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 神支柱。 【考点】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26. [题干】简述建设社会公德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 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建设社会公德有如下意义: (1) 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 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1)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 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考点】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26. [题干】依法治国基本原则。 【答案】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 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做到 “三统一”与“四善于”相结合。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做到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 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 所遵守、所运用。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尊 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 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 点。 (1)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 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 —手抓德治。 (2)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考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26. 【题干】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1) 行政合法性原则,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 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规定; (2)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 度,符合法律基本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3) 程序正当原则。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 权益的行为时必须遵守政党的法律程序。 【考点】行政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 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 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26. [题干】论述法的执行和特征 【答案】法的执行,简称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及 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 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因此也常被称 为行政执法。其特征有: (1) 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 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 政府所属的各部门。此外,国家或法律授权的组织也享有 授权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权。 (2) 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和 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设 计政治、经济、外交、国防、财政、文化、教育等各个领 域。 (3) 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由于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法 定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般都采取积极主 动的行动,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但是,也有 一部分行政管理活动是行政机关依申请作出的。 (4) 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 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 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 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但也有执法活动,如行 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不具有单方面性。 【考点】法的实施 26. [题干】请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做一个坚定的爱国 者。 【答案】 (1) 培养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① 民族自尊是指在祖国不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 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 惑,不丧失国格人格; ② 民族自信是指民族对于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 ③ 民族自强是指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 富强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 (2) 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① 促进民族团结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 掌握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牢 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 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 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① 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 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做 出自己的贡献。 ② 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 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 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 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销祖国。 ① 刻苦学习,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② 端正思想,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③ 躬行实践,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考点】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26. [题干】试述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 守信为重点。 【答案】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1)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只有增强诚信 意识,坚持诚信做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自 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获得成功。一个不讲诚 信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能持久。 (2)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力提倡诚信守信的美德。市 场经济是交换经、竞争经济,也是契约经、信用经济。保 证契约双方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维护市场秩序 的关键。 (3) 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基础,对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人与人之间只有诚信 交往,才能进行真正平等、公正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内耗和摩擦,大大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 【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