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选择题 1.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A. 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 2.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术 B. 仁 C. 博爱 D. 兼爱 3. 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o A. 两汉之际 B. 魏晋时期 C. 东汉末年 D. 隋唐时期 4. 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o A. 敦煌 B. 洛阳 C. 河北 D. 长安 5. 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o A. 唱 B. 念 C. 做 D. 打 6.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7. 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8. “恕”的本意是指()。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 9.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一一小说,发源于()o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宋元话本 10.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 民主与博爱 B. 和平与民主 C. 民主与科学 D. 自然与科学 11.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 巨 的是() A.儒、墨、道、法 B. 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 儒、道、墨、阴阳 12.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A.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 13.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 《诗经》 B. 〈春秋左氏传》 C. 《史记》 D. 《庄子》 ・ 14. “杀身成仁"是()的话。 A. 孟子 B. 孔子 C. 墨子 Do 苟子 15o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 最 高范畴。 A. 天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o 夭人合一 16.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 A. 南移 B. 东移 C. 西移 D. 北移 17.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而所说不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对官吏的期望 C. 法制不健全的产物 D. 权力社会的产物 18. 《四库全书》是()朝修订的。 A. 清 B. 明 C. 汉 D. 唐 19.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 苏轼 B. 林逋 C. 陆游 D. 辛弃疾 20.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刊物是()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 C. 陈天华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 21.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术 B. 仁 C. 博爱 D. 兼爱 22. “舍生取义”是()话。 A. 孟子 B. 孔子 C. 苟子 D. 墨子 23 .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 24. 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o A. 《萄子》 B. 《庄子》 C. 《商君书》 D. 〈周易》 25.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就开始的。 A. 先秦 B. 秦 C. 西汉 D. 东汉 26.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有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指一种等级关系 B. 指一种社会整合手段 C 指一种礼仪 D. 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 27.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 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 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 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 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28. 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 A. 道家 B. 道教 C. 神仙家 D. 佛教 29.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 苏轼 B. 林违 C. 陆游 D. 辛弃疾 30. 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刊物是()。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 C. 陈天华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 31.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 巨 的是()o A. 儒、墨、道、法 B. 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 儒、道、墨、阴阳 3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观念。 A. 仁、礼 B. 无为 C. 兼爱 D. 法、术、势 33.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 《诗经》 B. 《春秋左氏传》 C. 《史记》 D. 《庄子》 34.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 韩愈的排佛 35.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 最 高范畴。 A. 天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36.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 民主与博爱 B. 和平与民主 C. 民主与科学 D. 自然与科学 37. “恕”的本意是指()。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 38.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在善地停止下来 B. 停下来即是至善 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39.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o A. 苏轼 B. 林逋 C. 陆游 D. 辛弃疾 40. “舍生取义”是()的话。 A. 孟子 B. 孔子 C. 苟子 D. 墨子 4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42. “百家争鸣”是()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 A.魏晋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D. “五四" 43. 以下著作中,属于道家的是()o A. 《论语》 B. 《庄子》 C. 《孟子》 D. 《商君书》 44. 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 秦 B. 西汉 C. 东汉 D. 唐 45. 在以下诸学派中,最为强调“孝道”的是()o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46.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 最 高范畴。 A. 天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47. 《四库全书》是()朝修订的。 A. 清 B. 明 C. 汉 D. 唐 48. “兼爱”是()的主张。 A. 孟子 B. 庄子 C. 苟子 D. 墨子 49. “无为"是()的主张。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50.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魏源 B. 冯桂芬 C. 孙中山 D. 郑观应 51.两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 巨 的是()o A. 儒、墨、道、法 B. 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 儒、道、墨、阴阳 52. “百家争鸣”是()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 A. 魏晋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D. “五四” 53. 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o A. 南移 B. 东移 C. 西移 D. 北移 5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 秦 B. 西汉 C. 东汉 D. 唐 55.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指一种等级关系 B. 指一种社会整合手段 C. 指一种礼仪 D. 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 56.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 最 高范畴。 A. 夭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57.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不正确的是() o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对官吏的期望 C. 法制不健全的产物 D. 权力社会的产物 58. “兼爱"是()的主张。 A.孟子 B.庄子 C. 苟子 D.墨子 59.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非常广泛,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致中国民族经济的崩溃 B. 揭开了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 C. 传播了近代科技知识 D. 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60.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o A. 魏源 B. 冯桂芬 C. 孙中山 D. 郑观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