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5篇

2021 年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5 篇 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1 典,意味着规范,系统。法典,是对法律的提炼与整合。萨维尼说:“法典是对全部现有法 律系统性的整理与编纂,并且具有由国家赋予的排他性的唯一的法律效力。”培根说:“应当 制定一部法典的时代,必当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时代,因此一个必然的结论是,其立法 能力必定为其他时代所不及。”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问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 障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 作为新时代的法典,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得以实现。例如,民法典规范 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的到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 权益,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有序,让社会更加和谐。 作为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先后经过 4 次修改,历时五年,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他的出台紧扣时代 脉搏,回应时代需求,它标志着我国私权治理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对于民事权利的保 护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我们相信,作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民法典必将 成为新时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 益关系不断变化,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 员应顺应时代潮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 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2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5 月 28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着“民 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2020 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中国人民饱受疫情的困 扰,在这个万众一心度过疫情的时刻,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为人民打上一针“强心剂这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 典,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和国家先后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 典。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 经过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不仅仅是达成几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对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圆满的答卷 此次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总结实践经 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 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 特色、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 事法治保障。 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是此次编篡的亮点。具有极为深远的意早在 1986 年,我国制定民法通则时 就明确规定了“人格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格权的定义不断丰富,隐私权、肖像权、名 誉权等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个人 隐私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现象层 出不穷。法律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滞后性,当现行法律还不能有效应对,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 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人格权保护需要。此次人格权编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 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人格权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意味着民法典的横空出世对老百姓来 说不仅仅是抵挡伤害的盔甲,更是奋起反抗的武器。让以人为本真真切切的落实在生活中,为 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次民法典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之外还回应了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说, 这是一部“社会活动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 法典。 当然民法典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字的魅力和缺陷总是形影不离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 《哈姆雷特》,当民法典制定好后,司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对其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出台相应 的解释、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就显得额外的重要,但这只是后话,就把一切交给时间,让我们一起 去见证。 这一部盛世之典不仅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写满了14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过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这是因为该法典是民事权利 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实施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法通则》、 《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被替代。 1、民法是对人们真实生活中行为的规范,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法。民法即私法,是关于个 人或私人的法。如隐私权和信息权,民法就是关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公民或法人等的财产和人 身关系方面的法律规范。 从市场经济的概念方面可以看出,民法具有私法的特征:民法是以“私”字为核心的私权经 济,这个特点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是私人(指有独立利益和人格的 一切主体),其发展动力是私心;而且追求的目标也是私利。因此,可以说民法又是权利法和 平等法。即对任何一个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都要平等地保护。 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 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2、民法通过强调人性,追求真、善、美,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被称为“帝王规则” 的诚实信用原则,它要求民事活动要以依此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就在承担民事 责任。 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曾说:“一个民族,如果民法规范健全,说明它的文明程度高;如果刑法 健全,说明它的社会文明程度低。”《民法典》的出台,表明了我国社会将进入一个文明进步 的新时代。 3、《民法典》内容决定了民事权利和义务以及民事行为和责任问题,需要与民法意识、民法 观念的培育和普及有关。 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 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中涉及 的婚姻、继承和收养问题,涉及的财产方面的物权以及债权方面的合同问题以及侵权责任问 题,都是基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四要素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权利意 识,还要有义务意识;不仅要有行为的合法性意识,还要有责任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民法 观念,那么,他的人格观念、权利观念、利益观念、自由观念以及责任观念就不可能完善。 如果一个政府没有民法观念,就可能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更难说是一个法治的政府。 因此,民法意识的培养既是全民的自觉行为,也是政府责任。 4、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法典是全面依 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的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直接关联,特别是 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民法典的实施,会很好地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 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中国社 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不断积累,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 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强,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更加有效。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以及司法工作人员,要了解民法典的规范,了解公民权利与义 务和责任的要求。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 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 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4 一、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 1954 年到 2017 年民法典的编纂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 伴随着中国社会 60 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根据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接续努力推进编纂民法典工作,先后十次审议民法典相关草案,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两次研 读讨论民法典草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经过反复修改 的草案,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 一致。该法典在本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体现了全国人 民的心声和愿望。 二、民法典将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 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 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每一条法 律规定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 心。《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 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民 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三、民法典颁布与实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 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 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 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 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 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 安康的生活。建设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 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 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四、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律师要把学习和掌握民法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好、用好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 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 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计 1260 条。这 1260 个条文涵盖了个人 从出生到死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巨大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民事单行法的吸收合并 上。《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 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 民法典心得体会感想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 2020 年 5 月 28 日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 重大成果,凝聚着 14 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梦想。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 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 法。民法典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可以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有 7 编加附则共 84 章、1260 个条文构成。第 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 这里面其实把一个人在社会上,从出生到死亡所拥有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全部讲到 了。 总则讲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讲的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资格。 第二编物权则是讲人在社会上实际拥有哪些权利,你已经占有什么、你该占有什么、不该占 有什么,讲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能力。人在社会中,有了物权,有了物品要进 行交易,接着进入下一编合同。 有了交易,人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考虑自己能活多久、活着要不要讲仁义礼智信等方面,那 就进入了第四编人格权,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有人说推 销电话是盗窃,因为他未经同意打电话占用了你可能 1 秒时间,相当于偷走了你的 1 秒时间, 毕竟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偷窃时间可能比偷窃物品还严重。人格权入编曾有争议,但人 格权只有入编,民法典才具有“人格”。 第五编是婚姻家庭,人在世上,每个人的身份特征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歌手费玉清在退隐时 曾说过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他说父母去世后,感 觉人生失去了归属,舞台和掌声弥补不了他的失落,因而决定退隐,不再唱歌,讲的就是家 庭的重要。 有学者说应该叫家庭婚姻,先家庭后婚姻,但是普遍认为是先婚姻,后家庭。人在社会上通 过一种自愿的行为,归属到不同家庭中,再组成这个社会。婚姻和家庭当中有很多权利义务 的分配,比如说婚姻怎么去缔结,怎么去维持,怎么去解除等等。婚姻家庭编涵盖了婚姻法, 我国除了宪法之外,最早的便是婚姻法,于 1954 年出台。 有了家庭婚姻之后,会产生一个后续分配的问题,这就产生了第六编继承。这一编解决新生 代和老生代代际之间的关系,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死亡之后,人的财产等等怎么处置,就 要通过有序继承来解决。 第七编讲的是侵权责任。侵权是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侵权不一定要故意, 比如阳台放了什么东西,不小心掉到楼下砸到人,房主不是故意的,但依然有责任,是过错。 现代社会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种类繁多,有些甚至不易察觉,不用面对面。比如 网络辱骂,黑客窃取账号等等。 民法典 1260 条,基本把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囊括进去了。民法典把看似有关没关的一串法 律,串到了一起,实际有着深刻的哲学思维和逻辑体系。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 保护私权利,实际上,民法典就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事关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 亡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法律,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民法典,这样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