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议语言表达三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议语言表达三忌

语文论文之浅议语言表达三忌 ‎ ‎  摘要::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堂语言表达。切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语无伦次,游离出主旨;表达冗繁,频用口头禅等现象的出现。加强语言修养,使得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课堂目标。‎ ‎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  案例  三忌 ‎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1]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功力,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是对教师语言能力的一个挑战,因为说的恰当要比说得漂亮更好。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不能信口而讲,语无伦次,表达冗繁。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注意一下三忌。‎ ‎  一、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 ‎  若教师在上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充分熟悉教材,不推敲教学语言,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课就有可能信口而讲,进而使得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  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聘到了一所中学当语文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学识很自信,就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工作。开学上课时,当他取出教材,才发现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版本和设计早已不同于他自己上初中时的那样了。这时他便不知所措,但是又碍于情面,只好硬着头皮讲了下去。结果使得课堂教学语言十分凌乱,整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他讲的主旨是什么,课堂乱成一团。他还生气的说道:“现在的学生怎么连这么简单的课文都理解不了呢?”而学生都认为他语言表达凌乱,缺乏教学经验。这样,就从一开始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  虽然这位教师是从师范类院校中最好的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同时他也的确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他没有提前进行任何的准备,就去信口而讲,从而导致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语言的针对性不强。他自己以为讲明白了,可学生却如同雾里看花。所以很难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  二、忌语无伦次,游离出主旨。‎ ‎  有的教师上课主次不分,不分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就说到哪,东拉西扯,语无伦次,游离主旨。‎ ‎  一位语文教师要讲《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他对学生说:“‎ 今天我们将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这是由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的一章,这个故事主要讲诸葛亮如何使用计策三天造十万只箭的故事,大家知道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物,我们在前面一篇文章叫《火烧赤壁》中提到这位军师,同学们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吗?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在《水浒传》中也有一位军师叫吴用,这个人没有功夫,只会出出主意,肯定打不过豹子头林冲,说道豹子头林冲这个名字,你们看豹子头这个外号起的多有水平,比起你们给别人起的”电线杆“、”冬瓜“之类的好多了,下次你们给别人起外号时也要注意……”‎ ‎  这位教师由故事说到人物,又由诸葛亮说道吴用,又由吴用说道林冲,由功夫说道外号,由外号说道起外号,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不着边际,完全游离出了课堂教学的主旨,这样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呢?‎ ‎  三、忌表达冗繁,频用口头禅。‎ ‎  一些教师喜欢说口头禅,完整的意思由于加进了口头禅,使得语言显得支离破碎,十分冗繁,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整句话的理解,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  一位教师在讲《背影》时这样说道:“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个父亲,是吧,一个父亲送儿子到火车站,是吧,父亲爬月台是吧,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是吧。通过儿子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是吧,写出了一段感人的父爱,是吧。”‎ ‎  这位教师的口头禅是“是吧”‎ ‎,本来简单的两句话,在他的嘴里变得罗里罗嗦,相当冗繁,“是吧”就占了一半,这样的教学语言如何能让学生明白老师到底想要说什么呢?‎ ‎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如能把握好课堂语言,抓住语言艺术化的特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艺术的关键,就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魅力。”[2]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语言艺术的人。加强语言修养,使得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课堂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