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心副主任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才中心副主任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怀着一种敬仰而又神圣的心情, 西安市新城区人社局一 行来到了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进行参观学习总书记。梁家河村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 5 公里处,是延 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是习总书记 挥洒了 7 年青春的第二故乡。虽然村名叫“梁家河”,但实际 上这里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黄土高原干燥少雨,难得 有雨时,沟渠里才会积攒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 依山坡挖出的一孔孔窑洞,就是村民曾经的家。 但是当一批北京知于 1969 年 1 月来到这之后,他们用真 诚和实干来回报这片历经苦难而又无比多情的土地,使得在 如今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这里的破烂 的窑洞,变成了一间间崭新的窑洞和平房。村里建起了展览 馆,开设了许多的农家乐,供来往的游客参观、住宿和品尝 美味的乡村美食。梁家河村从一个无人知道的小山村到现在 几乎全中国都知道的文化旅游村。村里已通上了观光旅游车, 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家家都有自来水, 教沼气已进户。每一 个进出梁家河的人,不管是公务人员还是行商的,每一个参 观旅游的人都在这里收获了份不错的心情, 对自己的人生进 行了一次很好的洗礼。 这次参观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如何做好人才服务中心工 作,我一路学习总书记、一路思考。 一是群众的信任建立在干部对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上。 习总书记对梁家河人民感情深厚,他曾经说:“上山下乡的经 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在梁家河插队时,他开始很怕村里人到他们知青 的炕上来,后来却请村民到自己的炕上坐、谈天说地,和村 民一块吃、一块住、一块上山下地,以此和梁家河的群众结 下了深厚的感情,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我们作为 80 后的一代, 更应该引以为鉴,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同群众打成一片, 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在困难面前打开局面。我认 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 好事。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 活最大的问题,习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 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 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 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陕北耕地少、农业生 产条件恶劣得多,看到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 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 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能够“居高位而知 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三是坚定的信念使我们明确奋斗方向成就一番作为。 在 梁家河时,也面临一些客观困难,但是有着坚定的信念,那 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这一信念支撑着他走向最高政治舞台。 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有一颗扎根基层、 不怕艰苦、敢于 拼搏的心,沉下身子融入群众,在基层工作中坚定信念、扎 实工作,成就一番事业。 我将把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带回工作中,学以致用,学 以促用,把考察学习总书记成果转化成人才服务中心发展的 动力,结合实际,合理谋划发展规划,不断增强人才中心的 服务意识和水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