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药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暑假药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暑假药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暑假药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 包括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 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 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 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 份总结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 暑假药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这个假期中,我们一行六位大学生来到了 xx 省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 这个企业坐落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 发区,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自从 1995 年 创立以来, 通过实行程序化和目标化治理的营销策略, 建立了一 个覆盖面大、 渗透力强的营销网络。 他们以科学的营销体系促进 销售,达到了销售业绩连年翻番的好成绩,并于 XX 年进入全国 医药企业五十强, 且连续八年被评为 aaa 资信企业。 在最近的福 布斯 XX中国潜力 100 榜上,药业位居排名第七位。这作为一家 新兴的药业公司,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为仍在象牙塔内学习的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个现代化、 科技含量高而且人性化治理的制药厂。 在这里, 我们参观了厂内 的加工工艺; 我们结识了厂里的与我们年纪相当的技术工人朋友; 我们与企业的副总经理伏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谈话; 我们还与常年 往返中国和加拿大的负责新药研发的资深科学家王博士进行了 交流。 在这些天的交流学习中, 我们学到了关于制药方面的专业 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个学生在对待企业还有 自身发展的认知上,受到了相当的震撼。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实 践,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一些观点。而在这里, 我主要想简单的谈 谈关于企业文化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两个问 题。 一、企业文化 xx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朝气蓬勃, 富有创新意识的知识型、科技型的大型制药企业。她以创新、 科 技、人才、治理的核心优势和严谨、科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的具体行为来服务社会、营造健康。 众所周知, 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难, 但是要把一个 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轻易的。 我曾经在一些统计上 看到过, 长寿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 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文 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 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 科技进步、 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 持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 因为它带 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带不走、 学不到甚至不可替代、 无法模拟 的。 而成立于 1995 年的制药在短短的 XX年时间内, 从当年的一 个不具天时不具地利的小厂, 发展到了现在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 米、每年净盈利高于 10 亿元佳绩的全国知名企业,就是因为他 们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优秀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 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 价值观念、职业道德、 习 惯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而正是这些统一的价值观、 共 同的认知体系才使得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药业的伏女士介绍, 每一个进入的员工 (小到负责清洁工 作的工人,大到项目经理) 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提前进 行培训。 “回顾药业的漫漫征程,梳理诸多经验。我们发现, 高瞻远 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 理性与激情的交织、 自信与务实的辩证至 关重要。建厂伊始,可谓不具天时、不具地利,但我们没有为困 难阻碍, 没有在恶劣的条件前止步。 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 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地时又要高瞻远瞩。这些年来, 公 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激情, 激情是克服困难的动力。 同时我们又 始终用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 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 制度 架构、人员观念得到全面提升。 在荣誉和成就面前, 人并没有满足现状, 我们深深知道要创 业就必须创新, 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 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新 产品的研发, 这些年公司来一直秉承‘科技为本’的理念, 以博 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 诚招医药领域内的高科技 人才, 做好科研开发工作, 为公司进军新医药领域及现有品种的 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在‘精神’的旗帜下,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制药技 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每个新来的员工都需要专心阅读专心体会的关于历史 的领导致辞。 其中, 所谓的“精神”就是: 豪在大志、 森在伟业、 精在治理、 神在创新。 也即, 立大志、 创伟业、 精治理、 重创新。 员工也要受到这样的教育, 作为一个高科技制药公司, 企业的终 极目的绝不只是为了盈利, 她有着更为沉重的企业责任——为医、 患提供满足的服务;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为社会做 出应有的贡献。这正如治理大师德鲁克在《组织的治理》里所说 的,“一个组织机构是为了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使命, 或起到某项 特定的社会作用而存在的。”所以, 我们可以看到, 企业正与德 鲁克的这句话遥相呼应, 证实了一个企业当且仅当她有一定积极 的社会作用才能够屹立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在参观制药厂的时候,我们发现厂内并没有口号式的标语。 例如,他们的企业宗旨是“服务社会, 营造健康”, 但不论 何处都找不到这样的字眼。我们象征性的问了几个正在休息的 ` 工人的企业宗旨是什么, 他们都能流畅的告诉我们, 其中还有一 些师傅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企业 的治理能力——他们成功地避免了形式主义。我们真切的看到, 企业或者员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都与内部的意识形态达成了统 一。真正的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伏女士也告诉我们,他 们这里除了培训时候发下的学习资料, 没有任何字面上对企业文 化的诠释。但是,当我们走进这个企业,当我们成为其中任何岗 位上的一员之时,就会发现, 的企业文化就似乎空气一样, 无处 不在。每个员工的心态、每个员工的行为, 处处体现着的那种高 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 理性与激情的交织、 自信与务实的辩 证。 我们在闲聊时也曾经询问伏女士, 他们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 化建设。 她告诉我们, 文化不是为了赶时髦、 为了要做“文化人”, 也不是为了提高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档次地位, 而是要通过 企业文化约束员工,凝聚员工,激励员工。但是,这种凝聚并不 代表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行为。 许多企业要求员工统一制服, 清 晨排列成行做早操,喊些口号,就算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优 秀的企业文化在于员工对制度的真心拥护, 在于企业统一的价值 观,并非只是对于工作环境的统一。 就似乎微软的招聘广告语所 说: “你喜欢自由安闲, 手拿可乐, 边听音乐边工作的环境吗?” 实践证实, 随意的工作环境并不妨碍优良企业文化的行成与执行。 伏女士说,“其实人才固然重要,文化才是要害”。的确, 顶尖的人才, 可以通过合作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但也可以 上演最惨烈的斗争。 假如组织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 文化,这个组织也只是一盘散沙,这个时候人才的增多,不过是 增大内耗而已。所以,需要她特有的企业文化,不但如此,任何 企业都需要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因为, 企业文化总是标志着该企 业的视野和品位, 一个企业假如没有文化, 尤其是没有自身特色 的企业文化,那它就好比是建造房子时,只有砖、瓦、沙子,而 没有水泥(凝聚剂)一样。总之,当企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 度时,为 了能再上一层楼, 再创新的辉煌,这个企业就必然要提高它 的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 这个企业才可能会具有一种长久的生命 力。 二、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 通过这次实践, 我们发现, 毕业的大学生与合格的企业员工 相差甚远。 且不谈技术上从理论到现实的差别, 或者是与人的交往能力 的差距,光是大学生需要进行的角色转变就已经相当大了。 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室走向工作岗位,由学生变成员工, 无论生活方式, 还是生活环境; 无论是思维方式, 还是思考方法, 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 通过和员工的交谈,再加上伏女士的点拨, 以及各自的观察, 总 结出了下面几条。 要想成功的从学生变为员工, 至少要做到以下 几点: 第一,由“是什么”转变为“做什么” 校园里的学生更喜欢探究了解事物的本质, 非要弄出一番道 理才知足; 但企业里更注重的是以实践为前提, 可行性与成本效 益一旦作出合理评估,即可采取行动。 换句话说,校园型思考喜 欢冠以抽象的概念,而企业工作者更侧重做什么,从何时做, 何 处做,并如何达到最佳效果。一句话:学生喜欢抽象具体,但员 工需要具体抽象。 第二,由“别人提出问题”转变为“自己发现问题” 作为一个学生, 等待老师出题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被动的 应付考试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制约式的处世观。 然而, 来到职场之 后,我们必须以主动积极地态度,不断地寻找自我突破,不断寻 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自我成长、脱颖而出。一句 话:学生习惯被动应付,但员工需要主动探求。 第三,由“一个人独立解决”转变为“大家共同解决” 在学生时代, 大家都被教育要独立完成作业、 要独立参加考 试。 但是在企业里则不是这样, 员工们碰到的问题都是错综复杂, 涉及多方面的, 单凭个人的主张见解, 恐怕是找不到问题所在的, 更拟定不出合理的对策。所以,需要集思广益, 结合各个专业的 特色,共同合作。一句话:学生善于独立奋战,但员工需要协同 作战。 第四,由“为自己”转变为“为大家” 校园里的学生都深信, 只要自己努力学习, 就可以换来好成 绩从而换来身边老师同学的尊重。 所以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自我为 中心。 但企业的工作是一个整体, 是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才能 做好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定角色, 必须互相协作支持, 才能产生成效。也就是说,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而是集体利益最大化。一句话: 学生总是自私自利, 但员工需要 无私为工。 第五,由“注重智商开发”转变为“注重情商开发” 校园里智商高的学生, 不论他的情商如何, 似乎总是可以拥 有好成绩从而进入好大学。但是在企业中, 智商固然重要, 但情 商高的人才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能够自我激励、 能够正确对 待自己,能够客观看待同事, 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够正确处理 各种关系。所以这类人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一句话:学生习 惯纯脑劳动,但员工需要全面发展。 所以, 总的来说, 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真的需要很大程度 上的改变。而这次社会实践, 才让我们熟悉到了这一点:大学生 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业上往往不够成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大学生们经常以我为中心, 自我感觉良好, 常有“天生我才必有 用”的豪气。 可实际上,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与真正意义上 的成才有着极大的差距。 曾经,我认为一个毕业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 走完了从小 到大的二十余年的学校生涯, 学了很多的知识, 懂了很多的道理, 应该可以成为一个较为全面的工作人员。 尤其像是清华这样的名 牌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应该能够胜任各种岗位的需求。但是, 经过了解,我发现清华毕业生的口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去年六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 it 院长论坛上,与会的不少 企业界代表普遍认为“清华大学 it 专业的学生勤奋聪明,但是 不知道做事的方法,不会想问题,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差”; 前年三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 美国特 路普国际集团公司的招聘摊位上方有一个很醒目的告示: “说明: 清华北大毕业生一概免谈!”, 经询问,这是因为过去公司用过 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浮躁不安, 因此,他们中没有一个成功的范例; 每年人才招聘会上还有一些单位也反映,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与一般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往往更加注重个人待遇和工作条件, 却又不愿意为单位为集体尽更多的责任。 一旦碰到未满足个人心意的情况,他们往往选择马上走人。 这些事例都证实了,大学毕业生,哪怕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都存在着距离合格员工的或大或小的差距。 而对于这些欠缺处的 关注,在校园里往往是微乎其微的。于是,这次实践告诉我们, 作为大学生, 我们不但要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 更要大力加强心 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使我们既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又具备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精神,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个 人有所作为、又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同时,作为名牌院校出身的我们,更要尤其注重:要正确看 待自己、正确看待社会,正确处理个人理想、 个人利益和社会需 要的关系, 这样才能既可充分施展个人才华, 又为社会所接受并 欢迎。 三、总结 总之,我们在本次对 xx 省药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检 验了自身的能力,并在与企业中的员工甚至治理阶层的比较中, 明显的发现了自身经验严重不足,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严重不够等等问题。 我们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开阔了视 野,接触了社会现实,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感受和体验了许多书 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熟悉自我、 完善自我与熟悉社会、 服务社 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也是相辅相成的。 树木要成材, 不 是在温室, 而是在肥沃的土壤上吸收天地日月精华, 经受风霜雨 雪考验。大学生要成才,不应只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风声,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而应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自我历 练, 作到“家事, 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真正在熟悉自我、 完善自我、熟悉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成长为社会英才。 只有熟悉了自我, 完善了自我, 才能更好地熟悉社会, 服务社会; 只有在熟悉社会、 服务社会的过程里才能更好地熟悉自我、 完善 自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