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提高创新意识
数学论文之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提高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友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无法代替形学生读书,分析思考,知识不能像水一样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思想观点也不能如复制文件那样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就是所谓的学生主体性。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探索,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点滴体会吧! 一 创设情境,诱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中,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我说:“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我神秘地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我说:“你们讲出好几个相同的加数,我都能很快地算出它门的和。”于是学生纷纷举手报数:“3个8”、“4个9”、“15个7”、“19个4”等等,我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了对应的和。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你快告诉我们吧,你是怎样算的呀?”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安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牙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了所要学习的内容“乘法口诀”。 问题情境不仅新课导入时需要创设,而且在整个数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段地创设,这样才能不段地诱发和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始终主动参于教学活动。例如 “时分的认识” 这一课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钟后面后,我创设了师生拨钟比赛的情境。先是学生报时,我拨钟,学生积极性十分高涨;然后我报时学生拨钟,学生因为好胜心强,不愿输于我,拨钟可认真了。当我喊“停”时,有的学生还说:“老师,老师,再比一会儿,再比一会儿。”可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此时多么浓厚。 二 质疑问难,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认识发展是观念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设疑问难,让学生处于认识的矛盾中,让学生处于悬念之中,让学产生“新奇”,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探索意愿。 例如教学“带分数的乘法”时,我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思考并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2、你认为计算带分数的乘法应注意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很快解决了老师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并纷纷举手说:“有带分数的乘法,只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来乘就行了。”还有学生问:“为什么书上说‘通常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呢?’此时我因势利导说:”我觉得你们问得有道理,到底为什么呢?什么情况下带分数不需要化成假分数呢?“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举例、比较、思考、讨论,认识到类似” ×38 “这样的题目,用乘法分配律去乘更为简便一些,不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去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了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也渗透了事物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思想教育。 三 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 例如,在数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自主整理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作汇报交流,然后组织了一场答辩会,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中心发言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一场”答辩会“,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处等都在学生的共同探讨交流中解决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几和会,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 操作讨论,教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 ”小学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探索、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推理。“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数学想象,以激起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探索中运用,在运用中探索,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例如,教学”时 、分 、秒之间的进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然后问:”你们猜猜看,我们刚认识的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该是多少呢?“学生想了想说:”是60。“我反问学生:”真是60吗?能说出道理吗?“一石激起千重浪。我这个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验证的欲望和热情,便主动投入到说理、验证的活动之中,学生同过计算,观察、思考等方法验证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就是60,都很自信地对我说:”我们猜得对吧!“可以想象出此时学生的情趣是多么高涨。同时学生从中悟出了一种学习研究的好方法。 五 、 体验成功,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经过合理组织、调控,学生不断进入兴奋状态,使课堂教学产生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的高潮,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产生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并将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当一学生写上”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其他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走到讲台前写出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黑板上又出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会变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进而我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共同归纳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的板书中相应地用红粉笔圈出来,作为本课堂的板书。在学生眼里、心里,自己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当他们回顾探究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看成是把书上的法则、定理、概念弄懂,再去运用,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强思考性、探索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应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多一些思维空间,多一些鼓励。让他们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所向,只要我们一线教师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数学课堂教学就能很快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余文生。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材。教学 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赵红起。培养学生创意识初探,小学数学教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