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
历史论文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王建梅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 贵州 习水 564600) 历史故事生动、形象,中学生多喜听。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为有意注意,故事能起桥梁作用。围绕教学内容,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先讲“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讲新航路开辟时,可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讲新中国外交时,可先讲“尼克松筷子的故事”。 精心设计问题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未知教学情景,使每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用诗词或成语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探索的兴趣。如讲授《唐朝的衰落》,可将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抛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该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学过,可先请学生解释诗的含义,找出讽喻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当同学们提及杨贵妃和唐玄宗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回顾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问: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历史上的什么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待学生答出:“开元盛世”和“唐玄宗前期的勤政,任用贤臣”后,又问:这首诗又是写唐玄宗的什么呢?引导学生答出“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由此,自然引出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历史课上联系语文知识,使学生既感到新鲜又乐于学习,对激发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可先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通过所述失马与得马,战争的爆发引起祸福不断转化,为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和上好全堂课打下良好基础。 历史教学模式从整体来说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其方式要针对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深入分析,设计方案,以便根据课堂发展变化,灵活把握,尽量适应不同等级学生的需求。历史教学中的讲练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方式: 1 指导式在教师指导下,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它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如讲一战的结束,首先让学生做多项选择题: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因素有: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中国参战;D.战争后期,双方都精疲力尽。然后变换角度,改为单项选择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第三步组织学生辩论,教师最后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作答。然后设疑:战争和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之后再设疑:还有哪些历史现象体现了这一结论?检验学生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也使知识系统化。 2 发现式由学生通过练习,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去探究发现规律、结论。比如讲“垄断组织对生产的影响” 时,首先出示史学界的新旧两种观点倾向,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出示两个材料:一是课本的原始材料和思考题:恩格斯如何评价垄断组织?二是单项选择题: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某些现象,如煤气公司阻碍使用电灯照明,铁路公司阻挠铁路的电气化等,这说明:A.在垄断阶段,科学技术已不可能再发展;B.垄断组织已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C.垄断时期,科技的进步已不可能促进经济发展;D.为了保持垄断价格,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此题说明了垄断组织对生产的消极作用。第三步让学生分析综合这两题,得出正确结论,并从中总结,客观全面地分析看待历史的方法和精神。依据此例,也可大约确定此种形式的一般方法,即:设疑以激发动机———提供材料和途径以分析论证———综合提炼以得出结论、方法。 3 创造式 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提示读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体系,并提出问题或设计练习。教师巡回个别指导、讲解,把突出的问题、练习再交由学生讨论解决,或让学生上台讲解。这种形式能挖掘学生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学生对自己的练习兴致也很高,但其要求高,难度大,应视具体情况适当把握,科学引导。 4 接受式 先精讲史实、概念、理论、方法等,再以练习巩固反馈。这种讲练模式侧重于通过练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它绝不忽视教师的“精讲”,有时甚至还以其发挥主要作用。但须注意,这里的“讲” 绝非回到机械的、填鸭式的讲授,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启发性的精讲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优化其知识结构。比如讲商鞅变法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从变法的社会背景入手,结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理论思考分析,变法措施必然在哪些方面进行。然后出示单项选择题:《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本题通过新情境,可从反面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变法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又必然会遭到当权者的阻挠,这就检验落实了教学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