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 ‎  一、XX年全市教育工作回顾与总结刚刚过去的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农村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紧紧围绕国家、省政府要求,积极实施“两改”、“三建”和“一加强”工作,教育各个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农村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落实。召开了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XX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重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开展城市中小学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作。以控制学生辍学和救助贫困学生为重点,加强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督查,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和内涵。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67%,辍学率为1.25%;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5.95%,辍学率为0.72%,小学和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为101.81%和50.16%。重视特殊教育,市特殊教育中心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分别建成或投入使用,三类残儿入学率为94.75%。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54.50%,学前一年入园(班)率为83.90%。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招生46608人,比上年增加8301人,增长21.67%;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15969人,比上年增加19852人,增长20.65%。二是教育“两项改革”扎实推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截止目前,全市各县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均已顺利通过省批准,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已基本撤销,成立了乡镇中心学校。霍山县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7个样本县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评聘分开工作,进一步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协调有关部门圆满完成了四县区532名乡镇事业单位分流人员选聘中小学教师的考试考务录用聘任工作。稳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去年基础上,XX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精心组织教师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全市2700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加大课改工作宣传力度,在《皖西日报》连续刊登10篇课改,着力宣传、推动我市课改工作,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三是教育“三项建设”显著加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下发了《六安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体系》(试行方案),印发5万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文件汇编》。围绕庆祝第20个教师节,开展10名师德标兵、100名“三育人”先进个人和100名扎根农村边远地区任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了教师节大型庆祝活动和师德巡回报告会。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全市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8.7%、初中94.2%、高中81.8%。加强校舍建设。编制了《六安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市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目前该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待市政府审批后实施。积极争取“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资金和外资援助项目资金,如期完成了水毁校舍修复重建和一期危改工作任务。全年共改造中小学D类危房25万m2,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六安教育网建设,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霍山县、金寨县进入首批工程试点,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新增20所中小学校园网,46所中小学进入全省第三批多媒体网络教室项目工程。四是职业教育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继续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和广度,引导高、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免费印制8万份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指导宣传册。中职招生20800人,比上年(16400人)增加4400人,增长27%,在校生46268人,比上年(37455人)增加8813人,增长23.53%。职普比为3.1:6.9。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毕业生就业为宗旨,积极引导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培养”和“菜单式教学”。促进和加大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举办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招聘会,签定就业协议1000多份。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网络和职业教育基地,发挥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五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继续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召开了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组织进行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和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检测,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与指导。坚持大德育观,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召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研讨会。组织实施初中升学体育、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近百名学生在国家、省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组织国家级、省级和全市教师选招考试共11次,全面综合治理考试环境,狠抓考风考纪和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春季高考实际录取率为39%,比上年上升8.7个百分点。秋季高考实际录取率为60%,比上年上升3.86个百分点。普通高校职对口招生本专科达线率97%,成人高考录取率为69%。六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出色完成。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招商引资主战略”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引资2097万元,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5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荣获XX年度市直8个引进无偿资金先进单位之一。认真办理25件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召开议案、提案办理通报会,荣获一届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在市直受表彰的9个单位中位居第5位)。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XX年位居被评67个单位第14名(XX年位居被评49个单位第17名),荣获六安市第二届“文明单位”(在市直受表彰的32个单位中排名第6位)。积极参与和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全市信息化工作和派人赴舒城县桃溪镇积极开展驻村扶贫等工作。认真做好芬兰瓦尔考斯市教育考察和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捐建等工作。除以上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外,我们还在民办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宣传、勤工俭学等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展示了教育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扎实工作、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和局班子所有成员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主要体会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各地、各学校在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新的质量观、效益观和教育观,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方针,突出工作重点,将有限的资源向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倾斜,坚持抓重点带动全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为本,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尊重教育规律,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不足;二是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还不够协调,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不甚协调;四是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质量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五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教育的舆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客观、冷静地分析,下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确保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全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全市教育系统要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今后教育工作全局,并使之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一种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人才这个根本和教育这个基础。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教育。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由于教育自身的特性,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和人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教育和办教育。从教育外部来看,由于教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民族性和滞后性等特性,现行政绩考核评价制度虽然将教育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教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得到真正重视,突出表现在科教兴国战略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在实际中没能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投入总是不能到位。从教育内部来说,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五个协调”上下功夫,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一是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最终还取决于教育。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的价值在于服务,为人民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有生命力和活力。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教育,尤其要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争取政府和社会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和提升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从而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二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的国民教育体系,把握好教育发展的节奏,注意协调各类教育发展。一方面要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尤其要协调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普通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中等技能型人才。无论科技怎样发达,工业化水平有多高,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总是占多数。尽管我市XX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较上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但无论是与普通高中招生相比,还是同实际的社会需求相比以及到XX年职普比大体保持相当目标要求来看,职业教育仍要大力加强,加快发展。同时,还要促进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初等教育是基础,忽视了初等教育,就不可能把中等教育的质量搞上去,整个基础教育也就不可能长期协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既要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又要做到质量高、效益好,既要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又要避免追求效益而忽视结构比例等片面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时期,确立不同的战略重点,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问题,以一个方面的突破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一发展。三是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民办教育的兴起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客观要求。发展民办教育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市、县一级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民办教育为补充。各地要根据当地的教育结构、教育需求和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地引导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民资兴办职业教育,改造薄弱学校。要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估。今年将对去年评估基本合格和限期整改的民办学校重新进行检查评估。同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坚决克服以兴办民办教育为由而减少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的倾向,要加大对公办学校管理和投入,提高公办学校的竞争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四是促进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校舍、设备、师资、经费、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不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因此,要继续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要统筹好城市和农村教育的投入、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工作,加大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五是促进示范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协调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的体现。时代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以发展为前提,以相对均衡为目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和公正的理念。统筹示范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就是改变过去集中优质资源给少数学校“锦上添花”的做法,把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按标准规范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逐步构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力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所有的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三、XX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XX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教育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为“十一五”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教育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将坚持“一个指导思想”,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八项工作”,开展“三项活动”,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关于今年的具体工作,市教育局将印发给大家,我就不再细讲了,这里,重点强调三个方面:(一)突出三个工作重点,推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由于小学实行免试入学,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滑坡,据去年对部分农村小学质量监测结果分析统计,有的被抽测的小学生语文最低成绩只有50分,这直接影响到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把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工作重点,目的就是希望各县区和学校切实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学校盖得再好,毕业出来的学生质量不高,就像工厂盖得再好,产品质量上不去一样,这个企业要改造,这样的学校也要进行质量改造,否则,对不起人民对我们的厚望。如何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要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到实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农村小学和初中倾斜,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三大工程”,继续推进布局调整,适时撤并一些规模偏小的小学和初中,进一步优化教育要素配置,扩大中心小学和初中办学规模,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能力。二是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乡镇中心学校要强化对村小和初中的管理和指导,要组织示范初中、实验小学、示范小学、骨干小学的骨干教师跨校兼课、优秀教师送教下乡、青年教师轮岗支教;安排一般学校教师、管理干部到这类学校拜师学艺。县区教育局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双方学校年终综合考评、实行捆绑考核。四是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的质量检测工作。今年将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将教育教学工作的视导范围扩大到高中、初中和小学,并充分发挥其评价结果,切实提高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各县区教育局尤其是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视导。二是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均衡化是近年来针对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提出的新要求,其目的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高中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符合高中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到教育的公正和教育机会的均等,影响了人民群众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高中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工作重点解决的任务。促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而形成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要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省、市示范高中的辐射、示范作用,拉动一般高中加快发展,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过程成为促进高中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处于各层次的高中学校在动态发展中实现高位平衡,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竞争力。第三要争取政府加大对薄弱高中的投入,引导民资改造薄弱高中,加大对薄弱高中的建设。引导薄弱高中走内涵式发展,把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改革之路和发展模式。另外,有条件的县区要在对生源预测的基础上,适时整合薄弱高中,鼓励优质高中兼并、整合薄弱高中,走集团式发展之路。三是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职业教育的总量看,从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的角度看,从到XX年实现职普比保持大体相当的要求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一要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各地和职业学校要坚持“抓好就业、招生两个关键,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这个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招生规模,加强重点职业学校与普通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推动职业学校采取连锁、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拉动全市职业学校的发展。尤其是部分比例低的县区要赶上来,否则,有一个县区的比例上不来,全市就很难上去。继续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确保职业学校学生“进得来、出得去”,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初中毕业生升学教育,继续办好一般普通高中综合高中班,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二要在提高质量和办学水平上下功夫。要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民资兴办职业教育。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和“先做强,再做大”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推进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力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继续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品牌,营造办学优势。各县区要重点办好一所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当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三要加强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密切校企联系,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建立“校企联姻”,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实践能力和学校自我发展能力。(二)开展三项活动,提升皖西教育新形象1、以服务于教育工作大局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好教育宣传活动教育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宣传工作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尽管当前我市教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但我们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在这些矛盾和问题面前,成绩是主要的。教育宣传的任务,就是要让全社会在关注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的同时,也看到教育取得的成绩;要引导全社会认识到,教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大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面对的,从而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要让人们看到,教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并非教育单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现在,我们的教育宣传工作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对好的经验,好的典型,总结不够,挖掘不深,宣传不广。实际上,在各地、各校,有大量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需要我们去总结、宣传。所以,教育宣传工作要调整思路,转变作风;要认真制定教育宣传工作计划,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热点问题,提前制定教育宣传工作方案。比如,我们可以配合新课程实施,举办城区家长代表报告会、电视系列讲座等活动来宣传新课程,再如每年的高考、中考、招生以及每学期开学前,都要针对可能产生的新闻热点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事先准备相关材料,形成宣传提纲,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从而掌握宣传的主动权。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与他们共同把握好加强舆论监督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共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服务。搞好新时期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全市教育宣传队伍建设十分关键。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组织,都要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教育宣传队伍,努力提高皖西教育的宣传水平。市教育局今年将抽调专人来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展示我市教育的新成就。同时,要加强教育宣传的归口管理,建立学校成果性、形象性宣传报道审核制度,防止部分学校盲目宣传,反对学校利用高考成绩排位来宣扬自己。2、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做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总的来说,全市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好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向教师队伍侵蚀,少数教师经不住诱惑,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乱收费、乱补课,有的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有的甚至师德败坏,猥亵、q####j女学生,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市教育局党委在认真分析研究基础上,决定将XX年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年,XX年作为巩固年,XX年作为提高年。各地、各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抓实。我们已经出台了六安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六要、六不准”、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十个严禁”和《六安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体系》(试行方案)等规定,明明白白地告诉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行为的底线是什么,违犯了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分,现在是抓落实的问题。各地一是要认真开展宣传教育。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范围内举办师德论坛、师德报告会和深入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教育和引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做学生尊敬、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教师。二是要注重加强督查。要成立督查组,制定督查提纲和方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把这些软性的要求变成刚性规章来执行,形成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坚决查处违反师德师风的人和事,解剖一批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三是奖惩要落到实处。各地可利用教师晋级、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杠杆,将其作为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各地要注重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研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理论,再用理论继续指导实践,从而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3、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活动由于受师资、生源、环境、历史积淀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之间办学差异的矛盾日益凸显,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无论从维护基础教育的公平性,还是从解决教育本身的现实矛盾来考虑,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缩小校际间的差异,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已成为迫在眉睫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各地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和计划。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经费和项目,在资金投入、教学设施配备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对薄弱学校给予倾斜,逐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薄弱学校内涵建设,强化薄弱学校班子配备和培养工作,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强化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坚持严格的政策导向,在对薄弱学校的招生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引导学生到一些薄弱学校上学,使其生源上有保证,利用目前评估示范学校这个抓手,向农村学校延伸并给予倾斜。各地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要站在教育全局的高度,积极实行强校帮弱校活动,从教师队伍、办学经费、设备等进行帮扶,促进区域教育的整体提高,逐步解决择校热,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从今年开始,省级示范高中要帮扶一所薄弱高中、一所薄弱初中和一所薄弱小学,市级示范高中要帮扶一所薄弱初中和一所薄弱小学,骨干小学要帮扶一所薄弱小学。(三)推进八项工作,促进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需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很多,今年,我们打算通过着力推进八项工作,实现教育工作新突破。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水平。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从今年一月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分三批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坚持以工作需要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把学习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需要,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通过教育达到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全面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下大力气把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推向深入。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推动教育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今年,各地要集中精力规范招生行为和办学行为,全面启动对省、市示范普通高中复查评估工作。严格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工作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和安全。二是不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目前,全市各县区已经基本撤销乡镇教育机构,大多数县区成立了中心学校。但是,“一破三立”工作在一些地方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偏差,有的地方存在着乡镇教办翻牌,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教育人事管理中心还未真正建立。今年,省委组织部与省教育厅将把“以县为主”落实情况作为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之一。因此,新的一年,我们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县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各县区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把“一破三立”的内涵真正落到实处。今年,省里继续开展“两基”复查考核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督导评估工作,省里决定我市寿县作为XX年省重点复查考核和督导评估6个县区之一,其他县区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均要接受市级复查考核和督导评估。希望各县区尤其是寿县要对照《安徽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查检查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和相关工作,以期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三是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我市广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已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程改革正在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各地、各学校要继续引导教师把课改的落脚点放到优化课堂教学上,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强化对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的指导,实现课改区域均衡推进。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制度、评价方法的改革,今年将重点做好省级课改实验区霍邱县城关镇中考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际操作,确保中考实验改革的成功,确保客观公正和社会稳定,为XX年和XX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高中课程改革在即,各县区和高中学校要及早谋划,早作准备,认真开展学习宣传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手抓”,霍山县、寿县等县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关于师德建设,我已经在前面作了强调,希望各地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同时,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强化教师业务建设。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地整合新课程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强力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强化结对帮扶工作。要继续加快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围绕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开展紧缺学科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统筹管理和资源的统一调控,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师交流制度,按照因地制宜、政策引导、城乡统筹的原则,把推进教师交流与核岗定编相结合,推进教师队伍由城镇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学校的合理流动。五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各地、各校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成人”与“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新的质量观核心强调成人与成才并重,先成人后成才。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和构建德育的科学体系,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做到区分层次、整体衔接。发挥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增强课程的渗透性,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继续开展好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除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整治工作,净化青少年成长空间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团委、家长学校、关工委等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网上生活和学习,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采取得力措施引导学生守住“道德底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开展好中小学法律知识教育,坚决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势头。六是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当前,我市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总体平稳,但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案件偶有发生。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学校教学设施、食品卫生等检查力度,排除各类隐患,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学校规模扩大、农村试行寄宿制以后,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水平。可通过开展“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教育,增强安全防范的能力。七是做好经济困难等弱势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国家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各地要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管理,使“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两免一补”工作持续健康开展。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城务工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享受到真正平等的待遇和机会。八要依法规范民办教育行为。按照当地教育布局和教育结构需要科学合理地加以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对一些条件差的薄弱学校进行投资改造,到边远的农村中小学举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在民办教育中,有的投资者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和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片面理解,盲目办学。我们一定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坚持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防止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教育秩序的混乱。同志们,做好今年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艰苦孕育希望,奋斗标志成功,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开展,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六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