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试谈课堂对话的引导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试谈课堂对话的引导设计

语文论文之试谈课堂对话的引导设计 ‎ ‎   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是参与学习的主体,而且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对话是语文课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步骤。它既是学习方法,也是教学方法。所以,对话话题既要对学习过程作出明确的引导,又要对过程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有确定的指向。在此前提下,话题不能定位在一个点上,不能是一个问题;应该定位在一个层面上,是一个论题。话题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坡度和开放度,要体现能力发展的渐进性特点。‎ ‎  对教材信息的概括和理解层面的引导。这一层面的话题要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对教材的阅读、分析、思考的认识过程,能力目标应定位在对信息的准确提取或筛选、对内容的正确归纳或概括上。这就要求话题应该是在教材信息的制高点上,有很强的涵盖性;这样的话题如果难度大,最好利用学生质疑生成的话题做子话题,分步导引;也可以预设一些子话题以备用。以下几种情况可视作话题设计的制高点:‎ ‎  1.集中体现作者感情主调的句子可以设计话题。例如人教版七年级《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对“悲哀”怎样理解,可以设计“鲁迅先生‘悲哀’什么?”‎ 这样的话题,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对全文信息提取、分析、归纳判断后才能完整打出来。‎ ‎  2.有概括全篇作用的句子可以设计话题。例如《看云识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对“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解读 ,何可以设计“天气的招牌有哪些?”,通过这个对话就能够把握了基本信息。又如《散步》(同上)中对“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解读,可以设计“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 ‎  3.体现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可用来设计话题。例如《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的理解,可以设计为“‘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的理由是什么?”了解了蝉的习性,答案就明确了。‎ ‎  4.结构上具有的或铺垫或对比等特点的部分,可用来设计话题。例如《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可用“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对比,可以设计“‘停住脚步’和‘加快脚步’的原因是什么?”来引导阅读过程。‎ ‎  5.情节上有反复的部分也可用来设计话题。例如《喂,出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喂,出来”一句和落下一个小石子的情节在文末再次出现,可以设计“‘喂,出来’的叫声和一个小石子落下的情节再次出现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发掘主题。‎ ‎  有些话题学生讨论起来比较困难,但又是阅读教材的关键点,就有必要在思维过程的跨越点上预设一些作分步引导的问题。‎ ‎  对教材的评价鉴赏层面的引导。这一层面的话题要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情感态度和艺术形象等方面作出个性化的认识和评价,以实现情感发展和价值取向的训练目标。这个层面的话题应该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其用意在于引导学生对教材现成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如《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我”和爸爸妈妈的做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又如《五柳先生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可以设计“对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同?”这样的话题,引导学生对五柳先生消极避世、甘心受穷的生活态度给予否定。只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才能得以提高,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得以培养。 对教材的创新生成层面的引导。这一层面的话题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资源进行应用性的多向思考和认识,以实现思维创新和认识共享训练目标。这个层面的话题要很开放,要让学生自由联想。‎ ‎  对教材的自主探究层面的引导。这一层面的话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独立阅读和研究,以实现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训练目标。一般采用比较阅读和关联阅读设计引导话题。例如学习了《风筝》后,让学生课外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说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又如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让学生课外阅读《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谈谈自己的读后感等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