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

1931.9.18 勿忘国耻,九一八纪念 演讲人: xxx 时间: 2020.9.18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 年 9 月 1 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 年 2 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 14 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前言 事件背景 01 目录 事件经过 02 历史争议 03 历史影响 04 后世纪念 05 事件背景 第一章 01 时代背景 01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 世纪 30 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中国背景 02 皇姑屯事件 192 年 12 月 29 日凌晨,张学良等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联名通电全国称:“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是日起,东三省一律改悬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为东北易帜。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国民党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曾有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 年 6 月,日本关东军发起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 中国背景 03 皇姑屯事件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皇姑屯事件 张学良不合作 张作霖重伤 东北易帜 中东路事件 04 讨论中东路等有关问题 1929 年 6 月 15 日至 20 日,辽、吉、黑、热四省及哈尔滨特区军政大员齐集沈阳,参加张作霖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并讨论中东路等有关问题。 7 月 7 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介石晤谈; 中东路事件 7 月 7 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介石晤谈; 10 日,南京政府外长王正廷亦被召至北平;同日,张学良贸然派军占领“中东路”,并将苏联的商船贸易公司、国家贸易公司等驻华机构同时查封,搜查苏联职员 · ,逮捕 200 余人,此为“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 04 中东路事件 -7 月 13 日 7 月 13 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并限期答复举行和谈的建议; 7 月 16 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复照苏联外交部;苏方认为不能满意, 中东路事件 -7 月 17 日 于 7 月 17 日向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7 月 19 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中苏绝交问题发表对外宣言; 7 月 20 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苏联事发表 《 告全国将士 》 电和 《 告东北将士 》 书; 7 月 23 日,国民政府关闭驻苏使馆。至此,中苏邦交完全断绝。苏联在中国的权益暂时委托德国代办负责。 国共对峙 05 1927 年国共关系破裂后,国民党虽然逐步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下,但是其内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国民政府对南方各省的统治力度薄弱。自 1927 年秋至 1930 年夏,中共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年关暴动、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上百次起义和暴动,先后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边、湘鄂赣边等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十多个军、 7 万多人,并多次击败国军一省或多省联合的进剿和会剿。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于 1930 年 10 月、 1931 年 4 月,先后两次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两次大规模围剿(使用均为杂牌部队),均告失败。 国共对峙 06 1931 年 7 月,蒋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嫡系在内的 30 万军队,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进剿初期,国军进展顺利;月上旬,红军抓住战机,接连在莲塘、良村和黄陂重创上官云相第 47 师和郝梦龄第 54 师,一度取得主动地位,但旋即红军主力即于 1931 年月 16 日陷入国军重围;随后因国民党内部宁粤冲突,国军围剿部队被迫做战略收缩;红军抓住时机, 于 1931 年 9 月 7 日 —15 日间,重创蒋鼎文第 9 师、韩德勤第 52 师于白石、张家背一带。第三次围剿,国军基本上能控制战场局面,虽有损失,也不足以影响全局。而红军在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却显得极为被动,甚至接连受到挫折。 国内混战 07 1930 年 3 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 5 月蒋介石宣布“平叛”,双方激战近半年、伤亡 30 万人,史称“中原大战”。 1931 年 5 月底,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秘密出访日本,三次会见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表示愿以东北权益博取日本军火”,但未得到响应;陈友仁在日期间,还会见苏联驻日大使寻求支持,也被拒绝。 1931 年 9 月 1 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并在天津设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任命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榘、邹鲁等人为委员,统一北方反蒋武装。 蒋介石迅速调兵“讨逆”并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至此,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 国内混战 江淮水灾 08 1931 年 7 月 2 日,长江中下游豪雨成灾,大水席卷江淮流域省 2 市,汉口堤防溃堤,直接冲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和赋税重心,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雪上加霜。大水造成的灾民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口,损失达 20 多亿元。国民政府紧急组织“救济水灾委员会”,作为代表政府的最高赈济机构,制定各种应急救灾 对策。 国民政府战争频繁,再加上各项建设事业需费甚多,国库空虚, 严重财政赤字,但仍将全国预算七分之一用于赈灾,使国家赤字愈加增多。国民政府还通过赈灾公债、美麦借款、加征税收、摊派捐款和社会募捐等筹集钱款赈灾,至 1931 年底共筹集 6000 余万救灾款。但湖北、安徽、江苏仍爆发骚乱。 国民党政府的外交 09 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依据蒋介石的对日消极态度错误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蒋本人在事变当天并不知情,因此张学良对失土丧师应负一定的责任。据 《 顾维钧回忆录 》425 (也有 43 页)页记载:“委员长原已发现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早在沈阳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庐山 a 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当时提出的提别是少帅在东北的集团提出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委员长是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觉得必须对日谈判。”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当即指派宋子文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秘密商议。随后,他又抽调具有对日工作经验的驻日内瓦国际联盟代 表蒋作宾出任驻日公使,想要以外交途径来消弭东北的危机。 国民党政府的外交 10 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 16.5 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1931 年 9 月 19 日上午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或宣布“独立”,或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 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 3 省大部分地区。虽有一部分东北军加入了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但东北寒冷的气候和稀少的村落,抵抗运动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事件经过 第二章 02 夜 22 时 20 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 7 . 5 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00 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 3 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由称“九 · 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战争开始 1931 年 9 月 1 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 2 营第 3 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 年 10 月日,关东军派出 12 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越来越强硬。黑省沦陷后,南京政府觉察日军将进犯锦州,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于 1931 年 11 月 25 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 锦州撤离 12 月 2 日,国民党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说:它同意把自己的军队撤出锦州和山海关,但是有一个条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美三国满意的保证,即要求三国保证中立区的安全。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态,张学良急不可待地直接与北平日本公使馆参事就此事进行具体交涉。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学生群起反对,国民政府外交部于 1931 年 12 月 4 日被迫急电施肇基声明放弃中立案, 同时还表示:日军如进攻锦州,中方将实行自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也已就此作出决议,强调“如日军进攻,应积极抵抗” 战争结果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 1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历史争议 第三章 03 { 历史争议 } 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 1991 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决策完全是自己和东北地方高层的行为,与蒋介石无关。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 历史影响 第四章 04 揭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社会性质改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民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后世纪念 第五章 05 1991 年 9 月 1 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 · 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 1997 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 【 纪念场馆 】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 纪念场馆 】 1931.9.18 勿忘国耻,九一八纪念 演讲人: xxx 时间: 2020.9.18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927 年,日本的“东方会议”上,田中内阁在 《 对华政策纲领 》 中声称 中国东北 :“ 与(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 ”。 同年 7 月,田中义一在 《 田中奏折 》 中公然宣称: “ 欲征服 中国 ,必先征服 满蒙 ;欲征服 世界 ,必先征服 中国 ”。 日本侵华是 蓄谋已久 的! 原因一: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日本侵华的 原因 一、九一八事变 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7 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划福建省为它的势力范围。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4 年 —1905 年日俄战争后,又继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等。 第一次大战期间,日本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完全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 191 5年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自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促使日本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加紧发动对中国侵略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原因二、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日本,对日本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工农业急剧衰退,阶级矛盾尖锐,为转嫁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 “九一八 ”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阅读资料,思考:阅读资料,思考: (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 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 ( 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资料: 1931 年 7 月至 9 月,蒋介石调集 30 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中村事件发生后,他在 8 月 16 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国民党的态度:蒋介石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 政策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那里有森林煤矿 ,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那里有我的同胞 ,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 " 九一八 "," 九一八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 " 九一八 "," 九一八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 脱离了我的家乡 ,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 流浪 ! 流浪 !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 哪年 , 哪月 ,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 哪年 , 哪月 ,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 爹娘啊 , 爹娘啊 , 什么时候 , 才能欢聚一堂 ?! A 、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 B 、想一想,失去东北会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危害? B 、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 A 、 东北离日本、朝鲜最近 ,且此时日本已占据了朝鲜,东北是中国的大门,占领东北后,方便日本侵略中国。 东北三省资源丰富 ,适合做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另一方面,当时 国民政府 忙于在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 1931 年 11 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 。 1932 年义勇军发展到 40 多万,活动范围达到 102 县。 马占山 东北人民 ——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 一.二八事变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 伪满洲国 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 1932 年 1 月 28 日夜对 上海 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战。 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击日军 “ 九一八 ” 事变的 影响 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 起点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局部抗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序幕 。 《 松花江上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华北 告急 占领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掌伸向了 华北 ,策划了“华北独立” 华北事变华北事变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 · 九运动 一二 · 九运动的爆发 背景 :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时间 : 1935 年 12 月 9 日 地点 :北平 口号 :“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意义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目的: 逼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根本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放蒋?放蒋? 杀蒋?杀蒋?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 杀蒋 ”?还是“ 放蒋 ”?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如果处死蒋介石,中国就可能陷于 纷争四起 , 群雄割据 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 日本有机可乘 ,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 博古(左)、叶剑英(中)、周恩来(右) 宋美龄飞赴西安展开救夫行动 中共派周恩来等人去西安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 有何重要意义?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为主要矛盾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进逼华北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应 对 意 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 谢谢观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