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选编》之用典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党课讲稿--从《选编》之用典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党课讲稿--从《选编》之用典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局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今天,我给大家讲授党课。我所讲的题目是“从《选编》之用典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起加强对书中所用典故的消化,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第 24 页 共 24 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出于个人兴趣,在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的过程中,我统计了书中所有用到的典故,将其分为为政、修身、信念、历史、笃行、任贤、立德、廉政、辩证、敬民等10个篇目,并逐一作了注释。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只讲立德、修身、笃行三个篇目。‎ 一、立德篇(9)‎ ‎1.为官避事平生耻。‎ ‎■原典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 ‎ —〔清〕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 ‎■释义 第 24 页 共 24 页 ‎“为官避事平生耻”,是从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中“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化用而来的。曾国藩认为,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在这段话中,曾国藩结合亲身经历谈了忠诚的力量。天下大乱之时,人们大多畏难避害,想尽办法谋求自身的安全,不肯出点滴之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只有忠义之士,视死如归,奋起匡正时乱。于是,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以苟且偷生为羞,以避事避害为耻,终于“戡定大乱”。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重在以忠诚二字倡导天下,匡扶正义,敢于承担责任。‎ ‎2.一命而偻,再命而,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于是,以糊余口。‎ ‎■原典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释义 ‎(三次受命)每一次都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顺着墙根走,也没有人敢侮辱我。不管是煮稠粥还是稀粥,只要能糊口就行了。‎ 第 24 页 共 24 页 作为三朝上卿,正考父深受倚重,但三次受命时他的谦卑程度层层递进,与一些官员的飞扬跋扈对比鲜明。正考父有一条经验值得官员们学习,那就是得势后仍保持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谦卑的待人态度。‎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典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释义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毫无意义。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4.君子喻于义。‎ ‎■原典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释义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第 24 页 共 24 页 孔子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释义 人若无信用,那是万万不行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 孔子把个人信用看做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所以,《论语》里又说:“民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原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 第 24 页 共 24 页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 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 ‎  孟子论述的核心,在于统治者要把“人之常情”推而广之、普惠民众。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也隐含着群众的观点:在做事的时候,干部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从群众需要什么、如何思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7.己不正,焉能正人。‎ ‎■原典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篇》‎ ‎■释义 ‎《论语·子路篇》中,子路向孔子问政,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孔子认为为政者最主要的是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上行下效,以身作则,才能管好手下的人。‎ 第 24 页 共 24 页 ‎8.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汉〕荀悦《申鉴·俗嫌》‎ ‎■释义 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官大忌,却总能让不少人尝到甜头,以短时间内的“政绩”骗得赏识,一拍脑袋就做一个形象工程,赚取一时的浮华名声。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推出中央八项规定并反对“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他心目中的好干部“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 ‎9.德不孤,必有邻。‎ ‎■原典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第 24 页 共 24 页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对此,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孔子强调“道之以德”。在其看来,有德之人,会被众人所环绕。人们交朋友总是喜欢寻找与自己性格相近、品德相类的人,于是“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周易·系辞上》有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乾卦》又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阐释的也是此意。故《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称:“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 二、修身篇(10)‎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原典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尚书·商书·伊训》‎ ‎■释义 第 24 页 共 24 页 上面这段话出自《尚书·伊训》。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去世后,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这段话当是史官记录的伊尹的言论。‎ 伊尹教导太甲说:“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在上位者能够明察下情,这样在下位者才能够对上竭诚。“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必须严格约束。‎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被视为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可见,伊尹所言堪称嚆矢。‎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原典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北宋〕张载《西铭》‎ ‎■释义 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艰难困苦的外部条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 第 24 页 共 24 页 习总书记多次引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古语,说明艰难困苦于个人而言可以磨炼意志,于国家而言会成就伟大。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不畏艰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穿越风雨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与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敢于涉险滩,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未来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3.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 ‎■原典 吴知先问“过则勿惮改”。曰:“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惮难,过了日子。”‎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释义 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最要紧的是在“速改”上下大工夫。‎ 修身讲究缓养,如文火炖物。同时也讲究急攻,如猛火煮物。养的是善性;攻的是恶因。修养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大道理,但为什么我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屡屡犯错,甚至终身犯错呢?原因就在于“知其不善”,却不能“速改”。一个错误放过了,下一个错误必然也会放过,道德惰性是自己纵容出来的,“大错误”也是从“小错误”日积月累的。‎ ‎4.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第 24 页 共 24 页 ‎■原典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三国〕诸葛亮《论交》‎ ‎■释义 靠权势和利益结成的交情,难以保持长久。有修养的人之间彼此深交而心息相通时,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能够经历一年四季而不衰败,经历艰险日益牢固。‎ ‎5.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原典 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 ‎——〔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 ‎《中说》,亦称《文中子》,为隋代哲学家王通(门人私谥”文中子”)语录。该书体例仿《论语》文中的“子曰”为文中子王通说。‎ 第 24 页 共 24 页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中说》卷六《礼乐篇》。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势利之交不长远。对此,早于王通九百多年的庄子有更为深刻的论述。《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认为,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浓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甘甜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相接近的,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究其实,小人之间的交往,掺杂着浓重的功利因素,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上“甘若醴”,但倘若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功利需求时,就很容易疏离断交。所以与人交往,要亲君子,远小人。‎ ‎6.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原典 惟木以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说命上》‎ ‎■释义 木材如果按墨线的印痕锯刨,就能变得很直;人听从直言规劝,就能避免错误,成为一个日渐完善的人。‎ ‎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第 24 页 共 24 页 ‎■原典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惰,玩岁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释义 志向不确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办成的事情,就算学习一门手艺、技术,也莫不如此。如今不少读书人,却在懒散怠惰中荒废时日,百无一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立志的缘故。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够成就贤人。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没有头的马,没有舵的船,四处飘荡,将要去往何方呢?‎ ‎8.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原典 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 ‎■释义 第 24 页 共 24 页 能够正确估价自己,并且克服各种私心杂念、战胜自己的人,才是英雄。也就是说,人对自己应有正确的态度和判断,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行动中便能扬长避短,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典故意在强调,我们党必须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着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9.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原典 人有偏蔽,终身莫之知乎?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人有偏蔽,恶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亢仓子·训道篇》‎ ‎■释义 亢仓子,春秋时期陈国人,老子的弟子,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其作品《亢仓子》(亦称《洞灵真经》),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 第 24 页 共 24 页 人有缺点,一生都不能自省自知吗?对于人的缺点,贤者会因为宽容而不说,小人会因为寻求偏爱而竭尽溢美之词,亲戚会因为怜悯呵护而不当面讲穿,所以人的缺点只有靠自知。君子要时时反省检查自己,就像知道自己经常会有缺点过失那样。‎ ‎10.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原典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 ‎■释义 各项事业都产生于周详的谋略,成功于辛勤努力,失败于骄奢放纵。‎ 做一件事时,事前要精心谋划,做事时要勤奋,付出艰苦的努力,还需要时时小心在意,谦虚谨慎。因为接近成功或已经成功时,往往因为骄傲懈怠而功亏一篑。管子用言简意赅的话告诉我们,圆满地完成一件事其实是不容易的。‎ 三、笃行篇(10)‎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原典 第 24 页 共 24 页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尚书·周书·周官》‎ ‎■释义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职事者)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 ‎2.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原典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释义 ‎ 第 24 页 共 24 页 上文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彰显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是,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现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则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 立志,是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即一个人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循序渐进,不懈进取奋斗,进而向自身目标不断靠拢的过程。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言联璧》处事类中还有“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原典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夫耳闻之不知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 第 24 页 共 24 页 ‎《说苑·政理》阐述了古代贤人为政的道理。在上面这则故事中,魏文侯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行前叮嘱他要“全功、成名、布义”。西门豹问怎样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广施仁义。魏文侯答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脚踏勘可靠,用脚踏勘的不如用手辨别可靠。‎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到了邺县后,及时深入调查研究,“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迅速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习俗,并发动民众开凿十二“渠”,“名闻天下,泽流后世”。‎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原典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南朝〕刘《文心雕龙·知音》‎ ‎■释义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 第 24 页 共 24 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意思是,演奏上千首乐曲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把宝剑才能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习主席在此引用这个典故,旨在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发展的执政能力。‎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原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战国〕荀子《荀子·儒效》‎ ‎■释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功效。《荀子·儒效》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第 24 页 共 24 页 荀子认为学习要落实在行动上。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 除荀子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还有诸多论述。如老子主张“不行而知”,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行”,主要是知识分子个人的践行,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实践有本质区别。‎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为陆游的一组教子诗,共八首,本诗是最著名的第三首,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陆游在诗中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 第 24 页 共 24 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难免肤浅,要透彻地认知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诗人的这种见解,对后人的学习、求知同样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 ‎7.知行相资以为用。‎ ‎■原典 诚明相资以为体,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 ‎——〔明清之际〕王夫之《礼记章句·中庸衍》‎ ‎■释义 明末清初学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命。王夫之在批判陆王心学及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辩证知行观。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相资:互相凭借。意思是:知与行都有自己的功效,两种功效互相凭借才能发挥作用。王夫之认为知与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 24 页 共 24 页 为力纠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重知不重行的流弊,王夫之的知行观突出以“行”为基础。他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楚辞·离骚》‎ ‎■释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上天入地,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屈原写作《离骚》时已被楚怀王疏远。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不断遭到保守贵族集团的排挤、打击和放逐,已到了救国无门的地步。《离骚》后一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他上叩帝 ,‎ 第 24 页 共 24 页 ‎ 却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接着,诗人找灵氛占卜、巫咸问策,并听从灵氛的建议,决计远行。但正当他“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要升腾远游之时,“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强烈眷念使他不忍离开。展示了诗人内心去与留的复杂矛盾。‎ ‎9.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原典 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汉〕桓宽《盐铁论·击之》‎ ‎■释义 功业靠不断继承累积。害怕花力气而不能坚持,就像种地的人,因为疲劳困乏而停止耕种。做事半途而废的人不会成功,种地偷懒的人没有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典故意在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的突出问题,要常抓不懈、锲而不舍。‎ ‎1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原典 我家洗研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 第 24 页 共 24 页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四首》(其三)‎ ‎■释义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源自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在《墨梅》上的自作题画诗。王冕一生淡泊名利,他爱梅、植梅又画梅、咏梅,在冰肌玉骨的梅花身上,寄托自己高洁傲然的情怀。‎ ‎“我家洗研池头树”,点出了梅花所在的位置。“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所绘梅花,朵朵均用淡墨点染而成,因而神清骨秀、疏淡清逸。‎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性,巧妙地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end)‎ 限于个人文史功底,我今天就讲以上这些,错误在所难免,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 24 页 共 24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