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旗下讲话稿之第7周国旗下讲话—— 《传统文化进校园 清明时节忆先贤
国旗下讲话稿之第7周国旗下讲话—— 《传统文化进校园 清明时节忆先贤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春秋时介子推割肉奉君、焚身罢官,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推而推行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得到人们普遍认同。公元732年,唐玄宗颁布御旨,规定“寒食上坟,永为常式”。同时,清明是万物复苏、春耕春播的时节,细雨纷纷,空气清净,因此,正如宋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所描述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往往会结伴在这个美好时光去踏青扫墓、悼念逝者、祭奠先人。 包括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内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清明节从民俗上升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不仅是一件尊重群众、顺应民意的历史性事件,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自信的坚实步伐。 无论从历史的视野,还是从其他国家比较的视野看,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现代化的负担,而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是我们重建自信的本钱。我们必须保持文化特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清明节扫墓文化,重在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理念与感恩情结。我们应该力求以简约、环保的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突出缅怀逝者德行、弘扬先人品格、实现前辈夙愿的祭拜主旨。这种孝亲与感恩,不应只局限于对自己的家族先辈,也应拓展为对民族历史的追忆和对英模先烈的敬仰。也可以通过包括网上祭扫在内的各种方式,弘扬孝道、重温历史。 当然阳春三月,桃红柳青,溪河泛碧,正是大家赏花游春、强身健体的大好时节。拔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清明传统活动,既有舒筋健骨之效、务积蓄力量之意,更是亲近自然、不负春光的实际体现。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就当崇尚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人生理念,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结伴踏青、领略美景、增进亲情。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照进现实,迸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值得我们思考。不忘来路,铭记历史;莫负春光,面向未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