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法制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年级法制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高三年级法制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9 月份是我校的法制教育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严以律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国家、社会来讲,这个规矩就 是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 一个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法律素质 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正处在生理和心 理的生长发育阶段的我们,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普 法教育, 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们养成 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所以首先我们应做到懂得法律,只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 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才能分辩是非,识别善恶;只有学法,才能 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 护自身权益。 其次,我们应该坚决摈弃不良习惯,做遵规守法的好学生,违法 犯罪都是由“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 渐滋生、发展的。 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 的改变成为重要的诱因。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 用名牌,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 得不到满 足就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的校纪校规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律 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纪律条令。 有少数同学对校纪校规 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佩戴校牌等方面的 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甚至有旷课、吸烟等不良行为。这些 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和谐 氛围。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 形成一种性格, 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决定一种命运。 希望同学们在校 内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自觉遵守法纪法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同学们: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 和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决不含糊。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 严格遵守各项法律、 法规,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 一起学法、 知法、 守法。 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 人类的文明,共创和 - 谐校园。 12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让学生养成学法、 懂法、 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 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甲: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乙:: 然而, 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 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 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 才能有效防范社 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甲:所以,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 是未成年小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依法自律, 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 的教育 ,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乙: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 __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甲: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进入法律、 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 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 殴、辱骂他人,携带 __ 等等。 乙: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 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 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 规定。 要自觉做到: 不吸烟、 酗酒、流浪、聚赌、 吸毒, 不弃学经商、 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 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 、法律知识检测 甲:下面考考你的法律知识。(发试卷,做十分钟交换改卷) a 、判断题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 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 __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 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学校和家庭环境。(×) (4)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 成年人健康成长。 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 与我们未成年学 生无关。(×)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 还需要社会保护。 (√) (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