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中国是怎样建成的演讲稿
新中国是怎样建成的演讲稿 引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如果没有,这里有一份给大家读一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大家这里注意看第三行了吗?这里提的不是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了,而是历次斗争。 我们将革命和斗争放入百度中进行搜索,不难发现,革命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斗争是被动的,消极的。这也就说明,在一共领导人看来,1919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因为找不到目标,处于消极抵抗状态,而到了五四运动之后,才转为主动革命,这也是官方说法。 梁启超曾说过,这24史不是历史,而是24部家谱。他所表达的意思指的是之前中国所写的历史,都是断代史,即以朝代划分的历史。这样好处尽管有,但是弊端也很明显。而现在教科书也沿用了这种风格,造成了我们存在一种粗略的印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人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帝国,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一代人推翻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两个集团的关系并不大。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民国纪年终止到了38年,或者说,从辛亥革命到中国解放只有38年的时间,言外之意,1911年活着的人当中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一直活到了解放后。如果我们再仔细了解一下历史,从土地革命到三大战役,再到后面的各项革命政策的实施,不难发现这期间是非常有节奏的。 辛亥革命 首先,辛亥革命不是一场有组织的革命,没有全国战略,也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就连孙中山也是从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一共领导人把这些归为历次斗争,而非人民革命。如果我们再查看第一代领导人的履历,会发现,一共领导人当中与参与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中有很大的交集。 譬如毛主席的秘书,李六如,他是武昌起义领导机构文学社的核心人物之一。新中国地质部长李四光,这个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在1911年在武汉干过实业部长。1949年的广西省长,张云逸,在黄花岗起义少数几个没有牺牲的。 我们可以完全的说,1949年一共领导人是继承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队伍。 但是前面也说过,辛亥革命不是一场有组织的革命,没有明确的纲领和目标,有些人觉得只要推翻满族皇族统治就好,有些人觉得能给我一个体面的工作就好,总之,大家没有一个共识,反倒干掉皇帝后,参与地方统治的那套班子还是前清的班子。 在1919年之前,中国绝大多数的青年都处于一团散沙的散沙的状态,连基本的共识都没有。但是仅仅数十年之后,他们便联合起来了,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引领着下一代人改变了整个中国。这其中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 这个转折点,就是五四运动。原因主要是有两个,一是对传统道路幻想太多,二是觉得现在清朝皇帝是个满族,我们换个汉族皇帝就能解决问题。后者在1916年袁世凯尊孔复古,大搞复辟,就把这些梦撕碎了。还有人觉得,依附于帝国主义也不错,我们现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难道我们吃不到肉,还喝不到汤吗?然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学生们再也不肯老老实实读书了,跑到了几个老官僚家里面放火,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第一天。 还有一点他们集体回避暴力革命的选项。从历史上看,大多数的暴力革命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义和团当时还被人认为是“拳匪”,太平天国运动被认为是“长毛匪”。后来到了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学生们看到,原来暴力革命不仅不坏,竟然还能掌控起一个拥有近万公里铁路的半工业化国家,尽管这些学生在当时并不知道苏联还可以打跑了德国人,将人送上宇宙,并且在后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成为世界的一极。 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青年带来了前进的方向,但是还缺乏一个动力。想要了解这些,我们可以看毛主席给这些青年下的一个定义: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但是从他们的家庭出身看,从他们的生活条件看,从他们的政治立场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是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大家可能会问,这些学生并没有资本,为什么会被归为小资产阶级。因为他们渴望拥有资本,在社会意识上已经资产阶级化了。这并不是贬低他们,因为在农业社会拥有资产阶级意识是一件进步的事情,就像共产党宣言中有写: 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 ——《共产党宣言》 这里我们来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学生,从中国留洋去了美国英国等工业化国家,毕业之后,你不得不回到中国,这时候你已经适应了生活在一个工业化社会生活,你还回得去一个农业社会吗?这是肯定不行的。 当时学生还有一点仅存的幻想,中国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个看起来很独立的政府,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没准能为中国争取点机会什么的。可事实很明显,中国因为被列强把持着海关,国货竞争不过洋货,资本没有办法完成增殖,进而中国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工业,进入不了工业化社会。而如果这些学生想要一个体面工作,那么他就必须依附于工业社会。 当时学生还有一点仅存的幻想,中国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个看起来很独立的政府,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没准能为中国争取点机会什么的。可事实很明显,中国因为被列强把持着海关,国货竞争不过洋货,资本没有办法完成增殖,进而中国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工业,进入不了工业化社会。而如果这些学生想要一个体面工作,那么他就必须依附于工业社会。 前面我们提到了李六如,他拿着政府给的奖金去开工厂,最后经营条件恶劣,斗不过洋货,只得破产。在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像李六如一样的资本家认识到,并不是自己运气不好,而是帝国主义根本不会允许殖民地本土资本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走资本主义这条路走不通。 于是,自1919年开始,共产主义的幽灵就开始徘徊在中国上空了,并且以非常快的速度结成组织。1920年北大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十月组建北京共产党,上海共产党,武汉共产党等地方共产党组织,最后到了1921年,组建成了如今的中国共产党。现在上海这边还有一大会址,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文化变革 我们回头来看纪念碑,从1840年开始回溯历史,到1949年,不止有共产党是基于农村去对抗帝国主义的,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其他力量没有成功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塑造社会文化,但是反过来,文化也能一定量的改变经济。而五四就恰恰是一场文化变革。譬如白话文打通了口语与书面语,让接受过扫盲教育的群众也可以享受精神生活,认识到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让群众参与到政治当中,将接受过教育的青年和工农群众连接在一起,给革命军队带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古代军队打仗,从来都是选择没有文化的朴实的农民,在这些将领眼里,这些不过都是工具,而不是战士,只不过是当兵吃粮,都不是有目的的战斗。后来高射速的枪支出现了,高密度的射击迫使士兵拆成只有几个人的班组,自由作战,这就需要士兵掌握文化知识,否则就是活靶子。 从北伐军到工农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在一直传授新文化,交给士兵科学文化知识。之前儒家士大夫只需要对自己这个知识分子阶层负责,而五四运动之后,之前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这些学生也就只能自发向农民,工人宣传新文化和新娱乐方式。而学生们在这片空白领域搞文化宣传,并且还用白话文和简化字加大力度,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譬如你把跨国公司送到了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形成垄断地位,一时半会是很难撼动的。 毛主席有三篇着作,一是《愚公移山》二是《纪念白求恩》三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妨看一看这三本书。 愚公移山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愚公家毅力惊人,最后感动神灵移走了大山,毛主席把他改造成为一个现代故事,讲的是先锋队要移走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但是神灵就不是天上的不知名的东西了,而是几亿中国老百姓。 纪念白求恩一上来就定性,白求恩是外国人,是技术人员,中国自古就是歧视工匠的,现在白求恩这么一个技术人员远道而来,支援中国革命,成为我们的榜样,说明我们也可以这样。 为人民服务说的更直白,张思德是一个普通战士,在此之前中国只有给贵族立碑着传的传统,没有纪念劳动者和普通士兵的传统,在今天,这个传了几千年的规矩我们改了。不仅革命队伍中的普通士兵要有立碑着传,老百姓也要这样搞。 最后,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必然性。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一个农业社会,资本主义的路又被列强堵死,知识分子只能用新文化与平民结合,土改破坏既有的农村宗族社会,最后组织革命军打败帝国主义代理人,打跑帝国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