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稳”“六保”工作情况的发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六稳”“六保”工作情况的发言

关于“六稳”“六保”工作情况的发言 ‎ ‎ 根据学习安排,结合本次主题,我就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落实“六保”工作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和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作如下发言。‎ 一、深刻理解“六稳”“六保”的重要意义 ‎(一)“六稳”“六保”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着力点,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首次提出“六稳”。其背景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已经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都依次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风险,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旗帜鲜明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六稳”发力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外部不确定性持 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外部需求明显萎缩,企业经营压力大,就业问题突出,财政收入下滑。2020年4月17日,针对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冲击,中央运筹帷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则进一步明确了“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在“六稳”基础上提出“六保”,是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增强底线思维,充分体现了对目前遇到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充分估计的责任和担当。其中:“六稳”中,稳就业就是要确保城乡居民失业率不突破 %的控制线;稳金融就是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也是要坚决打赢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稳外贸就是要确保外部市场稳定;稳外资就是要确保境外资金进的来;稳投资就是要增强拉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稳预期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期间,确保符合预期。“六保”中保居民就业,就是要保城乡居民有持续稳定的可支配收入;保基本民生就是要兜得住民生底线;保市场主体就是要保住税;保粮食能源安全就是要保住发展生命线;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是要保市场体系稳定,保市场秩序不致混乱;保基本运转就是确保根基稳固、基础牢固。‎ ‎“六稳”和“六保”统一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是在不同形势下作出的科学安排,是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问题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粮食能源安全,更是在改革发展的轨道上彰显着直面困难的勇气、‎ 体现着底线思维的方法。无论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还是在确保疫情不反弹的基础上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都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运用底线思维调控宏观经济、助推微观发展。‎ ‎(二)“六稳”、“六保”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次下团组参加审议,其中三次都谈到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足见“六稳”“六保”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极端重要意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外部需求的相应萎缩与国内需求萎缩一起,构成了对经济系统的需求侧冲击,而需求侧冲击则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这又进一步加剧供给萎缩,冲击居民就业,拉低总需求。经济系统的供给侧冲击与需求侧冲击相互促进、相互放大,如此产生的负向循环,使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为经济企稳带来了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一是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重创,美元、贵金属和原油等不断暴跌。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剧。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普遍采取刺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断攀升的杠杆率加剧了资本市场动荡。二是国际关系层面的不稳定性,如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三是疫情层面的不确定性,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人员、资金和货物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循环流动,没有国家能在病毒面前独善其身。‎ 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暂时的、短暂的、可控的,短期波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先是用“六稳”、“六保”方针构筑底线,在此基础上,不断用发展的视角解决问题,适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我国产业链结构和布局,在实践中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人民根本利益和我国长远发展的方向转化。‎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挑战和风险。但是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在坚定信心的同时,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总书记、党中央的要求落实到位,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我县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下一步,我们要紧扣全面脱贫、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六稳”、“六保”不仅是应对复杂局面、兜底民生底线的举措,更是守好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安全的保障,要把抓“六保”促“六稳”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要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更需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深化改革。打好政策“组合拳”,将短期纾困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在短期调控发力以实现“稳”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更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打好“三张牌”,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二)找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着力点。“六稳”+“六保”一共12个方面,每项工作必须做好,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因此,在“六稳”和“六保”中抓重点,要从当务之急入手。一是抓项目稳投资,我们必须抢抓中央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等重大政策机遇,科学判断形势,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强化举措,加大力度,以更高站位来谋划招商引资 工作,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来抓好抓实项目建设工作,尤其是重大项目的落地。二是抓消费促增长,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三是抓企业保主体,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主动做好服务,落实各类支持政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四是抓民生守底线,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有力有效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措施,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扩面参保工作。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严格服务对象准入审批,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度。五是抓改革激活力,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六是抓基层保运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守住“三保”底线,注重精打细算,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坚决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强化责任抓落实,把县委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两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见行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落实,健全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研判,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短板弱项、薄弱环节,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各项政策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并见得到 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关键要增强六种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强化八个方面执政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进一步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改进措施办法。要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入研究疫后经济发展,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两会精神”,深入思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抓好的重大问题,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发展蓝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