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体味课堂 在朴实中升华——观特级教师古诗教学研讨会有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体味课堂 在朴实中升华——观特级教师古诗教学研讨会有感

语文论文之体味课堂 在朴实中升华——观特级教师古诗教学研讨会有感 ‎ 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课堂?一段时间里,素质教育之风刮倒了“师道尊严”的一言堂,取而待之的是炫人耳目、华丽堂皇的“以生为本”的课堂。在那段时间里,市内的优质课我听了不少,甚至我的思想在那时也有了一个定格:一节课如果课件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新奇、灵活多样的,课堂气氛活跃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就是好课,就是创新课,就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优质课。但实际上,这些课堂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吗?经过几年时间的验证,否也!于是教育学家才真正地发现:我们并不需要华而不实、浮躁不堪的课堂;我们要让小学语文重新姓“小”,在发扬传统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在教“简单语文”‎ 的同时让学生能有所感悟,能体现人文性,那才是可行之举。今年初,《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在西樵影剧院开展了一次难得的特级教师即场授课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亲眼看到了几节活生生的特级教师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亲眼看到教育大师们是怎样在简单的课堂里让学生学得好,学得透,真真正正从课堂中得到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课堂!下面,让我以观摩所得谈谈我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尤其是古诗教学课堂的感悟: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窦桂梅、汪秀梅、彭建荣这些大师们的课,让我对华丽眩目的课堂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些老师的课让人看起来很“平”、很“实”:没有生动的课件,课件就是记录课文的一两桢;没有多样的课堂活动,有的只是充分的“读”,师生间的对话;没有高难度的训练点,有的只是清一色的课外诗句延伸——就是读,就是感;没有刻意追求一种演出性的视觉刺激,有的只是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一步步地发展。在当时,很多老师(包括我)都充满了疑惑:特级教师的课就是这样?如此而已!我们还频频发短信到互动平台提出心中的疑惑。直到副编辑许汉老师为我们作课例点评,我们才为自己天真的想法汗颜。许汉老师说:“我知道你们平时上的大多都是应试课,只为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但你们想想,你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我们这些课,不是你们的常规课,也不同于你们的表演课,我们开展的是研讨课,是研讨如何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到美,在诵读中得到收获,哪怕是一点点收获。一课一得,慢慢积累就行了。”这番话,当时在我的心湖没有引起多大的漪涟,但时隔至今,却是越扎越深。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一课一得,慢慢积累就行了。”‎ 冲着这句话,我想结合几位老师的课来谈谈我对这次观摩的一点收获:一、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实在的课堂,是让学生得到收获的课堂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开课相比,几位老师的课,没有更多的人为设计,一切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步一步地读,一步一步的感,感得不深,再读;感受到了,又读,加强。也许有些老师觉得这样的课太平淡了,提不起学生兴趣。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因为几位老师设计的学习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达到教学目标,从而不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虽然整堂课看起来都像老师在提问,学生在答题,老师和学生在不停地读,但学生们的的确确是读懂了课文,获得了发展。他们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与自然性,绝不是乔装,绝不是牵强。著名语文教育家田本娜教授针对当前教学注重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实,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去的语文教育的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正在努力地改进。但是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行为是‘导’还是‘牵’,就要看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如果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能够达到,这就是合理而科学的‘导’;如果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脱离或者高于学生的实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能达到目标,最后还得靠我们老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牵’。” 从几节课中,我们都有同样一个感觉:老师不是在牵着学生学习,而是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实实在在的课堂中得到收获。二、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读的课堂,是情的课堂,是悟的课堂刚才说过,几位老师的共同点是:以读入情,以情带读,情读感人,情读解文。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根据这一要求,王菘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反复地让学生读,要读准音,要读出情,要读中悟。他用感性的导语带领着孩子们的想象:“寒风凄凄,雪夜茫茫,大队人马艰难地在边疆行旅,他们苦啊!寒夜里乡愁难解,他们——”师哽咽了。学生自然而然深情地接上: “长相思——”“相思谁呢?”“相思家中贤惠的妻子——长相思;相思远方惦念的好友——长相思;相思年幼活泼的小儿——长相思;相思宁静安逸的生活——长相思……”情,在读中悟;画面,在读中呈现;主题,在读中明了,于是,学习任务,也在读中完成。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也要注重新课标的要求,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历其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如对诗歌中所描写的祖国壮丽山河之美赞赏、热爱;对诗文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对诗文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变化方式阅读,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如戴建荣老师所授的《送元二使安西》,就一改我们的“读诗”教学,运用了方式新颖的“唱诗”教学。整节课戴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课文,而是一改常态,教学生认识古诗声律的“平仄规律”‎ ‎,然后配以《阳关三叠》之《渭城曲》反复吟唱。结果学生在吟唱中不但学会了读,还更深地理解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理解到元二出使荒漠的苦闷与悲凉,勾起了学生对元二的同情,对当时强权的社会的不满。课至此,没有更多的装饰,没有更多的造作,就已经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所以,如果学校教学资源有条件的话,我们不妨采取这种方法,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吟唱,进一步品味感情,加深理解。也许又有一番不同的收获。    三、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简单的课堂,是诗化的课堂在观摩会上给我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是:“语文课,你认为是做加法还是减法?答案是:“优秀的语文老师在钻研教材时应做加法;在课堂操作中应做减法。”对此,我想到许多公开教学,为了追求演出的效果,为了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了制造几个教学高潮,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教学假象,却置学生的实际情况于不顾,挖空心思出“奇招”想“怪题”,设计一些看是新鲜但无实效的训练点,把学生折磨得死去活来。到头来,学生弄不清楚,还得老师一点一点地告诉学生。好不容易把老师的问题弄明白了,下课后才发现,许多学生连课文还读不通顺,许多词语还不理解,整节课就是学生跟着老师瞎闹了一场。因此,我们不妨学学上面那两句话,在钻研教材时做加法;在课堂操作中应做减法。用汪秀梅老师的一句话来说:“要把教材挖掘得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先弄清楚课文背景,要收集相关的资料,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要设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要想好训练学生的练习,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种种,都需要我们做加法;但是,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们就要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在浅显的问题中解决教师所定下的任务,并能从中得到感悟和收获。这时,我们就需要对课堂进行减法。戴建荣老师说得好:“‎ 我们的备课,要跟据自己的特点结合来备,要博学众长,要演绎自身,不需太多的花巧,不需太多的修饰。”就像王菘舟老师的课堂,只是单纯的读,是简化的课堂,但读中却让人感受到就像一首诗,是“诗化”了的课堂。既简单,又有美感,有实效。(王菘舟老师擅于把学生的回答改成押韵的诗句,他自己本身的说话多采用排比方式,光听他说话就有诗味,故此学生自然而然就融情入课,融情入诗。)教师本身就具“诗”味,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调味料”和“催化剂”,有何愁学生不从中熏陶、得味呢?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能悟多少是多少”“想到什么说什么”等鼓励性诱导语言就是大师们常挂嘴边的句子,其实它们也应该充盈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感悟方式当然各有千秋,我们只要结合文本,结合学生实际,尽力帮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感悟方式,让他们能够“各有所悟,各有所得”,那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何必偏要追求与众不同,偏要自己的课堂熙熙攘攘呢?在我的心目中,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人与景的和谐,是情与景的交融,含蓄而不深邃,朴实而不浮华。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