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口风琴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口风琴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音乐论文之口风琴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 口风琴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实践证明,器乐进课堂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有利于拓展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等效果。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国家教委明文规定进课堂的乐器有口琴、竖笛、口风琴。其中口风琴以其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经济耐用等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我在近两年的口风琴班级演奏教学中,总结了点滴心得,仅作为参考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教学历来就是音乐课堂上最不容忽视的环节,课堂上抓得太紧,课堂气氛太过严肃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太过松散则容易造成混乱以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口风琴进课堂,让孩子们有了更加充分的表现空间,对课堂的组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首先必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听。要求学生在听教师介绍乐器时,听教师范奏时,听所学乐器演奏的乐曲时,听讲授器乐演奏方法时,都必须专心致志。(2)仔细看。看教师演奏,严格跟着模仿;看谱视奏,严格按要求演奏。(3)用心奏。音乐实践必须全身心投入,融自我于器乐演奏的音乐表现之中。(4)勤练习。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巩固提高。(5)守纪律。保持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器乐教学法,不仅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1)整合。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2)互助。聘请同班中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同学担任班级器乐“小助手”,协助教师进行器乐教学,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能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3)演示。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走上舞台,通过演奏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器乐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4)游戏。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5)合作。教师在个别辅导学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乐器集中进行合奏练习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与合奏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6)创作。学生的演唱、演奏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要求部分学生能根据一定的意境进行乐谱整理和歌曲创作,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尤其是器乐教学与创造教学相结合,满足了部分孩子因天生声带狭小难以演唱,却能在器乐中发挥特长的欲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发展孩子热爱音乐创造音乐的潜能。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细节 (一)教师露一手,学生兴趣高 ‎ ‎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喜好,是吸引他们学习器乐演奏的天然法宝。口风琴的出现,能立刻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而此时,老师若能亲自演奏一首孩子们喜欢的乐曲,那他们对这件奇妙的乐器便会更加喜爱和好奇,学习的兴趣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习,必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用赏识语,巩固效果好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赏识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情绪,从而牢固地巩固被赏识的行为。我校三年级有个叫陈诚的男孩,平常课堂上的表现一般。后来我发现别的小朋友总是有忘记带乐器的时候,他却每次上音乐课都记得带上自己的口风琴。就因为这件小事,我在班上郑重地表扬他“凭着这种认真的精神,以后一定能把口风琴吹得很棒!”这句赞扬的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他自己学得很好,其他的同学也养成了带乐器上课的习惯。还比如,发现学生的演奏姿势、指法有进步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夸一句“你的姿势真标准”、“他的手指最灵活”,被表扬的学生就立即成了全班同学模仿学习的榜样,他们良好的演奏习惯也在赏识教育下得到了巩固。 (三)巧妙选乐曲,演奏乐趣多 ‎ 器乐进课堂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器乐打下基础,不如说是让学生体会到表现音乐的快乐。基于这个目的,在演奏乐曲的选择上则应更多地偏向于选取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指法容易,或是学生熟悉的短小、容易的歌曲,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练,从而喜欢上口风琴。如:《欢乐颂》、《铃儿响叮铛》、《乃哟乃》等这些乐曲弹奏在五指以内,指法容易,歌谱易记,学生很容易学会。能够吹奏出几首完整的乐曲,对孩子们来说将是莫大的鼓励,会让他们在演奏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四)分工齐合作,组建小乐队 在一段时间的班级器乐教学后,学生对口风琴的掌握程度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熟练地运用口风琴的演奏技法表现乐曲;一部分学生识谱准确,节奏感强;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演奏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本着因才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工。让演奏熟练的学生担任主旋律声部,演奏相对有困难的学生担任中、低声部,甚至只吹奏一个固定的长音也未尝不可。只要乐曲的和声编配合理,同样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演奏中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欣赏水平后,便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加入其它乐器,如: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再适当加入各式打击乐器,这样一个“小小乐队”成立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口风琴,进行合唱、合奏训练,还能强化了学生在合唱、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提高合唱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口风琴这样一种简单小巧的乐器,能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器乐教学这一块音乐教学上的新领域,值得大家学习、探讨和开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