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充分发挥时政的德育功能,增强实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充分发挥时政的德育功能,增强实效性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充分发挥时政的德育功能,增强实效性 ‎ 内容提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将被淘汰。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课的变革也急需进行。将时政引入课堂,让师生共同讨论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下,如何应对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使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时政   德育        ‎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素质教育工程,已普遍展开。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目前来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在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时,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过于狭窄单一。内容上仅仅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话题,而且不少老师在讲授价值观、道德观时有时只停留在理论高度,照本宣科,不注意结合实际,只说一些枯燥而又空泛的话,让学生感到不是事不关己就是厌烦不已;德育方法上还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即老师在讲台上严肃地讲,学生在下面正襟危坐的听,所讲的内容还是许多年前思想政治课上一成不变的翻版,或是学生已经听过无数遍的话,根本就没有依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要求,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填充不同的鲜活内容。甚至于对个别老师而言,认为抓教学任务才是硬任务,德育教学是软任务;还有的人认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只要把教学成绩搞上去了,德育功能发挥与否无关紧要。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沿袭了几千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传统教育将被淘汰。读死书,死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及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的。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德育教学如果回避社会现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德育价值。当前社会变化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教育者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在高一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教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生产关系的所 有制结构、劳动方式、劳动分配等方面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就业观念、人的生存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经济生活的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对学校、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这是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个体和私营经济、合资和外资经济等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都在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做贡献。只有存在形式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及劳动分配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是受市场所调节分配的,个人的就业也受市场支配。要教育学生在小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授教学模式,不再是一味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是采取一种新型的多边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即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是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辩论配合的过程。首先,老师提出当今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然后组织讨论,辩论,并且充分交流;最后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展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胆量,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变过去教学的单项传授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多边互动过程。从高一年级就将时政引入课堂,从基础年级就引入时政虽然对高考而言新闻就变成旧闻了,但从长远来看,不仅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保留下来了,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入时政,还可以改变以往政治课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脱节的印象,让学生有所收获,知行统一,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辟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一如的时政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本市晚报等都可以成为选材的来源,既是学生熟悉的材料,又会让学生体会到“原来个中有奥妙”的感慨。渐渐的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既帮助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提高教学成绩,又在时政中自觉地进行了德育教育,真是一举两得。例如,针对安徽阜阳发生的“劣质奶粉案”‎ ‎,使得婴幼儿身体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其中13名婴儿不幸夭折。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学生对此也议论纷纷,恰好此时课本正好讲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于是将这个社会热点搬到课堂上展开讨论:劣质奶粉损害了消费者什么权利?针对生产和经营劣质奶粉的厂家和经营者,我们应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何意义?现实生活中你又知道或是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吗?因为紧贴现实生活,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不仅将亲身感受说出来了,还联系到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甚至于还联系到了共建“诚信”社会的问题。既将课本知识传授给他们了,又教育了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课教育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才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培养人才的目的。  作者简介:    王洪媛,1979年生人,2001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先后完成中文和政治本科教育。一直在中登高中任教,曾先后在高一、二、三年级任教,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及能力的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