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农村初级中学如何开展“绿色教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农村初级中学如何开展“绿色教育”

其他论文之农村初级中学如何开展“绿色教育” ‎ ‎  由于历史、交通、地域、文化等客观原因,农村村寨的村民不但生活贫困,且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他们对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常常是女孩读完小学,男孩读完初中就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甚至有中途辍学等。又因作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的初级中学,由于生源不可选择,按升学教育又会舍弃大部分学生,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后,虽有点文化知识却因无一技之长,像他们的父母一样重新又步入贫困的行列,致使农业科技含量极低,甚至有些村寨还出现“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如此愚味滋生穷困,穷困又产生愚昧的恶性循环,极大地阻塞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如此现状,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学生既完成初中学业又学有所长,还能给成年人以必需的科技帮扶,从而改变循环的状况呢?有,那就是在农村中学开展“绿色教育”培训,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  1.端正农村中学教育的办学方向即从当前农村中学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到为农村培养“懂技术、用得上、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肯创新”的乡土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  2.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及生物、劳技教师和村领导、示范户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明确其职责。‎ ‎ 在保证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各学科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需要,把农业部认定的“绿色证书”所要求培训课程的内容纳入初中文化课体系进行科学实验,具体做法是: 各门文化课的课时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依据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保持不变,只将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劳动技术课”改成为符合本地农情的“农业技术课”,全校每班每周安排2课时,初三年级学生在中考结束后,还须留校学习农业知识课15天,以使“绿色教育”培训时数达到农业部颁证要求的300个课时,并考试、考核,对达到农业部颁证要求的学生才发给“绿色证书”。‎ ‎  3.制定了符合本地实情的培训管理制度 3.1校内“七个统一”。在校内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统一考核的“七统一”的办法,使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致,使考核的评分尺度一致。 3.1.1统一规划:每学年给学生上3—5门农业技术课,并保证三个学年后每生达到300个课时。力争每年有60%毕业生获得“绿色证书”。 3.1.2统一教学:在培训专业和教学内容上,根据各生源村寨地势、气候、土质、水源等客观条件的不同,采取“四个结合”,统一教学。即: ①培训工作与经济开发相结合。优先考虑有开发项目的村寨,使“绿色教育”与经济开展项目结合起来,为鲜、活、高品位的开发项目服务。 ②专业设置与生产实践结合。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的原则。根据各村寨具体农情来确定专业,不强求统一。 ③培训时间与生产季节相结合。对学生及农民进行培训的时间选择上,根据农事季节的变化,充分利用农闲或农事转换间隙,一次性或多次性地进行,以使培训工作与农业生产两不误。 ④培训内容与生物课相结合。在生物课教学中,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现实,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方向,使《生物》课知识与“绿色教育”内容相连接、相沟通。 3.1.3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种类及各章节的教学时数。 3.1.4统一教材:“绿色教育”教材由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人力编写,着重可操作性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教材体系,尽可能反应当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内有前言,目录及课后习题等。 3.1.5统一上课:为使教和学的活动做到协调、有序、高效,制定相关制度,做到定地点,定内容、定层次、定季节、定人员的“五定”来开展工作。每班每周安排2课时和自修1节农技课,并要求做好笔录。毕业生中考结束后留校学习15天。 3.1.6统一考试:根据活动的工作要求,理论课一律实行闭卷考试。 3.1.7统一考核:通过闭卷考试合格后,须经过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的实践,其指导、试验、示范以及大面积技术推广所取得的增产、增值效果明显,然后由活动领导小组初评,到领导小组终评,对考核合格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核过关的才发给“绿色证书”。 3.2校外“村校合一”‎ ‎。多数中学没有规范的实验基地,学生所学的农科技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践。怎么办?主动积极与招生片区各村支书、主任和农科示范户取得联系,采用“村校合一”的开放式教学:学校传技术,村民出基地,让学生在农科技教师和科技示范户的指导下实地实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农科技推广的主动性,如:  3.2.1“小先生”制:开展“我教爸爸妈妈学农技”的科技活动,即学生把在校内所学的农科技知识,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回家时传授给自己的父母、兄嫂及亲友。 3.2.2“借鸡生蛋”式:借用学校附近的村民(大部分是学生家长)的田土作实验基地,由农科技或科技示范户现场对学生进行农科技知识培训。总之,对学生实施“绿色教育”,就是坚持为农村培养“有理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肯创新”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绿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农业意识,促进开发性农业发展和农科技的推广,也有利于补偿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