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物理复习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物理复习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物理论文之物理复习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 ‎  当前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各个学校、各门学科、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其中不乏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成功实例。但是学法改革的核心是要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而目前还有不少教师未能冲破应试教育的怪圈,片面追求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法改革拖住了学法改革的腿。众所周知,在中考复习阶段,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压力给许多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复习课中要么画线圈点,简单重复要么题海淹没一切。许多学生往往身心疲惫。“题海无涯,回头是岸”──学生的感慨中包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缺乏创造性的复习,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其结果反而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即便是追求升学率,也是适得其反。‎ ‎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践中采用了一些办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  1、让学生“用心”学习,改课堂笔记为课后笔记 ‎  复习《光学》内容,学生通常能总结出光学知识的三大板块: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我要求每一个学生不要分心记课堂笔记,而是全神投入讨论并总结出三大板块所涉及的知识点,我自己只在这个过程中稍加引导而不是替代包办。这样,由大家共同讨论总结比昏昏欲睡地听老师讲解课堂气氛要活跃得多,学生的印象要深得多,复习效果也好得多。然后要求同学们在课后记下这一堂课的最大收获,记下这堂课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复习到,还有哪些疑问等。例如,光学部分的课后笔记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还没吃透。经询问和分析,原来这个班八年级时的凸透镜成像实验只走了个形式,没有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导致没有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就在下一堂课安排了重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解决了疑问。学生在课后笔记上明确表示已经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样,学生记课后笔记相当于重新梳理一遍课堂上复习讨论过的内容,不仅了解了应知应会的内容,还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这比课后大量做练习效果要好很多。笔者并未考试,只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笔记,就掌握了学生的状况,而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了“补漏”。‎ ‎  2、让学生换位学习,改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 ‎  “教无定法”,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率,优化复习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在复习课上,笔者很少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会精心编写一些比较基础的例题让学生讲解,让他们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裁判”,指出“老师”解法的优缺点,老师只需在旁适时地稍加评点。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老师”的解题方法,开拓自己的思路,掌握不同的解法,还可以引导他们向“老师”‎ 质疑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比如,一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6伏,电阻是10欧,要使小灯泡接在9伏的电源上时能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台上“小老师”在讲题的时候,台下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很活跃的状态。这时,及时鼓励学生轮流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会产生不同的解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解法,我就及时复习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电压比等于电阻比、有分压作用等。这样,通过一个习题就轻松地把“串联电路”的知识点复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形式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互相学习的结果不仅能温故知新,加深印象,而且培养了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主动吸收的良好习惯。‎ ‎  3、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改“笔试”为“口试”‎ ‎  复习期间,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但有限的几次所谓“模拟考试”不可能全面检查到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考试──阅卷──‎ 评讲,这样一轮要花掉师生多少时间,所以只把复习期间的考试当作一种心理锻炼,目的在于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进入正式考场时能泰然处之,正常发挥真实水平,而把平时的考试改成了课堂提问。中考临近,学生肯定还会有好多还解答不了的问题,笔者通常事先从学生的课后笔记和平时作业中找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而答对的学生可以为下面被提问的同学选题。对答题出错的学生,我先对正确的部分给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其勇气和积极性,再请同学帮他们分析纠正不足之处。这样的复习课,既能减轻学生由于频繁考试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纠正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识误区,使复习课的效率得到了最大地提高。‎ ‎  4、让学生内化学习,改题海战术为学法指导 ‎  热衷题海战术的人,其指导思想无非是,做遍天下题,还不能应付考试,但是,这可能吗,况且,做一题只是会一题,没做过的呢,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做一题会一类题。例如,“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非常重要,历年中考也经常考到。所以在复习前我阅读了大量的试卷,归类整理了许多有关题目,总结出一套解题思路──在复习中通过几个不同的例题,让学生体会这类题目的解法,最后让学生比较不同例题,找出其解题过程的类似之处。通过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总结出这类题目的共同点是“三个要素”和“两个状态”。“三个要素”指电源电压、小灯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两个状态”指初始状态和正常发光状态。找到了规律后再加以引伸和拓展,提出诸如“三要素中缺电源电压该怎么办”之类问题,让学生自编题目研究解法。课后,老师只需要布置几个不同类型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使学生掌握这类题的解法。这样,不用大量练习,学生掌握快效率高,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了。‎ ‎  5、让学生愉快学习,改枯燥讲授为寓教于乐 ‎  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一般没上新课那样浓厚,这就要求老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比如在复习反射定律时,为了说明“反射角=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反射角”,我就故意问学生,“你父亲像你吗,”学生会发现我的话有悖于生活常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再讲清为什么不能反着说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再如在复习机械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概念,用“飞花两岸照晚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静止是相对的概念,用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复习相对运动等。总之,发挥想象,多方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讲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复习是在学生对学过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不能像上新课那样详细讲解和分析,不能用题海战术加重学习负担,更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复习不仅是旧知识的重现和再认识也是综合训练和素质教育。所以,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法,在备课上狠下功夫,精心安排授课环节,设计精当的作业,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同时,复习课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