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点拔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点拔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论文之点拔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 ‎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我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在小学美术课上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拔,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学习,又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浅谈我在美术教学 ‎  一、点拔教学是建立在美术工具论的基础上的。‎ ‎  由于美术学习的实践操作性很强,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我主张美术课堂教学宜用点拔法。美术课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它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造型、结构和色彩、透视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绘画创作的应用能力,而且后者更重要。因此,我主张美术课要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教学生是引导学生越过障碍,解决疑难,因此,完全无需逐线逐线地进行指导,只要重点在画面构图与形式上进行点拔,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能力培养来讲,学生要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美术能力,这也不是光靠教师讲就能做到的,而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经过自学自练,在运用美术工具进行实践活动中完成。学生亲自操作,实践、练习,掌握这个工具的。如:教学《纸风铃》一课正是从工具这个特点出发,我觉得美术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点拔,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做一做,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正确掌握和运用美术这个工具,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美术动手能力。‎ ‎  二、美术点拔教学是建立在实践观和训练论的基础之上的。‎ ‎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感知、认识的发展过程,既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性,即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又有它的特殊性,即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点拔和训练,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学生学习美术,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美术自身的规律,二是学习美术的规律。由于美术是工具,工具只有在操作训练和实践中才能掌握和运用;学习美术主要是学习运用美术工具进行观察、写生、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必须在观察写生的实践中,经过训练发展而后形成。‎ ‎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就必须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强化训练的观念。点拔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实践,训练他们操作运用美术的过程。如:在教《美丽的印致》一课时,学生在观察和练习中不断吸收、积累,在训练中模仿、运用,几经反复,由模仿到创造,就逐渐掌握了美术这个工具,而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是一个认识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发展过程。‎ ‎  三、点拔教学是建立在主体观的教学论基础上的,它积极主张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的作用。‎ ‎  由于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在上课的导入,以及在启发、生疑、引导解疑和答疑,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上,都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  因此,当教师把新的美术知识结构和学习任务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主动钻研,练习操作和掌握运用时,学生的认识主体地位就随之突现出来了。随着教与学的矛盾的运动和发展,随着在教师的引导点拔下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从矛盾的次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居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我觉得对主体的认识,我们要从事物发展运动的过程来看,不要用静止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来作绝对化的结论,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对教学是不利的。历史上有一些教育学家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也有另一些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似乎都不恰当。作为教学活动是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主“教”,学生主“学”,两个积极性都必须发挥,这是必然的,如果只强调一个,就不合适。如教《会动的小纸人》一课时,就教师的“教”来说,重在“点拔”,点拔就需教师这个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就学生的“学”来说,它需要在教师的点拔引导下主动学习,自己操作实践,因此,我认为教师只需要点拔,用点拔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绝不能由教师全盘灌输,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法发挥。‎ ‎  四、点拔教学非常重视在“内化”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  实施素质教育,打好素质基础,必须重视良好素质的内化,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品德、智力、才干、体力等内在质地,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自己学得的东西不但巩固下来,而且经过内化,变成能力,并且能够加以运用,相伴终生。如教《大家都来做》一课时,教师点拔,不仅是要学生“学会”,而且经过点拔,还要他学会学习。这种从“学会”到“会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点拔中受到启示,不断转化的内化过程,它把本来是外在的东西变成了本身内在的东西,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 ‎  点拔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点拔法就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也说:“一个无论怎样竭力坚持也不过分的,就是在教育中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里所讲的“引导”、“发现”,我认为就是进行点拔,通过点拔,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会学”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美术综合素质。‎ ‎  以上是我在点拔教学实验研究中所获得的教学体会。强调教师对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点拔,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非常适合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