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高效化学课堂呼唤和谐
化学论文之高效化学课堂呼唤和谐 缙云盘溪中学 蔡灯伟 【内容摘要】 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 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其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基础教育中单纯 传授知识的目标定位,把培养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 为首要目标。为此高效化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要求。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高效化学课堂呼唤和谐意义、表现以 及高效化学课堂和谐的构建方法和途径。用实践和体会说明了化学课堂 和谐对构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中课程目 标体系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 和谐 情感 民主 合作 探 究 创新 【正 文】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科 学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是“和谐”。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表征。 同理,和谐化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学科特征,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不 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的世界的内在 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改革为了发展,发展追求和谐。高中 化学新课程的改革点和发展目标,正是体现在追求和谐。面对新形势, 我们只有不断改进科学教学的方式,才能让和谐的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 活力。 一、高效化学课堂呼唤和谐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 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 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 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理性 霸权横行,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教学活动变成是一种我讲你听的“灌 输式”和“训养式”的活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缺乏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 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新理念 渐驻人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 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 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这一点对于非知识性地教学目标的 达成更是至关重要,那种粗放地、机械的、硬邦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 境是无法让学生实现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目标的。 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 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 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 发表独特见解。如何针对化学课堂和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 前化学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二、化学课堂和谐的表现 化学课堂和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 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化学课堂和谐旨在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 愉快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中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 时,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强化和巩固,从而促进 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化学课堂的和谐特征表现为: 2.1、表现为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性。化学课堂和谐强调师生之 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 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 的关系。 2.2、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 方法的意义建构和迁移运用,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 学生真正愉快地进行学习。 2.3、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真实性。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 本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只是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 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化学课堂的和 谐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自然,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因 此,化学课堂的和谐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三、化学课堂和谐的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3.1、提高教师的艺术涵养,夯实和谐的化学课堂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魅力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 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生。如果一位教师愁 眉苦脸地进入课堂,可能使学生原先高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退去;相反, 如果一位教师以高昂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将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 快,从而给和谐的化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除了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生外,在教学中还力 求语言的生动幽默,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化抽象为形象, 化陌生为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将电子 式时,反复强调元素符号周围的小黑点“一点不能错”。一语双关,借 此培养学生的严禁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氟没有正价,我说 它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元素周期表中的铝元素,它的上面是非金属元 素,下面是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真可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它具有两性。铝元素具有两性,三氧化二 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真可谓”龙生龙,凤生凤, 生个老鼠会打洞“等等。 只要注意运用幽默短语时,把握好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并适当配以肢体语言,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活跃了气氛,又加 深了印象。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着教学的艺术 性,努力提升自身的涵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兴奋的情境中完成课堂 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永不枯竭 3.2、创设融洽的情感空间,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 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 没有教育。“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老师真 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 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认为,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学 生的任何回答,我们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 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 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冷嘲热讽。 在一堂有机课上,我向一女生问了一个问题:火棉、胶棉的主 要成分是什么?她回答;既然是棉,那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全班同学先 是惊诧,当弄明白她的思路之后便发出笑声。这个女孩一下子羞红了脸, 低下了头。我想,眼前的这件小事对她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乃至自尊心都 会是一种伤害。在大家弄明白这个问题的意思之后,我做了这样的发 挥:”刚才这位同学一不小心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其实这是个常见的 错误。我在上学的时候也闹过这样的笑话。有一次上课老师问我‘小米 加步枪’的意思,我就想当然的说道,战争年代,我们的八路军条件十 分艰苦,子弹打光了,就把小米塞进步枪,叭叭叭地射出去。“话音未 落,同学们已笑的前仰后合,女孩也笑了。老师的幽默、鼓励和和谐的 课堂保护了女孩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总之,要让全体学生在你的课上感觉到爱上你的课,和谐的教 与学的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3.3、突出民主的交往方式,分享化学课堂的和谐愉悦 课堂交往方式,主要指师生的交往方式,也指生与生之间的交 往活动。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师生单向交往,即教师讲,学 生听;第二种是师生双向交往,即教师不但讲,还要重视反馈信息,尊 重学生的意见;第三种师生双向交往,生生互相交往,即教师引导,师 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启发,在研究中学习,这也就是我们所提 倡的”民主交往“方式。 很显然,在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突出平等学习。化学课堂和 谐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 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强、弱电解质概念时,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相 同条件下的盐酸、氢氧化钠、醋酸、氯化钠、氨水的导电实验。组织学 生分析实验,使学生形成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接着老师提出:硫酸钡 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在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 烧杯中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硫酸,随着稀硫酸的滴入电灯就渐渐变暗,滴 至一定量时,电灯完全熄灭。实验现象与学生头脑中的强电解质溶液导 电能力就一定强的观点产生了差异,形成了知识冲突。此时,教师提出: 硫酸钡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学 生说:硫酸钡是是弱电解质,因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还有学生说:前 面做的盐酸、氢氧化钠、醋酸、氯化钠、氨水的导电实验来说明强、弱 电解质导电能力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硫酸钡溶 液导电实验不能说明硫酸钡的电离程度,因为硫酸钡的溶解度小,所以 硫酸钡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不多,这并不说明溶解的那部分硫酸钡不完 全电离。最后有学生提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的导 电实验,说明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学生在民主气氛下,不断的探讨和交 流,加深了自身经验的理解,对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脸上也充满了成功感。我感觉到不 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参与了学习,自觉学到了应该学的知识,积极动手动 脑,敢思敢想敢质疑,学生更能体现到学习的成功愉悦。 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中 就能得到学生的配合和支持,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3.4、增强合作的交流意识,共创和谐的化学课堂成效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导学习方式之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 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 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利用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各有所长,使其知识和技 能互补。同时,教师应参与合作进程,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 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教师不仅是学生的 向导更是他们的学习的”伙伴“。 例如,我在《苯酚》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苯酚的分子 结构之后, 提出: 根据其结构, 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根据 所学知识,首先想到可能具有与醇类似的性质, 因为苯酚分子中含有 羟基官能团, 于是提出: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性质? 讨论中有 的学生提出: 将钠加入苯酚中加热;有的学生考虑到两种固体反应接 触面小, 将苯酚配成水溶液或醇溶液后, 再与钠反应。对此, 我没 有直接否定,而是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仍交给学生。接着有学生反 驳,苯酚有毒,而且易氧化,苯酚加热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而影响实 验效果。把苯酚配成水溶液或醇溶液与钠反应也被更多的学生否定了, 理由是:水和乙醇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气泡不能证明苯酚与钠反应的结 果。这时老师点拨学生关键要选出一种合适的溶剂,既能把苯酚溶解, 又不与钠反应。最后, 终于有学生提出:用与钠不反应的苯或二甲苯 为溶剂配成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设计方案。 通过这样合作的研究、试验、交流、研讨,学会了与别人分享 成果,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客观 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3.5.实施自主的探究模式,提升化学课堂的和谐品位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 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 意义就是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 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而不是被动接受新的知识。在新知识 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 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去“学化学”、动脑去“想化学”,使他们 自主探究的体验获得知识形成过程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究的目 的,不仅在于获得化学知识本身,更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 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探究示例: 1)选择研究课题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用 98%的 浓硫酸做实验,不能直接观察到生成的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第二、实验 的装置为敞开式,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散逸到空气中。为突出实验现象, 防止污染环境,怎样改进实验,即产生了研究性课题。 2)设计研究方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对浓硫酸浓度进行定量研究,以找到该实验 的最佳浓度范围。为防止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硫的外逸,改开放式装置为 封闭式装置。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操作法、比较法、文献查阅法 和归纳演绎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实施课题研究 各课题小组围绕主题进行的主要研究过程为: 〈1〉查阅文献 〈2〉实验准备 〈3〉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一、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首先多设计几套实验方案, 然后再从中选优。 第二、 对浓硫酸浓度的选择实验。使用 94%、92%、90%、 88%、86%、84%、82%的硫酸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加工处理信息 各课题研究小组及其每个成员,在研究活动的全过程中产生了 大量的信息。学生针对研究方案需求,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 筛选、处理。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形成结果的关键。其间提倡 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定论”,善于提出新观点,努力探 索新的方法。最后课题组对主题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 〈1〉使用封闭式装置可以防止污染。 〈2〉当铜与 84%~90%的硫酸反应时,铜丝消失较快,溶液呈明 显蓝色。 5)。交流评判成果 把研究的成果在班级进行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研究结 果的表达要事实求是,通过交流研讨各小组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 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 这样的设计比单纯的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接受,关键 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对新知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化学课堂的和谐进一步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综上所述,化学课堂和谐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要求。化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和谐的构建,一堂和谐生动的 化学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体现出课堂的高效: 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主动发展。 【参考书目】 1. 田慧生,李臣文,《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学科学出版社,2005 3.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研究》2006 (1) 4 .丁建志《和谐教育》新华出版社出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