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 ‎ ‎  袁  斌 ‎  当前,在农村学校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空洞繁锁的分析多,把一篇原本整体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之中;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也听不过来;潜心读书的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了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 ‎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个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观点,把教学立足点放在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和评价读。‎ ‎  现在,随着新课程进入课堂,语文教材的编排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前的阅读编排都是有指导的,这种指导有着统领整个单元的作用,单元内所有的课文教学都要围绕这个单元的要点进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辅—放”或者所说的“交—辅—放”‎ ‎。现在只把这个指导放在了某一篇课文的后面,对师生灵活的使用教材不做任何限止。原来有些课文把阅读指导放在了课文之前,这是有一定弊病的,以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限止了学生的体验,在单元前出现了阅读指导,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纳入编写者思维的轨道,就按照他的要求一步一步住下进行,这样对学生阅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  教师指导学生学前读,即表层性朗读,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现象。学前读必须让学生做到“三读四会”,三读即: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四会即: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  学中读,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不要因为在某篇课文后出现了阅读指导,你就按照这个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如先让学生看题、审题,这篇课文可能会说些什么?在读课文时再和自己最初的想法对照映证,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把课文读一遍,把握一下全册对阅读指导教学的要求,根据教学双方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的安排后面一些课后提示,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根据课文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的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训练。‎ ‎  评价读,评价读的重点放在积累,放在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及阅读习惯这些方面。其中情感体验的评价应该和朗读、课堂交流及习作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独立阅读的培养教师不要企图一步到位,应该按照教材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开,阅读习惯的评价必须放在平时进行,在阅读教学改革时应该以评价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对每一堂课学生阅读交流的教程作一个评价,刚开始时,学生年级越高越不爱发言,发言的积极性和年级的增长成反比,为激励学生愿意说,其中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数量”,对这一评价,学生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次数,而忽视了发言的质量。为了保证学生发言的质量,在这一基础上,评价标准由数量转为智力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说,而不只是停留在愿意说那个层面了。评价的要素是你的发言在全班或小组内给别人以启迪,要争取自己说出有价值的话语来,这样阅读就更能够深层次的进行了。‎ ‎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前读、学中读、评价读”‎ 这不仅使其具有程序简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观在这样的流程中得以真正确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