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论文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 ‎  摘要 ‎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看法:‎ ‎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创新思维   高效性   初中学生   数学教师 ‎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1.学习阅读能力不强 ‎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掌握知识点并且运用上,对于解题则显得有些不那么在意,甚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做数学练习题时,只看题中的关键点,然后就草草解答,虽然只是练习题,但是对于其习惯的养成却是有很大的不利。再者,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时期,不具备更高年级学生和成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某些文字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  2.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 数学论文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 ‎  摘要 ‎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看法:‎ ‎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创新思维   高效性   初中学生   数学教师 ‎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1.学习阅读能力不强 ‎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掌握知识点并且运用上,对于解题则显得有些不那么在意,甚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做数学练习题时,只看题中的关键点,然后就草草解答,虽然只是练习题,但是对于其习惯的养成却是有很大的不利。再者,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时期,不具备更高年级学生和成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某些文字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  2.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 ‎  要想解答一个数学难题,首先,你必须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如果连一个最简单的基本公式都不能记住,那还谈何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呢?基础知识的不牢靠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解题时不能第一时间读透题干中所包含的意思;数学学习无论是哪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的,想通过跳房子一样的方式来学数学是万万行不通的。‎ ‎  3.学生思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  通过实际的教学,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很多初中生不善于解决稍有一定难度的大题。这样的结果真的是因为题目难度过大,或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所造成的吗?通过学生的实际考试来看,并不是这样的,很大一方面在于学生根本没有完全读懂这些题干,没有完全读透题干包含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去完成这些有难度的数学题,其成功率自然不高。这一点从侧面也解释了,很多学生进行简单题目完成时,是出于第一印象去进行解答,也就是说也没有去完全读懂题目,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在简单题目上犯错的现象。这也并不是偶然,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没有完全读透题就开始作答的状态,这对于逻辑思维本来就缺乏的中学生来说,本身就是很危险的;其次,以这样的态度去进行数学学习,自然不能达到最满意的结果。‎ ‎  4.教学方法单一 ‎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忽视了这一点,有时需要学生在明白算术原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把算术原理用抽象的语言一遍遍重复;本来只需要初中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抓住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地向他们讲解,他们并不能理解那些抽象的语言,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  5.教学模式落后 ‎  现在仍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喜欢自己一手操办课堂,完全由教师自己安排教学程序,他们为初中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初中数学教材为中介,以教学课标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原理,培养他们探索挑战数学难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一手操作教学过程,就会使初中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  6.缺乏创新思维 ‎  如今虽然课改效果已经开始凸显,但是考试制度的存在就已经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限制。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抓进度、抓得分,将那些可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东西都转化成了一种固定的知识,而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学生仍然是学习的机器,缺少或没有创造思维的机会。‎ ‎  虽然新课改,教师都会参加培训,但是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时仍然是很多教师都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分析,并且有很多多余动作,占用大量课堂时间。教师的注意力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只看到了学生的表面动作。‎ ‎  因为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以老师、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的长期熏陶,学生的思维受到教材与教师的影响,缺乏足够的创新的能力,有的学生的思维甚至都处于“怠速”状态,很难启动加速。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只能够墨守成规,过于迷信书本与权威,缺少自己的想法,不敢向书本和权威质疑。殊不知“尽信书不如无书”。‎ ‎  7. 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  初中数学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上的有关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一直以来,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数学知识点的罗列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清解题思路,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自己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自如地运用,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  二、如何改变现状,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  1.合理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新课程到处充满着自由的精神,洋溢着民主的氛围,呼唤着博爱的品格。在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工作中,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起决定性的作用。要构建师生有效互动的初中数学课堂,就必须让师生之间真正地实现民主平等,否则学生不敢“动”,教师也容不得学生“动”。传统的课堂观把教师的权威地位作为教学的保证,只谈师道尊严。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没有任何权利与空间的,只能简单地接受知识。新课堂提倡师生平等,是为了让学生能与教师、同学之间互动起来,互动与自由的空间是学生自主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民主平等的呢?有一些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教师不管尽力不管学生,让学生在教室里面想怎样就怎样,自由学习就是对学生平等;二是教师走下了权威的神坛,但是一下子变得极其卑微,在课堂中把自己当成低于学生一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平等,合理的师生平等应该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不会因为学生大胆的质疑与创新的思维而“情绪不当”‎ ‎;师生在知识上是不平等的,但是民主的,教师尊重学生的创新与想法,但是凭借知识的优势,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观点,负有给出明确解释的责任,而学生敢于大胆发言、大声质疑,敢于创新思维。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是一个深度思维的课堂,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有效的思维及交流,没有探究和创新,这也就违背了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人担心:教师良好的个人魅力及其对学生的感召力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条件之一,那么这些还需要吗?这样的误解是多余的,因为新的数学课堂虽然不再是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仍然不可少,而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及引导,无不渗透着教师本身的良好素质与个人魅力。‎ ‎  2.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为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  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还能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从而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若是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了一个闪亮的明星指路,那么他的生活就将是那么的醉生梦死。”‎ 对于初中教学而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还要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向前进,最终走向数学的殿堂。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所学的知识运用其生活中。如:有一批液晶电视,它原来的每台的销售价格为6000元,在甲、乙两家电器商场均有出售。其中甲方的促销方式为:买一台液晶电视的单价为5700,买两台的单价为5400元,这样以此类推,每增加一台就减少300元钱,但是每台的单价是不能低于4300元钱;乙家商场的促销方式为为一律按照原价的五折进行销售。某个学校需要购进一批该型号的液晶电视,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帮忙算算,学校应该去购买哪一家的的液晶电视较为便宜?通过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快速的投入到数学的计算中。‎ ‎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让我学”不如“我来学”‎ ‎,这就揭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既培养了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又可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慢慢地被开放、热烈和富于创造性的互动式课堂气氛所代替,成为激发学生潜力的最好的土壤。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还存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时间久了,数学的学习兴趣就逐渐消失了。数学虽然具有高度抽象性,但并不神秘,并非天外来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又如: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符号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述复杂、抽象的数学道理。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再如: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可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相对应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劳逸结合,实现既在娱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针对初中数学书中的几何问题,教师就可以举办一个叫做“辅助线”的游戏。游戏大致内容是教师将学生分组,并且给出一个几何的图形,让小组思考该如何作辅助线,并且思考一下假若加入这条辅助线,会对解题有什么样的帮助,随后再继续深化,讨论一下加入一条辅助线后,会不会产生另一个新的问题,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举手抢答的方式,抢答成功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在游戏活动最后,累计分数,得分最高的小组会获得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在愉快的学习中既加深了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4. 引进有效的教学方法 ‎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以初中函数的教学为例,初中三年级就开始引入了函数的相关概念。一般而言,学生会根据教科书中给出的函数方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师也只是把一些公式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一味的数据计算。在这种情况中,学生只能认识到函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不知道函数到底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对称轴、截距到底是什么。所以,教师要改进方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 ‎  ①数形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数形结合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函数题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形,以便于学生能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数学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难懂的问题。当然,这也就能有效地为接下来的高中函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抽象知识变为了具体的知识。例:一根原长12cm的弹簧,能挂不超过15kg的重物,并且每增加1kg重物,就伸长1cm,问:(1)挂重后弹簧长度y(cm)与挂重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求出弹簧伸长后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长度;(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该函数图象。在这道题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解题思路,那么解答过程也就显得较为繁琐,而且学生也对解答的过程难以理解。但是这一题中的关键在于“弹簧所伸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去从这一点进行思考与解答,并要给出解答的理由,进而让学生掌握进行这一类型问题解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  ②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丰富而又密切的内在联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不是单一、停止的发展过程,而是经过一定的演变而得来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知识点内容要义的讲解上,忽视知识点内涵形成的发展过程,导致学生缺少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致使学习对象不能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性质等有形象化,具体化的认识,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其要义。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的直观性,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借助于教学课件、几何画板等工作,进行形象、具体的展示,将知识点内在的含义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这一教学媒体,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运动的画面,使直线与圆之间产生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将圆心与直线之间的距离在几何画板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对“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下的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关系有了更加具体的掌握。综上所述,教师应在初中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改进、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  ③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  数学学科有些知识抽象、枯燥。课堂上常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枯燥单一现象,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厘米、米的认识”这节课时,我在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有多高吗?”很多学生摇头,有的学生小声议论,于是我又问:“你有办法知道老师的身高吗?”学生彼此间展开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用尺来测量。这时,我拿出几种规格不同的尺,让学生来选择:“哪一种尺能测量出老师的身高?”接着,我让几名学生亲自测量,但是测量后学生却不能正确地读数。这时,学生对尺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最后学生不但学会了读数,而且还正确认识、理解了“厘米、米”的概念。看来,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轻松感,就会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  ④实施分层教学,达到稳步提升。‎ ‎  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地位必须得到重视。而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课时的做法,以此腾出更长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习时间变短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导致学生知识静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也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其次,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一组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扩展一组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再次,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对于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使其在完成课本习题、做配套的参考书练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并将同类型的题整理到一个专用笔记本上,以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做有关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提高其创新能力,扩展其思维方式。对于二组的学生,教师就没必要要求其做数学竞赛习题,而应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争取进入到一组。对于三组的学生,完成课本习题,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即可,从而不断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最后,对考试试卷进行分层。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水平各异的考试试卷,以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下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 ‎  ⑤引导学生以合作模式开展学习 ‎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也需要这样团结协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使学生间共同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分析,这种合作模式是数学学习中非常典型的模式,它能够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头脑更加清晰,反应更加敏锐,兴趣更加提高,合作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当学习到反证法的内容时,光靠老师讲解,不能直观地表现出反证法的意思,学生也很难理解。这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让学生相互讨论并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具体事例来推敲和讨论学习,借助合作讨论模式学生弄清楚反证法的意义,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当学生在合作讨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启迪和指引,帮助学生调整思路,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⑥进行有序题组变式训练 ‎  能力是练出来的!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解题。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练习之前,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进行概括总结。课堂巩固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编造一些题组,每一题组解决一个运算方法和技巧,这样从时间上效果上都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2)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3)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得以强化。(4)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5)练习要变式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应采用口答、笔算、抢答、板演、题组测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  5. 进行激励性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鼓励别人一句强于指责别人百句”,这是一句英国的谚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称赞,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的嘉奖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老师要想使得上课有效率,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学生们的心理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对于老师们来说,教育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必修课。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的情况下才能给与学生最大的鼓励。一句“你很聪明”“你很棒”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父母、老师的一句表扬,就可以给中学生带来很大的鼓励。学生们有了老师的鼓励,学习起来就更有积极性、更知道上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有了自信心,学数学就更加容易了,兴致也就更高涨了。但在此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鼓励也要有度,适可而止。而不能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味地去褒奖。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因为在一味表扬的怂恿下,有些学生会产生思想的惰性,觉得自己“想一点,说一句”就可获得“超值”的嘉奖,渐渐地就没了“愉悦感”。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把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稍差的学生回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常说一些激励的语言。如果学生的思维奇特,解题思路与众不同,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说:“你真了不起,老师为你骄傲!”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教师也不应该责怪,应激励他们继续努力积极思考。‎ ‎  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应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分类别给学生设计练习题,让好学生拓展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能力,其他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如中等以下的学生进行基本练习,中等偏上的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这样,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都能不同程度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激励效应,通过有层次的设问和有弹性的练习,才能使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6.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  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增长数学知识,更能够提高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提升自己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学会总结归纳经验教训。教师在开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新时代的课改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不断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和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  新课程的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纯粹地依靠模仿以及记忆,要让学生可以动手去实践,自主合作与探索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创造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方法体验教学,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另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除了在每节数学课进行总结之外,还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去进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如在期末复习时,要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以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 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例:一个多边形外角都等于30度,求它的边数。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可以根据一个外角与其相邻内角互补、多边形内角的定义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180-30)n=(n-2)180求解:还可以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及多边形外角和的定理列出方程30n=360求解。通过对持有创造性解法的学生给予表扬,加以激励,他们就能逐步养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探索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立体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类的题目,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以各种观点去分析思考,扩充思维领域,培养思维机遇,从多个渠道求殊途同归的解题途径,探索解题新方法,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通过学生进行数学发散思维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字母、符号、数学语言、图形的位置变化,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方法等等都可以作为发散点,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  7.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 ‎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与学生的认识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两者统一于学生的学习之中。智力因素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它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智力活动又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条件和前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控制、维持和强化等重要作用,对智力因素的发挥起到辅助作用。后进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是没有充分调动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造成表面上在智力方面的后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发掘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用数学中蕴含着的思想内容,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得到应有的提高。‎ ‎  意志力是人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良好的意志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数学学科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形象化的抽象内容,使学生望而生畏,甚至自暴自弃。数学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给学生灌输“天才出自于勤奋”的思想,学不好并不是智力差,而是没有努力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增强他们的毅力和恒心、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合作教育,注重师生交流,对学生信任,使其有勇气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  8.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  良好的习惯是通过长期积累、反复实践所形成的,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等与创新思维相关的良好习惯。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长期目标,通过各种评价反思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进行公正的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认识到创新思维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学生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养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  ①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  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做数学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个是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进行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这个不足,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而大部分的情况是,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去追求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之所以建议学生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某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清楚,现在发现原来就是某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  ②就不懂的问题,积极进行提问、讨论 ‎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教师被批评,问同学被别人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就会更难理解。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同学的步伐。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  总之,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一定要领悟好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把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中的有效方法相结合,让老师和学生的状态达到最高境界,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 ‎  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选择了付出的道路,无私的奉献,默默一生,为学生的学习倾注身心,奉献全部的光热。‎ ‎  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  陶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  2.《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  江玮   西南师范大学   2002年 ‎  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  4.《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韦龙光    贵州民族报   2010年 ‎  5.《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法初探》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   罗德成  2010年 ‎  6.《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汪君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06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