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3篇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3篇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3篇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3篇 ‎【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创新创业需要适宜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洼地效应”、“连锁效应”,能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汇流聚集,形成强大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去年以来,区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面向群众和企业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逐步实现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网上办理事项全覆盖和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通过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形成融合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有力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了做好对该项监督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今年,区人大财经委组成专项监督调研组,在张德祺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深入的监督调研,先后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结合大调研大走访,深入企业了解本区“一网通办”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好该项工作做好准备。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区“一网通办”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xx年以来,区政府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并于去年全面启动“一网通办”,在推进线下“一窗”和线上“一网”的同时,逐步打造“1+12+X”的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合资源,打通数据关 推动政务数据在线上的互联互通,建成全区统一受理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率先完成全区56家单位网站规范整合,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运维、数据共享、安全共建”的集群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推进政务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审批服务“三个100%”。全区354项审批事项100%接入“一网通办”平台,284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面实施网上预审和快递服务,167项个人服务事项100%“全市通办”。‎ ‎(二)梳理机制,打造流程关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审批领域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线下不断推进“一窗受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建立“不进驻中心负面清单”,避免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整合受理窗口,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建立了“一窗受理”新机制,着力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功能升级,探索实施“主题式服务”,由办理一个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提升为办理“一件事”“最多跑一次”,首批已上线的有开药店、开餐饮等8个主题套餐,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优化延伸,打响服务关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化调整和拓展延伸。通过跨前一步,提前服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部门内部实施“一审一核”,简化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内部审核时间,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企业项目代办服务。创新制定窗口效能建设正负面清单,规范窗口服务要求。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获得感”。‎ 二、推进“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网通办”工作的全面启动实施,全区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企业和百姓办事更加便利。但是与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诉求、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调研中反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网通办”工作涉及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调研中反映,虽然各部门都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工作,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堵点和难点。一是机构改革以来,由于线上线下各办理环节变化过快、过频,老的办法尚未完全学会,新的又来了。因此,随着工作职能的逐步交接运行,有的还不能迅速适应相关的业务办理。二是办理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有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到线上时没有相应的优化,相当于是线下流程的复制版,办理效率与线下流程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三是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共享不足等现象,在跨部门的衔接上有待完善,有些部门之间的系统在线上还不能做到无缝衔接,需要通过线下对接才能完成流转。四是受上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约,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等实现审批提速提效的空间有限。‎ ‎(二)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xx年,我区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代办业务提供了队伍保障。但是由于代办业务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政策的领域繁多,尤其是建设类项目审批事项,区镇两级117名代办员中绝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招商员转调而来,这些人员无法快速熟悉掌握不断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办员大部分为兼职,精力不够,还有部分代办员电子化应用水平不高,无法辅导相关企业操作应用,“店小二”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待精准 ‎“一网通办”是xx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从“一网通办”延伸到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多落地难。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点多、干货多,但真正能落地的占比并不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有的缺少透明的操作流程,有的是横向部门间步调不一致,从而出现执行政策打折扣现象。二是受相关要素制约,部分办事项目卡在某个环节而无法顺利办理。如在“198区块”内新建改建投资项目,一般都要按“特事特办”才能办成,有的主体项目办成了,配套项目难于着落。三是对承诺制办事企业不守信增加事后监管难度的问题有待破解。政府办事项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务就越广,监管难度就越大,当前明文规定实施承诺制和备案制的办事事项,一旦遇到涉事企业不守信,相关部门的事后监管难度会成倍加大,这一矛盾有待破解。‎ 三、意见和建议 ‎“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的有效途径。区政府必须常抓不懈,进一步打响“一网通办”品牌,做实“一网通办”内容,真正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营造我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一)进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 ‎“一网通办”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区政府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一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助企业和群众熟悉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二要强化绩效考核,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群众的感受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三要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构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职能作了新的调整,建议区政府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力量,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工作机制 要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要结合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即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不断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务质量。要区分线上线下不同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承诺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进新增的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及新增的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要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逐步取代纸质证照的使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要根据工作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予以回应和解决,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做到政府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形成服务优势。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细化政策,结合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化举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项目前置审核的度,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主动对接企业税务发票升级,为企业危废品和工业废料处置提供便利,优化“一网通办”中的法人认证必须活体、相关证件无法与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协调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率,努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事便捷性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应用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篇二】‎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X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的通知》(巴府协调办﹝20XX﹞6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局行政审批“放管服”要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了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各项相关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简政放权事项,在全局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严格政策执行 根据《XX市恩阳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恩委发﹝20XX﹞3号)、《XX市恩阳区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恩府办﹝20XX﹞61号)文件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赋予建设行政部门的权责情况,对我局行政权责进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XX市恩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就每个事项制定运行流程图,并通过电子政务网向社会公布。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本级共保留行政许可16项。‎ 三、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 ‎(一)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在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精简前置要件、优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办理时间的基础上,加快推行网上审批。规范施工许可各环节涉及的中介事项办理时限及收费标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项目单位不再提交纸质资料。将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招标文件备案”、“招标控制价备案”、“中标候选人公示备案”等实现当日办结,并取消了合同备案。建立报建审批统筹协调机制,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消防、人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评价”,评估评审时限缩短50%以上,20XX年上半年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0个工作日。‎ ‎(二)简化企业用水用气报建程序。推动供水、供气企业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简化业务流程、规范报装服务行为,大幅压缩报装时间。供水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供气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7个工作日。‎ 四、集中办理,优化服务 ‎(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窗口对外服务。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审批事项整体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对外服务。‎ ‎(二)行政审批权能充分授予行政审批科及窗口。我局专门成立独立的行政审批科,常驻中心办公,选派2名同志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有力推动了窗口工作有序开展。‎ ‎(三)窗口工作逐步规范。一是为规范我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行为,对办事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职责和办结时限,同时,建立了业务科室与窗口之间的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二是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在制订内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审批分管领导带队,到中心管理办、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有力推进了进驻工作的开展,在进驻后,行政审批科印制了《办事指南》等资料。‎ 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一)明确责任分工。在推进行权运行平台的每个环节中设置了专人操作,给各行权有关人员分别设定了账号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并设置了专门管理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网络平台维护,落实专人负责行政权力事项的录入。‎ ‎(二)建立健全制度。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的有关要求,我局先后建立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督查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和《电子监察平台管理制度》等运行机制。‎ ‎(三)配置硬件齐全。根据行政权力事项的类型,将行权平台系统连通至每个需要使用的行权科室,并按要求配备了扫描仪、电脑、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确保行权平台正常运行。‎ ‎(四)加强动态巡查和监督检查。我局共录入行政权力事项共450项,其中,许可16项;处罚370项;强制6项;征收12项;检查19项;奖励5;其他权利22项。局纪检监察室坚持每周一次对行权运行平台情况进行检查和每周二次对系统中运行的行政权力事项案件进行监督巡查,督促各行权科室及时、准确录入,严禁事后补录、集中录入和体外循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六、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及内控机制建设 以查找岗位风险、工作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照规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对照程序、环节、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时进行公示。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见,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形成统一标准。‎ 通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清单”,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权力运行,方便了群众,取得了成效。一是办事流程更加规范透明。明确下放事项,设置公示栏,公布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阳光政务”,透明操作,便于监督。二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网上办事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效率意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得到减少,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 ‎【篇三】‎ 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和xx市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工作部署,以“一体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为引领,“一窗通办”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便民服务,争取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上出硬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率先部署安排,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办事企业、群众带来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xx县“早计划、早安排、早组织”多举措并行,力争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一是谋计划定方案。将优化全县营商环境作为今年乃至今后工作的重点,由县政研室牵头制定《xx县xx—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二是强组织抓落实。为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县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统筹制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九大专项行动工作推进小组,分别负责具体专项工作的推进。三是聚合力严考核。坚持以考核促成效,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督导。加强统筹协调,要求各部门间密切协作、协调联动,凝聚成一股合力,确保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二)聚焦审批改革,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见实效。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市场准入机制,纵深推进商事服务改革,xx县深入聚焦审批改革,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为目标,努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见实效。一是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因地制宜,营造县政务服务大厅温馨、安静的政务服务外部环境,合理布置等候区座椅、茶几,摆放小绿植,利用空闲区域设置政务公开查询点、党建专区。放置引导咨询台,启动静默叫号系统,加强引导作用,对办事群众实施精准化快速分流,缓解办事窗口拥挤和堵塞现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资源。二是持续推行“一窗通办”。xx年,以商事服务区为试点率先推行“一窗式”审批服务新模式,设立7个“综合窗口”,由多窗变一窗,为办事企业提供从受理业务到核发营业执照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商事服务区已实现业务无差别受理,社会事务服务区高频事项已实现无差别受理。xx年,在项目服务区进行试点,开设综合窗口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选址、用地、规划及施工许可等事项纳入,尽快实现“一窗通办”。三是创新“一体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在“一窗通办”的服务模式下,进一步创新“一体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企业开户预约办理服务引入办事大厅,联合商事服务区为办事企业提供联办服务,加强政银合作,开展企业设立、开户“一站式”登记服务。群众拿到营业执照后可直接在银行窗口办理企业开户登记,实现商事登记与银行开户“一步到位”,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同时升级以往不动产交易分类办理模式,设立不动产转移登记综合受理区,与税务窗口实行联办,避免群众单一排长队、来回重复排队现象。‎ 二、工作成效 ‎(一)压缩企业设立时间。实行“一表采集,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工作模式,申请人递交资料齐全后,工作人员初审确认无误即时录入系统审核、发证,实行从业务受理到审批领证的全流程“一窗通办,即来即办”,减少群众排队等待的时间,已实现变更登记十分钟办结,设立登记一小时办结,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便民。‎ ‎(二)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集中在县政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区,线上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印发企业电子化登记指导手册分发群众,通过电话指导及现场指导鼓励群众在互联网上申办企业,由专人现场指导企业自主网上申报,将“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证、网上归档”一条龙服务覆盖所有企业。‎ ‎(三)建设项目园区“就近办”。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入驻园区“就近办”工作,下沉部分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入驻到园区办理,配备业务骨干多次深入园区对接指导业务,实现企业在园区提交申请材料,园区工作人员全程代办的“就近办”审批模式。减少企业跑路次数,减轻企业负担,大幅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硬件条件方面。按照科学区划、优化布局的要求,受现有政务大厅硬件条件限制,区域划分较为单一,缺少专门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儿童活动区和母婴室等功能性区域。休息等候区面积小,政务大厅人流量大,分流效果不理想,距离打造文明、安静的政务服务环境仍有一定差距。‎ ‎(二)队伍建设方面。随着政务服务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转型升级,“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政务服务管理人员承担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重,工作要求更高,人员适应能力、思想观念亟需提升,但受到窗口单位特性等方面的限制,缺少去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 四、意见和建议 ‎(一)依托顶层设计,加强上下级沟通协调。以区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为依托,下级业务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和上级业务部门学习沟通。同时各级各行业部门间要加大配合与协调力度,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强化监督问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应当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工作考核,并加强检查督导,对工作推动不力、进展缓慢、问题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积极作为、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的予以表扬。‎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篇一】‎ 按照全省政协优化营商环境三级联动专题民主监督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近期,我们组织部分委员,由政协主席牵头抓总,三名副主席分别带队,深入全县相关部门和企业,通过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围绕简政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服务、规范收费等四个重点内容,对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开展一次专题民主监督。‎ 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通过成立机构、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各部门按照程序最简、时间最少、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要求,改进作风、优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全县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我县“最多跑一次”事项共计1082项,占政府服务事项的80%以上。企业开办所需费用由445元降至0元,审批时间由2.84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登记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用水环节由5个压缩至3个,办理时限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接水总费用由2.5万元降至2.1万元。用电报装环节降至4个,时间压缩至2-4个工作日。施工许可证申请材料件数由65.3件压缩至36.5件,办理环节由23.8个压缩至12个,办理时限由138.8个工作日降至28.5个工作日。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企业4617户,减免退税共计10910.9万元。建成县政务服务大厅,进驻部门21个,行政审批事项226项。在今年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监测评比中,我县名列全省77名,全市第4名。‎ 困难问题 一、简政放权方面:一是权力下放衔接不到位。某企业因扩建,在办理土地规划许可时,主管部门解释权力已下放到镇,但镇一级没有专业人员和机构,无法承接,企业多头跑动。二是环评、安评对象范围不清。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中,不论企业类型、大小,一律要求作环评、安评,但对哪些企业需要做备案登记,哪些企业需要做整体评估评价,哪些企业需要进行设备改进,没有明确要求,企业无所适从。三是政务服务大厅还需完善和加强。我县政务服务大厅刚刚成立,进驻部门21个,涉及行政审批事项226项,只占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34%,还不能完全做到人进事进权力进,有些行政审批事项还需报部门领导审批,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部门派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厅对其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强化监管方面:一是执法监管多头高频。某企业反映,某执法部门45天内来企检查5次;有企业反映,他们一下午就接待3批政府部门检查,多头高频繁检查给企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二是执行政策把握不准。某食品加工企业反映,其生产设施、生产环境均达到食品生产行业要求,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中却以无环评、安评手续被关停,但相邻县区此类企业仍能正常生产。某食醋生产企业反映,去年花费300多万购买塑料桶用于食醋包装,但今年主管部门不允许使用塑料桶包装,而周边县(区)对此无硬性要求,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三是环保政策不稳定。一些企业反映,他们去年投入大量资金,对燃煤锅炉进行整改,烟气排放监测达到标准要求,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今年却被告知政策有变化,35蒸吨以下锅炉要全部拆除,企业不理解,意见较大。‎ 三、优化服务方面:一是发展环境不优。某企业反映,他们计划修建停车场,提前按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缴清了相关费用,因主管部门内部沟通不畅,导致该建设项目被叫停,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某企业反映,他们因扩大生产,申请将相邻的闲地批给他们,但有关部门以旅游用地为由不予批复。二是招聘人才没有平台。不少企业反映,招不到人才,本地大学生不愿来,外地大学生不知道,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希望政府搭建人才招聘平台,解决招聘人才难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企业反映,蔡家坡东四路、东六路涵洞雨天积水,渭河河堤路与创业路衔接等问题一直困扰驻地企业,几年来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未能解决。四是招商承诺兑现不到位。某企业反映,为了吸引参与开发建设,当时承诺项目建成后,协助办理房产证等相关手续,但建成后,房产手续至今未予办理,直接影响房产开发销售。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顺畅,企业遇到问题不知找谁去说,自身利益诉求缺少有效的表达途径。‎ 四、规范收费方面:一是垄断性资源价格较高。水、电、气、暖等垄断性资源价格较高,企业没有议价权。天燃气接口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且施工时间长,通气不及时,气压不足,甚至出现气荒等,企业和群众意见较大。二是环评、安评手续办理费用高、周期长。企业集中办理环评、安评手续,中介收费高,时间长。目前,中小规模企业办理环评、安评单项费用由原来的1-2万元涨到3-5万元,企业办完环评、安评手续需10万元左右。三是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可供抵押资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条件要求较高,服务不够灵活,不能满足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需求。‎ 意见建议 一、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要简政放权,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进一步明确政府应该管什么、怎么管。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要加强上下联系,把下放的权力落到实处,保证基层接得住、管得好,避免权力真空,也不允许搞明放暗不放、变相审批。二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要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真心实意的为企业办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既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又要敢担当,敢负责。同企业关系要清,界线要明,服务要优。三要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按照“只进一扇门”要求,把所有涉企监管部门,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减少前置条件、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使企业所办手续在大厅内一次性办结。同时,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与xx政务服务网有效对接,把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xx政务服务网,开通手机政务服务APP,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办理事务。四要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机制,基层要向上级部门反映实情,上级部门出台政策前,要先调研,使出台的政策接地气,便操作,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严肃性。要打破部门之间、部门与镇之间数据资料壁垒,实现数据资料共享,防止向企业重复索要数据资料,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着力解决发展瓶颈。一是水、电、气、暖等主管部门,要建立报装时限、报装环节、报装费用三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探索建立水、电、气、暖等资源要素议价机制。针对我县燃气需要量大面广的实际,引进新的燃气公司,打破燃气供给垄断局面,推动形成价格竞争机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土地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省市联系,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同时要结合实际,通过调整规划、调整指标,解决企业急需用地问题。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现有生物制药企业,在县城以南规划建设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环评、安评等手续统一办理,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下功夫解决蔡家坡东四路、东六路涵洞积水、渭河河堤路与创业路衔接等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二要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产品,降低门槛,减少环节,优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融资服务,满足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需求。要立足我县实际,加快建设县级融资担保机构,破解担保难问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深化银行与税务部门合作,探索建立“银税互动”融资机制,将企业的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成本,解决诚信纳税企业缺抵押、少担保、难以获得银行金融支持的难题。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县外其他融资机构联系,力争更多的融资机构落户xx,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与大专院校、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联系,建立人才供需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企业招聘人才创造条件。出台企业招聘高端人才鼓励激励政策,对招聘的高端人才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优惠。四要建立诚信政府,以构建法治政府为目标,建立廉洁、高效、务实、守信政府,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履行承诺。对在招商引资中承诺事项进行集中清理、集中督办,维护政府形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压减自由载量权,减少检查频次,积极推行联合执法,不断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二要加大效能督查力度,从严查处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行为。三要继续推进涉企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健全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利益。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努力形成“维护营商环境为荣,损害营商环境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篇二】‎ 一、主要成效 ‎(一)招商引资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市县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助推追赶超越、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理念,切实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紧盯行业目标企业,突出产业项目主攻方向,不断强化项目策划 包装,充分利用展会平台,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叩门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活动,落实项目落地推进措施,加强督查通报和考核问责,全市上下掀起了“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热潮,形成了全力以赴抓招商、促转型、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油煤气资源综合利用、轻烃综合利用、大唐热电联产、航空煤油、彩虹玻璃、金风科技、华为大数据中心、圣地河谷·金xx、xx1938、本香新希望等一批大的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或投运,270家新经济新业态企业落地生根、逐步发力。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04个,总投资3035亿元,到位资金1867亿元,资金到位率61.5%,年度到位资金增长率6.1%,招商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固投的37%,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二)营商环境整治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行动迅速。全市上下坚持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市和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特别是面对二季度营商环境全省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第一的被动落后局面,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采取断然措施,切实加大综合整治和问责力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市上及时召开了全市营商环境整治大会,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到经济转型升级、干部转变作风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审视,持续深入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亲自检查调研并多次作出批示,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思维彻底整治营商环境,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攻坚战,迅速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见事早、行动快,迅速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八办四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切实担负起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月分析、季点评、年总结”和定期会商、定期通报机制,研究制定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1行动方案、整改方案和考核问责办法,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统筹推进,有序落实。大力度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流程再造,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把坚决打赢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攻坚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予以推进。‎ 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紧紧抓住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历史机遇,勇敢面对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坚持刀刃向内,统筹审批职能,组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着力打造“五个一”(一章、一厅、一网、一流程、一保障)审批模式,将106项原分散在部门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一个部门办理。同时,建立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审管联动机制、容缺承诺机制和中介管理机制,实行审管责任倒查追究。统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便民措施,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社会信用”平台和支撑体系建设,为实现前台事项能查、能用、能办和后台信息共享、共用、互认奠定了基础。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印发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政府投资类和企业投资类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分别缩减至120和90个工作日。认真抓好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采取专家咨询、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等方式,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完成了18个行业的企业问卷调查和21套部门数据统计上报,圆满完成我市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任务。全面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出台《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实施意见》《xx市开展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信用制度、督查通报机制、企业联合奖惩机制,强化企业、个人失信守信管控。‎ 三是强化督查与考核问责,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市政府将改善营商环境纳入重点督查范围,聚焦重点考核指标,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行动,取得明显效果。市营商办及时充实工作力量,综合调度“八办四组”,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补齐短板,加强研判分析。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坚持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破坏投资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让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有力推动了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监测显示三季度考核排名将会有大的提升。1—8月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7104户,同比增长30%;企业贡献税收72.2亿元,同比增长27%,占地方财政收入63.2%;新增就业12880个,同比增长7.6%;新增民间投资104.21亿元,同比增长61.4%,企业运行综合成本降低5.31亿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招商引资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仍是当前全市工作的短板和弱项,与xx所处的特殊政治地位和重大政治影响不相适应,与全市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期盼不相适应。‎ ‎(一)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县区和部门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开放发展意识不强,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长期影响,依靠财政、依赖油煤、坐等扶持政策思想严重,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形成发展靠招商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总认为xx不沿江、不靠海、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没有明显优势,走出去招商既是一件求人的事情,又是一种额外负担,思想上怕麻烦、有顾虑、缺乏信心,工作上消极应付、有畏难情绪,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项目策划包装滞后。多数县区、部门对招商项目的特殊性和策划包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自己不会策划项目,又舍不得加大资金投入外请专业机构,生怕打水漂担风险。招商项目包装策划前期论证、准备不充分,聚焦xx资源优势、产业特征和国家产业导向政策不到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储备少,策划包装缺乏专业性、实用性,项目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一些项目落地条件不成熟,有的甚至还只是一个概念,并不具备向外推出的条件就开始招商,导致项目搁浅甚至放弃。‎ 三是统筹谋划不到位。县区之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产业定位不清晰,优惠政策无底线,漫无边际广撒网,拾到篮子都是菜,同质化竞争严重,差异互补效应不明显。‎ 四是方式方法不精准。目前招商主要是通过组团参加会展、外出考察等大轰大嗡方式集团化作战,追求轰动效应和协议数量,方法不灵活、不奏效,针对性不强,多数项目实际都是在会前洽谈对接好再拿到会上签约。‎ 五是招商队伍专业人才短缺。多数县区招商局靠挂在商务局,人员编制少,力量不足。现有人员对经济形势、产业导向、行业规划、优惠政策不熟悉,缺乏对外推介能力、谈判策略技巧。‎ 六是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签订的意向协议多、涉及资金数额大,能真正开工的合同项目少,群众对招商引资成效的真实感受与部门宣传的招商成果反差较大。多数工业园区规划、土地储备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承载能力弱,手续代办服务差。今年1—8月份,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数、总投资数、实际到位资金数与往年相比均出现大幅回落。‎ ‎(二)营商环境问题突出,企业、群众反映强烈 一是思想观念不解放。总体来看,我市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在全省也处于后进地位,外来投资企业和当地群众对此感同身受、反响强烈。从考核通报情况看,市县区营商环境排名总体靠后,一季度我市排全省第七,二季度排倒数第一,其中后10位中我市就有6个县区。从问卷调查看,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仅为61.9%。一些县区、部门包括涉及考核指标的企业单位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口惠而实不至,对涉及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问题不愿刀刃向内、先向自己开刀、革自己的命。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对需要交给市场配置的审批权力把持不放,专项行动没有采取实质性压减举措,数据上报稀里糊涂,没有加强预警监测与联络对接。‎ 二是放管服改革不到位。部门权责不明,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事前审批改革简政放权不彻底,虽然表面上将分散在部门的审批事项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进行审批,但移交衔接没有完全到位,老单位一交了之、不管事,新机构改革创新不足,因循守旧有余,权力边界没有厘清,尚处于业务整合、队伍磨合、技能提升期,新的审批经办人员新瓶装旧酒,仍就沿袭传统思维方式按惯例搞审批。从调研情况和省上通报的考核指标看,事前审批事项环节多、申报材料数量多、耗时长依然是主要问题。企业开办所需时间全省平均2.2个工作日,xx4.8日为全省最多,主要是一些县区市场主体注册多,公安刻章耗时长,需排队等待,办事人员得来回跑。政务大厅导服力量不足,窗口单位授权不充分,一些驻厅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不熟悉,服务态度冷漠生硬,群众反映办事仍不便捷。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薄弱。房产交易登记、用水用电用气报装、消防、人防、质检、地质灾害评估等特定行业利用垄断地位形成的入围企业或中介机构指定服务,收费不规范、不议价,配套工程费用高,企业颇有微词。企业市场准入存在壁垒,一些民营建筑企业反映,现在本地具备资质的企业要拿到项目,大多数必须靠挂央企、省企或从他们手里分包、转包,无形中降低了利润、加重了企业负担。一些精简的审批事项还没有成文的政策法规配套和审计认同支撑。部分企业施工时遭遇农民阻挡,基层政府没有及时出面协调解决。市水务投资建设公司反映,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不到位,延河综合整治项目,有文件需要24人签字,历时至少需1个月以上,影响工程进度。‎ 三是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扩权强县有名无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省上不对口,请示报告不时遇到“闭门羹”;审批与监管权责边界不清,审管联动不畅,部分涉及市级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事项,原部门权限移交不到位、不彻底,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时经常还要反回来询问部门的意见,导致审批更难、时限更长;房产和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办理整合不到位,仍然没有实现一个窗口办理;一些县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到位,审批事项、公共服务及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录入缓慢,网络纵向未连通、横向不兼容,互联互通不畅,数据、信息传输存在壁垒,不能实现网络信息实时共享,群众反映网上办事不方便。‎ 四是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新官不理旧账,政府类投资项目建成投运多年拖着不决算、不竣工验收,甚至把没有审计决算(实为不安排审计决算)作为不及时结算的挡箭牌,长期拖欠工程款,导致出现农民工上访、政府吃官司。一些地方政府行为失信,对依法作出的承诺事项不兑现。彩虹玻璃反映,市政府在招商时承诺的低电价、低气价一直未兑现。市公交总公司反映,市政府承诺对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车,学生半价乘车和新区线路运行造成的亏损给予补贴,但补贴一直没有到位。‎ 五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高,获取信贷申请材料全省平均11.2件,xx需19.4件为全省最多。贷款审批达到一定额度还须报上级行批准,用时相对较长。现有金融体系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充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还不能形成推动中小企业脱困发展的支撑力量。‎ 三、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追赶超越、提升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重要抓手,把便企利民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出发点,以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坚决破除利益藩篱和阻滞招商、营商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舆论宣传,将新的政务服务方式告知企业群众,及时回应企业群众关切,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营商环境整治重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刀刃向内,重拳出击,建立问题清单,加强台账管理,立说立行整改。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和服务条件,树立强烈的对标意识,对照标准找问题,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目标抓整改,督促检查抓落实。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营商环境整治,聚焦衡量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的主要考核指标,全面梳理当前企业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精简申报材料为重点,实施清障提效专项行动。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尽快明晰审批与监管部门权责关系,厘清权责边界,进一步健全审批与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审管权责清晰、高效联动工作格局,开通重大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推行“最多跑一次”,完善一次告知、一口办理、预约服务、预审代办等举措,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中介服务行为监管,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强化事中事后服务监管,建立完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快捷便利的退出机制,让干部多跑腿、信息多跑路、企业少操心,努力推动市场主体总量和民间投资注册资本持续增长,企业运行成本和负担不断降低,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经营环境和法治环境。‎ ‎(三)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强化项目策划包装,聚焦产业导向,改进招商方式,突出靶向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行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建立健全服务推进机制,打开绿色通道。针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少、推进慢、项目签约不开工、政策不兑现、合同不履行、投产达产慢等问题,分层分类拿出解决方案,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开展政府、企业失信专项治理,加强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服务、诚信建设、纠纷调处工作职责,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权益保障和投诉调处机制。‎ ‎(四)强化督查问责。加大对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把招商项目履约率、投资完成情况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问责,督促整改,确保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大对营商环境整治的督查力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建立“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度考核”机制,对力度大、进展快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持续组织开展机关作风“慵懒散浮拖”专项治理,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搭建平台畅通诉求渠道,开通投诉热线,建立企业群众投诉举报、新闻媒体监督制度,实行排名倒逼,真正形成投诉受理和快速反映机制。‎ ‎【篇三】‎ 近年来,我县各级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优化服务理念,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大力加强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我县招商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一、我县营商环境的总体概况 近年来,我县在投资软硬环境优化方面相继采取了系列措施,推动投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在硬环境(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完善了县城工业园区和其他6个产业园区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吸纳功能不断增强,美化亮化不断提升。贵合高速公路胜利贯通,大塘至xx高速公路抓紧施工,形成了连通南北、纵贯东西的高等级路网。‎ 在软环境(政策、服务环境)方面,我县相继出台了《xx县工业集中区国有工业用地和标准厂房租赁优惠办法》(浦政办发〔xx〕60号)、《xx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修订)》(浦发〔xx〕25号)、《xx县工业集中区项目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试行)》(浦政政发〔xx〕22号)《关于精准施策做好稳增长工作的意见》(浦发〔201〕16号)、《xx县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制度》(〔xx〕30号)等政策措施。‎ 在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了生态文明治理,着力打造宜居之城、创业之地、重教之乡,于xx年被住建部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并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致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平安之乡,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连续12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县”,xx—xx年度,xx—xx年度被评为xx平安建设先进县。‎ 在审批环节方面。优化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统筹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审批”、“一窗受理”,办事效率高效便捷。成立县重大投资项目帮办中心,对前来投资的重点企业、项目全程帮办。而且,建立了重大项目县领导联系跟踪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和优化服务环境,以“五快一优”强化企业服务。总体来讲,我县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可以适应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要求。‎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做法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招商、营商环境,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北部湾美丽后花园”和“世界康养胜地”的发展目标,开展了系列创新活动,推动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性发展。‎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出台了《xx县招商引资项目会商预审制度》,修改《xx县委托招商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准入门槛,规范了项目进入,提升了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组织召开了5次项目预审会,对43个拟进入我县的项目进行了会商预审,通过了37个。‎ 二是创新服务理念。对重大项目以“五快一优”(洽谈快、对接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服务优)工作理念推动项目快速落实。投资35亿元的xx县奥园城市综合体项目,从意向投资考察,项目洽谈、开工、签约到建设,时间仅为3个月。此项目的落户,贯彻落实了县委提出的“招商突破年”的决策,也体现了推进重大项目开工的xx速度。‎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一是调整了招商小分队工作方案,明确了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9个招商小分队。二是充分利用开放载体招商。通过东莞制衣行业推介会,xx嘉善xx木业产业循环经济推介会,“世界长寿之乡”新闻发布暨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中国厦门、深圳大健康产业推介会,xx果蔬产业博览会及xx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等推介平台,展示我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认真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做好客商的洽谈对接,捕捉招商信息。三是推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市场化招商。充分发挥在浦企业及xx籍在外老乡的联络效应,通过主动牵线上下游合作伙伴、商界朋友前来投资。如奥园项目通过在外企业冯德志及老乡陈德俊区长牵线落户,香港天润制衣、成美玩具项目通过原凯兴电子厂牵线落户等等,此类牵线项目达20多个。四是搭建专业化投资促进平台,联合市局在重点产业转移区域实施驻点招商。‎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了xx年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五包”(包协调征地、包筹融资、包服务、包进度、包宣传)工作机制。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量化到各镇(街道)及9个招商小分队,签订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状。‎ 五是优化服务环境。一是主动跟踪对接。主动对接了xx奥园、xx琦泉,华能集团公司,中交集团,颐高集团等20多个集团公司,及时了解掌握企情、商情等,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二是主动优化服务。主动为客商解决了项目选址、土地平整、征迁、调规等实际问题47个,帮助客商办理有关手续,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为意向项目落户前期工作收集客商需要的有关资料,为投资业主兑现招商政策及承诺事项,做到主动服务,诚信服务,言必信,行必果,强化政府公信力,营造xx较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三是主动宣传推介。通过新闻发布会、专题推介会、恳谈会、微信公众平台、发放宣传资料(袋)等方式分别在xx、xx、福建、xx、深圳、南宁等省市组织开展了生物质能源、城市综合体建设、世界长寿之乡暨健康产业招商引资精准推介会5场次,重点推介xx特色招商引资项目24个。‎ 三、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成效 通过不断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实现了我县“招商引资突破年”新突破。xx年,全县组织实施项目80个,实际到位资金81.8亿元,完成市下达到位资金81亿元任务的100.9%;外资到位资金250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2500万美元任务的100%;引进亿元项目20个,完成市下达19个亿元项目的105.3%。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额49.5亿元。xx年截止到6月,引进国内外到位资金66.36亿元,占全年任务82亿元的80.92%,占意向目标任务89亿元的74.56%。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占任务2500万美元的84%,占意向目标任务3000万美元的7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四、我县招商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县的投资营商环境总体上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审批时限过长。比如,今年一个进入的项目,在合同协议的签订上,在考察、洽谈等环节一路高歌猛进,但在签约这个环节上,单单是合同协议的拟写、审议就“卡”在某个部门一个多月。这不仅影响了项目落地,也消磨了投资者的信心。‎ 二是项目用地不足。首先是国有土地存量匮乏,储备少,土地储备直接用于市场调控的能力十分有限。其次是限量土地闲置盘活不够。一些占用土地指标的项目,几年也不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闲置,让一些进入的项目“望地兴叹”。‎ 三是园区建设进展缓慢。我县七个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除县城工业园区、泉水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外,其余5个产业园区建设进展缓慢,个别甚至处于“开而不发”的状态。而且,县城工业园、泉水工业园也存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 四是办事效率不高。个别部门办事人员业务不精、相关环节不熟练,办事效率低下,对投资营商环境的优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关于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投资营商服务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着力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上下功夫。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凸显服务效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服务效率来优化投资环境。同时,在服务流程上,一定要简化程序、量化手续,实行办事限结制、责任追究制。‎ ‎(二)强化征地措施,加大土地征拆力度。要紧紧围绕我县项目进入、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前瞻的眼光,谋划土地征拆措施建立,推进征拆工作开展。通过强化措施、创新方法、压实责任、层级分包、分割进行、整体推进的方法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满足项目用地建设需求,切实解决项目进入“望地兴叹”的现象。‎ ‎(三)完善园区建设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加快园区建设进程。充分整合现有财力,采取多元投入、多方受益园区建设投入机制,破解园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明确落实园区建设责任和时限,扎实推进园区建设。‎ ‎(四)加大投资软环境督查。要重点对有关部门制定的制约投资、影响投资环境的有关文件进行督查,特别是涉及设置前置条件,影响投资营商环境的有关文件,要及时清理。‎ ‎(五)强化对服务环境巡查评估。首先,对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股室、人员进行重点督查,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审批事项,查处“吃拿卡要”、“慵懒散拖怠”行为。其次,设立投资环境投诉平台,舒缓投资者怨气。对有关投诉事项,实行专人处理、专人回复,并在平台予以公布。再次,定期对投资营商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及时曝光影响投资营商环境的事例、相关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