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 ‎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小学      黄晓云[内容提要]:语文活动常常是围绕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主要目标来设置,通过与教学活动相配合的语文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语文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愿意合作、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而在活动中,如何使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置,在活动的每一环节中,都要注意各成员间的任务关系,使合作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合作兴趣。‎ ‎  [关键词]:语文活动    团结   合作新时代呼唤新的人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流的知识水平,还需要一定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一现状,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一项新鲜而又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设置了合作这一环节来迎合目标的需要,但可惜的是由于课堂上时间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使这一环节仅仅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并没有真正落实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没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里的合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有其现实意义呢?我认为,充分地利用语文课中的语文活动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项有效途径。‎ ‎  语文活动常常是围绕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主要目标来设置,而在活动中,如何使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置,在活动的每一环节中,都要注意各成员间的任务关系,使合作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才能激发他们的合作兴趣。‎ ‎  一、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通过任务来明确小组内每位成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一项活动前给学生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实现优化组合,正确合理的分工,是活动能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的单元中设置的要求学生办“手抄报”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去做的:在开始办报之前,我给每个组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活动要求:“利用星期三到星期五三天的时间完成一份介绍你喜欢的名人的手抄报的任务。报纸的内容包含名人的图片、小故事、名言轶事、生活的年代等等。纸张要求是4开的素描纸。”‎ 这一要求是我针对小组布置的,因为一个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些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首先这是针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布置的,不能占用平常的学习时间,而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里没有电脑或图书的),很有可能连资料都搜集不到,这样就无法办报。就算找到了资料,搜集资料就得花一两天的时间,再加上实际办报要的时间,如果不分工合作就做不出来。但如果采用三人小组的分工合作就刚好解决这一问题。事实证明,当我把活动的要求布置下来之后,每组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分工,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学生家里有大量图书,或有电脑的,就选择找资料;有的学生美术功底好,就选择排版;有的同学字写得好,就负责写字。也有的组是每步都是三人共同去完成,这样,也能加速完成的时间。又如在让学生合作完成“我是绿色小卫士”这一活动前,先给小组以充分的时间根据各自的实际来分工,以期在活动前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出充分的准备。分工以后,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了自己与组内成员的重要,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创设了一个有利的氛围。同时,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通过任务来明确小组内每位成员的重要性也是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  二、活动过程中,引导小组成员各取所长,团结协作,使合作发挥最佳效果。‎ ‎  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实现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时的团结、协作、互助的优良品质。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很小,最初的分工可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是最佳方案。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指引学生根据所遇到的情况,找出应对措施,调整合作时的分工。如:在完成学校安排的三年级语文活动“班级课本剧汇报表演”‎ 中,我让学生在组内分角色自演课文。在合作中,有一组总是乱哄哄的,原来,是他们对组内小导演的编排不满意,又找不出更适合当导演的同学了,所以在演的过程中,大家吵吵闹闹的,不像其它组那样井然有序。所以我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帮助他们找准各自的位置,并帮助小导演进行编排。大家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角色,排练得特别有劲。在班级的汇报表演中,这一小组的表演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而且,他们组内还有三名小演员被选中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赛课本剧里的小演员呢!又如在活动“办手抄报”中,王晨歆这一组,刚开始是由龙怡鑫负责排版,王晨歆负责书写。实际上,王晨歆不仅字写得好,而且画也画得很捧,而龙怡鑫只是爱好画,她的字才是最好的,曾在全年级里拿过一等奖呢。而且两人在办报时,各做各的,没有及时的互相沟通。所以当他们的第一份报纸排版才刚出来,就觉得不尽如人意。这时,我了解到她们组内的情况,及时对她俩进行引导,让她们找出自己的最长处,并试着让她们想想自己如果能发挥得更好,能为自己的合作小组带来什么。同时,我告诉她俩,分工过后,并不是说就是自己一个人干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大家互相帮忙,可能完成的效果会更好。听了我的话,她俩高兴地按新的分工重新做了,只花了一天的时间(课间),她们的那组完成的特别出色,排版有特色,字工整、内容丰富。她们告诉我:这次,从选材、排版到书写她们俩人虽然分工了,但三步都是在一起商量着做,谁有时间谁先想方案,然后再商量决定,看着自己完成的报纸如此成功,俩人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俩人还分别写了一篇日记,题目取的是《特别的收获》,她们把自己办报的过程记了下来,特别对自己失败后是如何成功的写得很详细,龙怡鑫还在日记中写道:‎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办了一份出色的手抄报,还有,我学会了怎样和同学合作。”‎ ‎  活动的过程中,有了教师的及时引导,就能让小组成员各取所长,团结协作,使合作发挥最佳效果。‎ ‎  三、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  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同时,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所以说活动后的总结评价特别重要。学生付出了辛苦与努力,教师的肯定就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对于合作完成的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的成就感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活动的结果上,也要明白自己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优点,组员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在这次的办报活动中,班上的刘振东同学是我最担心的,活动前,几乎所有的组都不要她的加入,因为之前她在班上的表现特别差,迟到、欠作业、说小话这些坏毛病她都有,所以特别不受欢迎。为了让她组上,我可是费尽了心思。接收她的小组还是迫于老师的压力才没敢说不。没想到,这次活动中,她表现的特别好:主动要求收集资料外,还自己利用自己写作的强项,写了一篇与报纸主题相关的作文《我心中的周恩来》,编在报纸上,让她们小组报纸的内容显得最有特色。虽然他们那组的报纸办得不是最好的,但她的表现令我十分高兴,小组的成员也消除了对她的成见。我及时地抓住时机,对她进行表扬,并让组员来评价她,大家都说是自己误会她了,她虽然有缺点,但也有优点,不能歧视她。她听了大家的话,显得特别激动。合作不仅让学生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在活动后,我布置了一篇有关写感受的日记,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用《合作真快乐》作为自己日记的题目。‎ ‎  四、针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培养集体责任感。‎ ‎  在合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产生的问题应及时地疏导,有的是组员之间的分工矛盾,有的是意见上的矛盾,还有其它的矛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疏导,教育学生学会以团体为重,互帮互助,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培养集体责任感。‎ ‎  需要注意的是,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教师必需随时随地地在旁边观察、指导,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合作,而脱离了教师,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而合作能力也不是只要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教学活动相配合的语文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语文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愿意合作、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所以说,合理地利用语文活动中的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