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其他论文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教育即是服务”、“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心理,铁的纪律”,因为健康的心理是人的第二生命。笔者深刻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实现人的社会化,造就适应社会、创造未来的合格人才;德育的根本宗旨则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完善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笔者认为:一个健康心理的人应该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爱国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一个自信、有自主精神的人,一个有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岁年来,我校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贯穿到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一、培养有道德的人 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学校德育ユ作的指南。公民道德建设的二十字内涵,对于学生来说绝非深奥,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能否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自觉地去信守和执行。为了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发学校德育的主战场作用,我校坚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从一点一滴做起。我校借鉴海尔集团关于“员工工作环境整理的养成性训练”经验,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个班级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笔者认为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德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学生们的心里去。因而,我校的公民道德建设注重的是对学生灵魂的拷问和反省,以学生产生的巨大的内心触动为动力,去激发学生自觉地实践道德。 我们开展了主题为“心灵之约”系列活动,直击学生和教师的心灵深处,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实践于行我奠定了基础。在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中,我校从具体落实“衡阳市第一中学学生行为规范执行细则”做起,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夯实学生道德建设的基础。尤其是以主题为“心灵之约”的公民道德汇演形式多,效果佳;首先,在汇演中学生们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小事为材料,在学校掀起了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主题的道德反思活动;接着,又以“珍爱环境,从我做起”为要求,启发学生审视自我,关注个人修养的形成,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当学生文明行为出现反复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而进行大型主题演讲“高山起微尘,千里始足下” ,不断净化学生心灵。 一、校长职业道德的公正伦理观提出的缘由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伦理已植根于中华大地,校长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职业道德大都是以传统伦理为本位的。这种职业道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在公利、私利与他利的关系上,要求校长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显而易见,这是一种以牺牲校长利益为前提的“高调道德”,用这种“高调道德”来要求校长,把成圣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显然是不公正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无利益也就无所谓道德。道德的对立面是不道德,而不是利益。校长关注自身的合理利益并非就违背了校长职业道德。试想如果校长自己都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他又怎么可能公正地对待他人呢? 2、将校长职业道德视为校长个人的私德,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公正的道德思维要求校长超越单纯的“独善其身”,其视线的焦点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而强调个体修身养性的传统伦理不可能将人的视线聚焦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间关系,因此,它导不出公正,从而,也就不可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平等和适度的道德规范体系。 由此可见,以传统伦理观的校长职业道德,倡导个人成圣的精神。这种道德要求脱离了实际,在实践运行中容易演变为一种口号,无法起到规范校长行为的作用。要解决校长职业道德规范的低效与失效问题,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之需要,必须以过去传统伦理观的校长职业道德向以公正伦理观的校长职业道德转变。 二、校长的职业道德树立公正伦理观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个社会的公正状况如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广大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它能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校长的职业道德应树立公正伦理观。 1、树立公正伦理观,校长要平衡公利、私利与他利的关系 校长的职业道德树立公正伦理观,首先要从公而忘私向公私兼顾转化。公利与私利关非总是矛盾的。校长作为普通人,也有自身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是校长努力工作的基本动力之一。校长努力工作了,学校才能得以和谐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更大的公利。因此,校长职业道德规范应该合理地平衡公利与私利的关系,既要求校长爱校如家,又要保持校长的合理利益,积极促进校长自身的发展。当然,在公利与私利发生矛盾时,校长理应顾全大局,以公利为先,但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对个人利益的摒弃。 其次,要从绝对利他向己他两利转化。在利他主义看来,凡是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有利于完善自我道德人格的行为,都是道德的、善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恶的。而弗洛伊德则认为,每个人的行为既可能自爱利己,又可能爱人利人,但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力都只能是自爱利己,完全利己的行为原动力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只能偶尔为人,而必定恒久为己。笔者认为,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都企图排斥公正。绝对的利己主义会使社会走向崩溃,而绝对的利他主义又完全背离人的行为本性。因此,只有把利己与利他统一起来,在权利和义务间求得平衡,每个个体的发展权益才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现实社会中不可能要求校长恒久地违背“本我”无私利人,惟有爱己不损人、己他两利的原则才能规范校长的恒久行为。过去,人们曾误把“利己”与“损人”联系起来,认为“利己”就会“损人”,不“损人”就不能“利己”。这是一种片面的、绝对化的观点。 2、树立公正伦理观,校长职业道德要从“高调道德”向“先进性道德”转化 校长的职业道德规范应该是一个可以关照常人德性,能够被校长普遍接受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因此,校长职业道德必须从“高调道德”中走出来,给予校长必要的人文关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因而,校长职业道德的转化要从最基本要求入手,确立道德转化的着眼点。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校长作为普通人的利益基本的满足。因为道德要求不能脱离基本要求,离开了基本要求,道德要求就没有根基,道德实效更难以形成。当然,作为学校公共权力的代理人和教师表率的校长,仅有基本要求是不够的。校长职业道德应该是基本要求与美德要求相结合而形成的“先进性道德”。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既能规范校长的行为,也能避免道德因“高悬”而失效。 当然,校长职业道德规范并不排斥个人自我成圣的精神追求,只是把追求的自由交给校长个人,而不作为普遍性的要求。 3、树立公正伦理观,校长职业道德要从“私德”向“公德”转化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校长队伍中也还存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者,这确实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校长职业道德要从“私德”向“公德”转化。 过去,传统伦理和传统行政的道德要求:在“家”与“国” 之间并没有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国”范围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家”领域的私人道德规范并无分别,都属于“私德”的范畴。然而,现在公共行政的前提,就是在“家”与“国”之间建立一个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这一空间既不属于私性的“家”的范畴,也不属于抽象的“国”范畴,而只能属于公共性的社会范畴。现代的公共行政道德并不排斥公共行政人的私性道德,而是要在个体道德与职业公共道德之间,作一个清晰的分别,校长职业道德属于公德的范畴。它不仅是校长个人的私德,更是关乎到每一个相关利益群体教工、学生、家长等层面的美德。其道德导向是社会性、公共性,而不是个体性、自在性,即这种德行尽管并不排斥个人道德的无私性、牺牲性和克己性,但它更强调作为公共性道德的正义性和公平均衡性。 当然,校长还要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修养,大力提倡顾大局、讲风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努力培养自身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真正成为国中之范,人中之表,家中之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