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播撒绿色种子的园地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播撒绿色种子的园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在义务教育阶 ,环保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方法是渗 透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唤醒学生自觉地去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为明天播下绿色的种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深挖教材,丰富环保内容 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其课文文质兼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深入研读教材,努力挖掘课文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围绕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文、因学生 异,恰当地选定环保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把环保教育素材和自己的德识、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教学程序中去,以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环保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对话的过程,更是学生与大自然进行窃窃私语、情感融合的过程。苏霍母林斯基指出:“用环境中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在渗透教育过程中,教师因文而异,创设充满情感,饱含激情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环保教育内容由呆板变活泼,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如教学《向沙漠进军》时,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惨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危机,耕地面积减少,垃圾成山等)的惊人数据,创设“愤”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如教学《春》时,配乐朗读课文,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情景,造成一种“心求而未得”的教学境界,鼓励学生想像游赏,想到教材之外,去感受大自然朴实无华的魅力,去感悟大自然捧给人类的琼浆,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读写结合,培养环保意识 读写结合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指导学生读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可让学生初步懂得保护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再通过写,把学生懂得的环保意识落实到实际中去,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震动,在具体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精读是准备,”“他们深入地分析活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和对比,自觉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在这样的脑力劳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美地应用这些知识的志向。”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为破坏”后的体验,教师应以情促情,把学生体悟“人为破坏”的忧思,引向现实生活的环境,思考环境恶化的后果,让学生看到“科学治理”的希望;引向自己身边的环境,畅谈怎样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一系列有目的训练,学生心中不仅埋下更多的忧虑,而且也萌生出一股保护环境的冲动。有一学生在《地球在呻吟》一文中就发出这样的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救救地球吧! 四、拓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不是封闭教育,其教育过程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感悟知识,形成观念的动态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保持本学科因有的特点的同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样才能引来环保教育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中自由吮吸“绿色乳汁”。这就需要做好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和课外的延伸。学生在这开放、充满活力的立体空间,在阅读过程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语文教学从挖掘环保内容,培养环保情感,强化环保意识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时空时,学生对保护环境,无疑会变得更加意识化、自主化、生活化,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生动,播下的“种子”也将更多、更真、更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