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做中学”让学生爱上科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论文之“做中学”让学生爱上科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李慧怡 石龙镇第九小学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由于我们硬件设施不齐,课堂教学低效,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科学课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真正接触科学,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就需要落实“做”。如何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一、做器材,培养兴趣;二、做实验,落实“探究”,三、作研究,提升素养。才能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培养科学素养 做中学 培养兴趣 落实“探究” 提升素养21世纪初,教育部《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出台,拉开了科学教育发展的新序幕。新的课程标准不仅从教学内容上对科学课的内涵给予了扩展,同时也在结合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给科学确定了学科定位:“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⑴ 。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发现,在我们这儿,由于学校硬件设施不齐,实验仪器配套不全。学生不爱上科学课,对科学课兴趣不浓,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还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去主动探究新知。教师上课只是带着学生读教材,很少做演示实验,更谈不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学习。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把握教材内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要知道科学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尽量发掘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虽然我们因一些客观因素,在硬件方面先天不足,但我们可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化腐朽为神奇。特别是我们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可以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只有他们从实在意义上去动手,动脑,动口,去真正接触科学,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只有通过这一途径,学生才能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以上观点,其实简单总结为一个字“做”。而怎么去“做”,如何“做”得实际有效,我就从我所上的六年级下册《简单机械》一章来谈谈如何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一、做器材,培养兴趣 实验准备是科学课特有的一项任务。在课堂上成功的实验是帮助学生们进行探究的有效手段。而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是科学有效探究的物质基础。俗话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课的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好材料是有效科学探究的开始。但我校没有科学实验室,没有实验器械,特别是在“研究滑轮的作用”一节,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单靠老师讲,他们是很难弄明白的,这可怎么办?在上这一章前,我先坦诚地跟学生说,由于没有现成的试验材料,对于滑轮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一听这话,学生一阵唏嘘,学习热情锐减。就在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我让学生细心观察,你们看看滑轮跟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巧用它们来做成我们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吗?教室里的气氛顿时豁然开朗。一些较机敏的学生立刻说滑轮好像我们玩的“YOYO”球,我们可以用它来代替滑轮。有的说,我妈缝纫的线轴也很像,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滑轮。我肯定和支持他们的想法,第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变成了“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制作自己的滑轮”。课堂一下沸腾起来了,大家热烈地出谋划策,谁准备YOYO球,用什么方式使其固定……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个学生是如此之兴味盎然。不久,一件件制作虽然简陋,但饱含学生对科学探究热忱的滑轮诞生了。运用自己做的实验器材上课,学生觉得特别有意义,上课的认真劲比平时强多了。正如《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⑵ 科学是开放的,实验材料的准备也不能局限于等待现成的材料配给。只要有条件,倡导他们动手制作,会使科学课堂更妙趣横生。二、做实验,落实“探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要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是说科学课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所以,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老师应该是一个向导,像好导游循循善诱,让游人自己去领略无限风光一样,引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像好导演启发引导,给演员留有演绎剧中角色的空间,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开放空间,让学生作为主人积极参与、自由展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他们手中。就像《简单机械》这一章,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去理解工具和力之间的关系。像“斜面”这一节,我先让学生认识什么叫斜面。想一想什么现实生活中,什么地方利用了斜面。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关键在于探究“斜面”的作用。要实在地理解坡度高度与力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用实验去认知。我首先按书本中的要求,让学生通过两组实验,认识了“沿斜面提升比直接提升省力;改变坡度,坡度越小越省力。” 但我不满足于我们探究到这里就行了,我们科学的学习应尽可能避免让学生从片面去认识事物特征,而该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在完成上述两句实验,学生获得统一认知的时候,我又引导“那么,我们刚才做的实验,就是否说明,运用斜面,就一定是很省力的呢?”许多学生立刻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回答“是”。这说明他们并没有很好地联系四年级时学过的磨擦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为此,我把他们带出课室,来到一处有较粗糙的水泥斜坡的阶梯,在水泥坡旁放置一块与水泥坡等高的表面光滑的木板,选一名学生先让他蹲在水泥坡底手执一绳子,让一些站在坡顶的同学拉他上坡。第二次改换到光滑木板前,再次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接触面越粗糙,能省的力越少。我再次激发他们思考:“那么,你们有没好办法,让斜面的运用时,能更大程度的省力?“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把坡面弄得越滑越省力;有的说,减少两者间的接触面积也可以省力……正如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⑷”通过切身处地的实际操作, 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是最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三、作研究,提升素养按照平时的教学习惯,我们的教师满足于上完一节课就算。可我觉的科学的探究不是仅指课本知识的掌握,它需要的是更进一步向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更丰富的知识领域。特别是高年段的学生,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你给予他们的那一点点,若你煽起了他们科学探究的“火苗”,必将成“燎原”之势。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让他们置身自然,研究自然,较之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学习的时空更加广阔,手、口也更加自由了,他们就会感到自主、轻松、愉快。”也就是说,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我们不要把上下课铃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像我执教《简单机械》这章节,我们不是只给学生讲完书中的几节内容就算,在学每一小节时,我让他首先先关注课本中的“实验结果”“我的发现”等内容的填写,做好每次的探究记录,准备好素材,然后指导他们在学完后,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教会他们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有了任务指向,学生学起来更认真,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有话可说,他们会多途径地收集资料,三五成群地去做调查,课外自己动手去做实验,利用网络去收集资料。有学生在学完“杠杆”这一内容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动力臂与阻力臂的认识,成功地写出《小鱼儿有“千斤”力》的实验报告。还有上面提及的“斜面” 中的实验,他们也写了《如何让斜面真正省力》的实验报告。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真真正正地落实“做”学问,在“做中学”,不断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我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⑵、同上⑶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C: NationalAcademy Press. p.2⑷转引自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 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pter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