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历史新课程学习心得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地理、历史新课程学习心得5篇

‎2020高中地理、历史新课程学习心得5篇 ‎【精选一】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拉开帷幕,20xx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看完之后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面对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新问题、新成果,新课标都有了明确的解答与对策,让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担忧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高效地将这些变化反映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认真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关键任务。为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 21‎ 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 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21‎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 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 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 21‎ ‎,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 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 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21‎ ‎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我们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精选二】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 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及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本人对高一新课程有以下几点认识。‎ ‎ 第一,在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彰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看,有一点值得提醒的,就是课程目标有明显的不同,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分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21‎ 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主要有七个环节:一是学习动机的确立;二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三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四是相关能力的培养;五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评价与理解;六是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七是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 第二,在课程目标上,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既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的重视,也突破了以往单纯注重政治教育的层面。并且,在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白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白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这样,课程目标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 第三,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共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此外,学习模块的设置,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 21‎ 的编排体系,确定了专题型的教学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 第四,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时代性。首先,关注社会进步,如必修课程《历史Ⅱ》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Ⅲ》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其次,课程内容的取舍贴近时代,有所侧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的认识,必修历史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世界史的内容约占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总量的40%。如必修《历史Ⅰ》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等内容。第三,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如在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等。第四,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关注社会生活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必修课程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 第五,在课程观念上,注重全球意识。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与世界的关系。邓小平早就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1‎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缺憾或不同程度影响着世界历史,或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历史发展诸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高一学中国近现代历史、高二学世界近现代历史,高三安排“选修课”学习中国古代史。可见,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开学习的,新的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并列,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教学的新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候能把目光放到世界的高度,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认识。作为高中历史教学,在中国入世的视野下,只有将中国历史之舟置于世界历史汪洋大海之中,用更宽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去理解分析历史,才能与时俱进,在引导学生学好历史,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在世界范围内既有合作理念又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互补性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  第六,在教学评价上,《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灵活、变通的特色,探索符合课改精神的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1.评价对象和参与者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而且包括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对历史教学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当然,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21‎ ‎  2.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知识及能力领域,还包括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有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  这种评价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理念,寓学生的学习活动于平常的生活活动中,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然而,新课程也有它给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的问题。虽然我还没有实践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但是从和高一部分学生谈话及参加高一历史阅卷的情况看,新课程在实践中又存在诸多问题。‎ ‎  一、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其中内容的衔接带有重叠性和反复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照初高中课标和教材,寻找内容上的异同点,对于初中学过的内容可根据高中课标的要求决定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光度,对于初中没有学习的内容要适度地为学生“补课”,要补充内容以便于学生深入学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备课和学生学习的负担。‎ ‎  二、新课程教材打破了原来的通史体系,这种体系和结构在体现新史观、适应学生需要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完整历史概念的形成。同时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1‎ ‎  三、由于教材编排体系是全球通史,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全球发展脉络,掌握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全球体系下的发展情况,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整体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正由于是全球通史,学生在学习中必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是对于古代史的学习,要想让学生深刻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渐进和发展,不是用一节课就能说清楚的,比如对分封制的理解。而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理解不透,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会问题更多。而这种问题积累的越多,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增加学习历史的压力。而如要明确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会增加,学生也要在课外更多的学习,以扩充知识面,积累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要面对其他科目的新课程,他们的负担会更重。如果是这样学习的话,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还怎么去提高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当然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对传统的扬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新课程还将要面临很多问题,不过在适应形势变化的同时,历史教学还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进行不断的探索。通过对发现的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断提高历史新课程的实践性,把理论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历史新课标和体会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 21‎ ‎【精选三】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0XX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重心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课程改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符合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 地理的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里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1.人地协调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旨在培养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分析、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当今世界,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破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助 21‎ 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所在。‎ ‎ 2.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整体性思想是贯穿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思想,综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这种思想重要性的表现尤为明显,对地理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区域的综合,已经不是单纯的应对考试这么简单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学生以后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对孩子们的一生都十分重大的影响,这更加体现了国家立德树人的宗旨。‎ ‎ 3.区域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并综合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这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常规方式,也是地理教学考查方式的重要体现形式。‎ ‎ 4.地理实践力,是一种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行动力和思维品质。地理实践力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最欠缺的地方,也是最难操作的一部分。尤其是野外考察部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尤其是安全因素和我们焦作地区的经济水平,很难实现。焦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多,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实现野外考察;室内实验是地理实践力的另外一种操作方式,比较适合大多树数学生和学校,但局限性较大,而且不是所有的地理现象都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1‎ 野外考察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十一中借助科技创新的平台,也引导学生参与了不少社会调查,获得了不少奖项,也是对实践性地理课程的一种实施方式。‎ 三、新课标指导下地理教学的实施方向 ‎ 1、创设课堂情境 ‎  课堂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注重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景设置,注重地理学术的情景设置。生活中,处处皆地理,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总能找到相关的生活现象来指导地理教学。例如,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可以用来解释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规律;可以借助二十节气来解释农业生产的农时,农作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天气变化。‎ ‎ 2.用核心素养指导测试内容 ‎ 在地理测试内容的选取和设置上,要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尽可能的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高中地理教学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要始终给学生传授整体性的地理思维,教学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 3.积极实施实践性地理课程 21‎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实践力一直是地理学科知识最基本的获取方式,而地理考察、地理实践、地理实验等方面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安全问题是悬在地理考察教学头上的一把利剑,来自方方面面的紧箍咒使地理考察只停留在理论上。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抓住身边的各种机会,去实施实践方面的教学。‎ ‎【精选四】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2020年3月2日,我校高二地理备课组展开了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地理教学的变化感触颇深。‎ ‎  1、地理学科新旧教育理念的对比 ‎  1) 过去的地理课程教学重三维目标,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所谓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行为论和信息处理论为基础,讲述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职责是将基本的地理知识点和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技能提供给学生。而学生通过练习,熟练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基本的地理规律,学生的任务基本上是熟知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掌握基本的套式的地理分析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即使老师非常讲究教学方法,大多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填鸭式”‎ 21‎ 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教师是课堂思维的控制者和操作者的情况,只是学生喜欢学罢了。‎ ‎  2)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强调规律的探索和原理的应用。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行将知识进行连接,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很显然,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己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变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具备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学生。‎ ‎  2 、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  1) 强调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开放式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  2) 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21‎ ‎  3) 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  4) 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  5) 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  6) 科学评价:评价机制体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即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互补。‎ ‎  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调整和改进的,新的教学方法自然也需要借鉴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和精华。在课改理念的实践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整的过程,与学生最近发展的一致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21‎ ‎【精选五】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高中地理课程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感悟。‎ ‎  一、教学设计新颖 ‎  新课标解读中给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水循环》一节给我很大的感悟,教学分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驱动式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地理问题;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  问题情境以济南“七十二名泉”展开,先叙述济南因泉城而美,又叙述泉水开发矿泉水后,过度开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泉城已经快名不副实,泉水停喷的次数越来越多,停喷的时间越来越长……;进而提出问题: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的泉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济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水,泉水是如何形成的?泉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泉水为何会停喷?我们应如何保泉护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探索性学习;‎ 21‎ 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中,以“水滴的旅行”“探泉之成因”“感泉城发展”展开,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原理等问题及泉的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内容的学习,又完成了对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感悟颇深。‎ ‎  二、教学内容灵活 ‎  近段时间,辅导学生做练习题时,碰到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大,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结果却是问题百出,问题如下:‎ ‎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问题。‎ ‎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②净化地表径流 ‎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1‎ ‎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  B.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  C.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  D.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  3.下列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  A. 新年祭祀树神 ‎  B. 长街酒宴庆新年 ‎  C. 稻田养鱼 ‎  D. 土司制度 21‎ ‎  这道题简单的从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着手,分析其生活中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看似简单,却蕴含一定的地理问题。我正好研修新课标解读时,碰到类似的问题,触类旁通。新课标地域文化中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为例,进行分析。‎ ‎  第一步,确定梯田景观的基本功能是农田。第二步,确定该景观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的许多山地上。第三步,确定梯田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有两个尺度,较小尺度的地域是红河州,较大尺度的地域是中国西南地区。第四步,确定该景观体现了红河州山区,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山区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第五步,红河哈尼梯田象征着当地人民勤劳的品质,梯田中的水渠系统闪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光芒。保护这样的景观,不但是当地人的愿望,也是世界人的共同愿望,因此,哈尼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  这不禁让我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变,但是可多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事例景观进行分析,系统条理的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去研究生活中的地理,既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学习 ‎  新课标的学习还在进行,希望在学习中能不断给与我启发和思考,提高教学能力,以此共勉!‎ 21‎ 2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