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谈谈我的课改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谈谈我的课改心得

音乐论文之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谈谈我的课改心得 ‎ 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谈谈我的课改心得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上学期,我和一年级五班的学生们共同进行了一次音乐欣赏课的研究性学习,运用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描写七个小矮人劳动结束从矿井回家在路上的情景,题目《劳动回家转》。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年级的小朋友不仅欣赏了歌曲《劳动回家转》,而且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析歌曲的情绪,同时还进行了简单的声乐卡农练习,为今后的音乐多声部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学习获得圆满成功,师生双方都受益非浅。以下就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一、研究性学习的目: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小学音乐教育面对的是6——‎ ‎12岁的少年儿童,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性格形成、发展创造力、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如何在就教学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启迪、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完成素质教育赋予音乐教学的任务,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肩负的重任。新修定的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作为教育者,应予以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改变原来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课堂封闭不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弊端。小学一年级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觉得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因此,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服务。二、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创设视听的美音乐,这一人类宝库中的明珠,尽管人们搜索枯肠,用一切最美好的词汇形容她,赞美她,却仍难描绘她的美妙,在百花齐放的音乐艺术的门类中,各种音乐派类精彩纷成,各显其特色。让人心旷神怡的音乐,那富于动感,超时代的旋律,无不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而丰富的遐思。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们在研究学习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在组织教学时,我尽量地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例如:在欣赏《劳动回家转》时,我采用了VCD、POWERPOINT幻灯片等教学手段。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劳动时的情景、七个小矮人劳动结束从矿井回家在路上的的场面;由于欣赏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三、      运用敲击节奏,让学生自己创造效果    ‎ ‎ 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运用打击乐了解音乐节奏,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例如:在教授孩子感受音乐节奏中,我让他们听《劳动回家转》中七个小矮人劳动时发出的敲击声,并随音乐进行乐器敲击练习,感受乐曲的欢快风格特点,而后,进行律动练习,通过踏步走、队列的适当变化,让孩子们感受歌曲体现的欢快情景。欣赏课中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在小学一年级低龄儿童欣赏教学中,运用节奏乐,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节奏,提高孩子拍击节奏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敲击打击乐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乐感,增添学习的兴趣。在欣赏课中,运用形式多样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质的良好途径。四、通过欣赏歌曲丰富想像  ‎ ‎ 和所有艺术审美活动一样,音乐欣赏也必须从直觉感受出发,通过节奏、力度、音色、旋律、节拍、速度、和声的欣赏来激起孩子们的想像、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过程,对于低龄儿童尤其如此,因此在上欣赏课中,我努力创造各种意境,让他们运用形象思维去想像。如《劳动回家转》中,通过熟悉小矮人在劳动中和劳动结束回家路上的两段主题音调,及教师语言的引导,从而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完整的演绎故事情节,并能深刻的理解小矮人在劳动中、回家路上的欢乐场面。此时,想像便架起了心灵与音乐的桥梁。在以往的音乐学习中,教师总是作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模仿的一方,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双方始终是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在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的传授者,学生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创新意识始终贯穿其中,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总之,小学一年级低龄儿童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只要能让他们动起来、玩起来、模仿起来,启动联想和想像,就能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真正的做到启迪孩子的智慧、陶冶情操,达到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的目的!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