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欣赏简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欣赏简说)

美术论文之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欣赏简说) ‎ 课程分析:    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应该怎样去欣赏是学生们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视觉艺术形象视而不见也是学生当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作为艺术欣赏课不但需要引导学生们能对博物馆、展览馆、画册等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对生活中的视觉艺术形象也能够有所感悟和欣赏。那么,作为欣赏课的第一讲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呢?我觉得在给学生们介绍具体的艺术作品之前,有这么几个问题必须先使他们弄清楚。首先要明白的是美术的范围。要点是使学生们认识到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没有被他们注意到的视觉艺术形象。其次是要引导他们对“美术”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里可以介绍一下教师自己对“美术”的看法和认识以便给他们一个参考。最后,要让学生们对欣赏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感觉、知识、情感与想象、思想和观念等)有个初步的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们对“美术”有个简单的认识。对“欣赏”有个初步的了解。课程重点:对欣赏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的理解。课程设计:   首先用交谈提问的方式进入课题──‎ 我们这节课是美术欣赏课。在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美术的范围。(展示一组图片:一些绘画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与建筑等美术和非美术形象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中那些是属于美术范围之内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以上提问。要点是引导他们认识到美术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特别是后两类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的最紧密的美术种类,也是常常被同学们忽视的艺术种类。要让他们明白,欣赏艺术不一定要到专门的场所去欣赏。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的身边就有大量的视觉艺术形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到处都可找到可欣赏的美术作品。正像罗丹曾说过的那样──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希望同学们对身边的美不要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是要睁开眼睛去发现、去体悟、去感受。前面我们知道了美术的大概范围。下面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美术”这个事物的看法是怎样的?或者说你们认为“美术”是什么?是不可知的?神秘的东西?还是挂在展馆内供人观看的东西?或者是漂亮的、美丽的东西?……在此应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美术的看法与想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谈谈自己对“美术”的看法。如:我认为“美术是一种语言”。   说起语言,平时我们一般认为语文、英语才属于语言范畴的事物。其实,语言──‎ 只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观念及对世界的看法与认识的一种工具。而文字语言只是人类反映世界两种最基本工具中的一种。另一种是数学。除此之外人类还有多种对这个世界的反映和表达方式。而美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美术作品不仅是一幅画、一件雕塑或一个设计,更是人类思想、情感和认识的传达与表述。并且这种表述方式起源非常早(早于文字语言)。是其他的表达方式不可替代的。从这里我们还可获得一个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很重要的认识,那就是: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去欣赏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认识。这也是我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需重点注意的地方。任何好的、优秀的艺术品背后所体现的都是人的思想、情感、认识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文化的结晶。(举例说明之。最后需提醒学生以上所说只是老师的看法。只可参考,同学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对于“美术”的看法我们先谈到这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艺术欣赏活动中所要涉及到的几个因素:影响欣赏活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感觉。感觉是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始。面对艺术作品时首先要有感觉、有兴趣、有关注,你才有可能继续后面的欣赏活动。否则就不会有欣赏活动了。而且,面对同一幅作品你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时,你欣赏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如:“蒙娜丽莎”这幅画。有人觉得她是高兴,有人觉得她是忧伤,有人觉得她是满足……。当然,感觉只是欣赏活动的开始。也只是开始。要使这个开始继续发展下去成为欣赏活动,还必须有后面的一个重要因素的支持,这就是──知识。没有知识的支持很可能你的欣赏活动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或者说刚开始就结束了)例如:美术课本你们应该都翻看过一下,在翻看时你们会对其中的一些作品图片产生过一些感觉。但因缺乏相关的知识及对其中的很多东西不了解、不熟悉,为此就失去了兴趣而停止了进一步的欣赏活动。再如:面对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你们可能 就会没什么感觉和兴趣,但对考古学者来说他们可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过来他们可能对你们欣赏喜欢的流行歌曲没感觉,不喜欢。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对事物了解、熟悉及知识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可以帮助你提升感觉、增强兴趣。关于知识在这里老师只想说明的有两点:第一点:为美术范围之内的知识。从大的范围来说如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常识、各种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知识、古今重要美术理论著作的代表性论点知识等。从对具体作品来说,需了解作者情况、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品的主题、表现技巧特点等知识。(简要举例说明)第二点:为美术范围之外的知识。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艺术之外的知识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举个例子,如宗教知识。这好象与艺术无关。实际上中、外都有宗教艺术。如果对宗教知识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宗教艺术的认识,提高对这类艺术的欣赏能力。例:敦煌莫高窟中的造型之一──飞天造型。其实“飞天”是佛教教义中的天龙八部(即天王、龙王、药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中的乾达婆。又名香神、香音神、声神。是佛教装饰中很具特色的人物装饰形象之一。飞天能歌善舞,是佛、菩萨降临时的吉兆祥瑞之象。《洛阳迦蓝记》校释中谓“飞天伎乐者,诸天侍从也”所以,在古代佛寺石窟中,飞天比比皆是。他们凌空飞舞,奏乐撒花,构成天乐齐鸣,天花如雨的壮观景象。有了这种了解,就能辅助我们对“飞天”形象的欣赏。另外,还需特别提醒学生的是: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可以是“多角度”‎ 的对作品进行欣赏。(这样可转变学生们在欣赏美术品时往往只想到从美术一个角度去欣赏的固定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也是学生们常常因对美术知识了解不多而失去欣赏兴趣,不愿进行欣赏活动的原因之一。了解了“多角度”的道理可增强他们欣赏艺术品的兴趣。)如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就不是从美术本身的角度来欣赏的(色彩怎么动人,造型如何优美啊等)而是从宗教知识的角度来对佛教中一些典型的装饰题材进行欣赏讲解的。    多角度的意思就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不只是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而是从其他的角度去进行欣赏活动。如:从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民俗的甚至是传记的、军事的、宗教的等角度去进行欣赏活动。(举例说明)有了感知觉、有了知识,但在欣赏时却不一定能获得审美愉悦的感觉。这是因为要获得审美愉悦的感觉(即快乐的感受)还需要第三个重要的因素的参与,那就是──情感与想象。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如果缺少了情感与想象,就会缺失愉悦的体验。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不少同学喜欢看的卡通画、武侠小说等。你们之所以喜欢,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你们自觉和不自觉的把自己想象成了书中喜欢的人物,让自己替代了书中的角色,把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投入到了书中喜欢的人物身上,然后通过这种情感与想象的投入获得了一种愉悦的体验、快乐的感觉。(组织发言:在同学们的经验中还有那些东西是因为情感与想象的投入而喜欢上了的。)思想与观念──‎ 这是影响艺术欣赏活动的第四个因素。主要影响着欣赏者的欣赏标准和欣赏趣味。如:抱着古典主义的欣赏标准就无法欣赏现代主义艺术。(举例说明并组织发言:在同学们的欣赏经验中有没有因思想与观念的改变而对同一幅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欣赏态度的情况。)最后需对学生们说明的是:对普通欣赏者来说思想和观念最好“宽容”点。特别是对待陌生的、不熟悉的艺术品需先了解,再决定是欣赏或不欣赏、是喜欢或不喜欢。有了这么个理性过程,才不会产生盲目的排斥或崇拜心理。而对待那些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更需要先了解后欣赏这一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有个宽容的心态才能够接受更多的艺术作品,对更多种类、风格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活动。第五个因素为──评述在欣赏活动中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是空洞的人云亦云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因为要准确又生动的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并使别人也能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体验,理解你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不但需要你有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你具有良好的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表现能力(即怎样把你的感受和想法翻译成文字语言的方式表述出来的能力)。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在强化和提炼你的感受和想法的过程。因此,评述也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简要介绍评述的方法。如:美国费德门教授提出的美术欣赏程序──‎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最后总结以上所列举的几个因素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对一幅艺术品的欣赏程度是由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的。提醒学生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两点注意事项:一、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根据名声和金钱去评判一件艺术品的优劣。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